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县属各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平安五莲的部署要求,给广大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经县教育局、县综治办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
特制定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平安五莲的部署要求,按照以人为本,落实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安全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目标任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要做到师生和校园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机构基本完善,校园安全卫生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得到杜绝;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三、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行风建设,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注重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明显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
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强化道德法制与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道德素养,增强法制观念及安全卫生防护能力。
加强对师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要积极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深入开展法制校园创建活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切实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四落实;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宣传栏、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电视等宣传工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法制教育宣传主题会(校会、班会、队会),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要定期开展自救自护的实际演练,使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卫生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使自觉遵纪守法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成为师生自觉行动。
(三)完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学校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制度;建立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创造条件,因地制宜设置卫生(保健)室,配备专(兼)职卫生人员(保健教师);逐步建立师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
(四)加强安全卫生设施建设,保障学校安全卫生基本条件。
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围墙等校舍用房、建筑物和用水、用电、锅炉等设施、设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定期自查、检查校舍和安全卫生设施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尽快解决。
县城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要在重点部位安装报警、视频监控设施,建成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五)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师生安全感。
门卫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坚持治安巡逻,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建设,严防不法分子侵入校园;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卫生,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及时化解师生间和学生间矛盾纠纷,防止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联系渠道,倾听民意民生,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学校和教育系统内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防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事故发生,使师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总体安排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工作量大。
县教育局、县综治办将对各中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本校实际,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原则,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我县的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分为宣传发动和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估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和制定计划阶段。
2007年5月底前,各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县综治办的统一要求,进行深入的组织发动工作。
要加大对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形成人人关心、积极参与、通力配合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
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制定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方案和工作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07年6月至11月,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组织实施阶段。
各学校要克服形式主义,切实从细微工作入手,从基础性工作起步,从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保证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检查评估阶段。
2007年12月30日之前,各学校要对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情况进行自查,写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情况自查报告,县教育局、县综治办将于2008年1月对各学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五、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京时;副组长:刘树森;成员:何兆波、安丰雪、潘维志、丁仕仁、孔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树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学校也要相应成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开展。
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亲自抓、负总责;要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要按照要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人员,形成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相互激励的工作机制。
要加强督导检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确保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力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每一所学校做到平安、健康、文明、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经校委会研究,并决定全面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创建和谐校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健康、文明、和谐为总体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解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目标和任务健全校园安全、师生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杜绝校园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确保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力争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学校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三、内容和要求(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建和谐的领导与教师关系。
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党员教师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坚持真理,树立正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全员服务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与研究,发现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共同促进和谐。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文明素质。
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争做文明教师活动。
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不断健全我市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宽容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通过聘请师德监督员、设立师德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等形式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健全师德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
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领导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之间、退休教师与在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在交流中形成统一的和谐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四)加强制度和设施建设,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学校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