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___________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________姓名张宸硕学号 ********** 院系 ______法学院 __ 专业 ______法学指导教师李金雷职称副教授2012年 4 月 26 日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s (2)引言 (2)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述 (2)(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2)(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 (3)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作用 (4)(一)刑法因果关系在定罪时的作用 (4)(二)刑法因果关系在量刑时的作用 (4)三、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的主要学说观点综述 (4)(一)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 (4)(二)条件因果关系说 (4)(三)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区分说 (5)(四)客观归属论 (5)四、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构建 (5)(一)介入因素下的因果关系 (6)(二)其它特殊的因果关系认定 (7)致谢 (8)参考文献 (8)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法学专业学生张宸硕指导教师李金雷摘要: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而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是疑难和争议的核心,少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故每一种学说在应用中都很难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形。

正确的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利于对行为人正确的定罪量刑,本文重点对刑法界的多种认定标准进行对比,在挖掘各种标准缺陷的基础上,试图阐述较为完整实用的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标准。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完整实用;On the criminal law of causalityStudent majoring in law Zhang ChenshuoTutor Li JinleiAbstract:Criminal law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the cause and the 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ful behavior and harm results, is the perpetrator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Criminal Causation is the difficult issues of criminal law theory, and finds the standards of the criminal law of causality is difficult and controversial, rarely form the system's theoretical system, so each doctrine in the application are difficult to exhaust all possible situations. Causality on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criminal law is conducive to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of the perpetrato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variety of standards of the criminal law sector contrast, in the excavation of a variety of standard defects on the basis of trying to elaborate a more complete criminal causality that standard.Key words: Criminal Causation;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Complete and practical;引言:一直以来,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存在很大的争议,每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具有各自的局限。

目前,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国学说的引进与吸收,又形成了新的理论,为刑法的适用提供了较为明确具体的指导,但是由于刑法因果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很难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形。

但刑法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毕竟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指导,这就需要理论间的相互吸收,以尽可能的达到实用的效果,指导实践。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述(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存在多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实施的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此观点认为只要人实施的同结果有联系的行为都是这里所说的行为,不论其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实施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对于此种观点,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把“危害行为”理解为凡是危害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都是危害行为,其中包括不道德行为,违反纪律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违法犯罪行为。

而有的人把“危害行为”仅仅理解为人的违法行为。

第三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上违反刑法规定的符合犯罪客观要件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同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观点强调作为原因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刑法规定,可能引起刑事责任的行为。

1目前,在我国刑法学界占有通说地位的观点是高铭暄教授所主张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一是客观性。

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重要表现是因果关系所具有的物理性。

这物理性是指现象之间单纯的事实上的联系,强调作为原因的现象具有引起结果发生的力量和作用。

2无论人们对于作为原因的行为是否预见或者是否能够预见,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承认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具有两个实际意义:①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是某一危害结果的原因不以行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换言之,行为人是否预想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导致该种危害结果对因果关系的认定不发生任何影响。

例如,甲与乙发生争吵,甲推了乙一把,乙倒地头撞在石头上死亡,此时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一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们主观想法的影响。

②行为人的行为与某一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能说明行为人具有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条件,最终让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除了存在因果关系外,还必须要求行为人在行为是主观上有罪过(故意或过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等主观方面的条件。

例如,在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的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此时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

二是相对性。

在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一个现象相对于它引起的结果而言是原因,而他本身又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结果,形成了无数的因果环节。

因此,在认定因果关系时,应当注意因果的相对性,找出与犯罪和刑事责任有关的重要因果环节。

三是先后顺序性。

在刑法因果关系中,原因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先后顺序,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发生在结果之后的行为不可能是其原因,因此,要确定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必须从危害结果之前的行为去找。

四是规定性。

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所指的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中具有导致结果的根据或条件。

如果行为不包含导致危害结果的根据或条件,则不认为有因果关系。

3例如,甲希望乙被雷劈死,便说服乙在雨天去树林里跑步,结果乙真的被雷劈死,此时不能认为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五是条件性。

因果关系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因果关系,一个行为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会因为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我们在认定因果关系时所针对的对象是特定条件下的因果关系,即在具体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

六是复杂性。

在社会生活中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先行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联系既有“一因一果”的情况,也有“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的现象。

1引自《浅谈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几个问题》朱红艳李彬,武汉大学法学院。

2引自《刑法因果关系若干问题研究》何全民,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七是法律性。

这个特征是刑法因果关系同其他因果关系的重要区别,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律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这种因果关系在法律上具有意义,它影响对行为的定罪量刑。

第二,刑法理论对这种因果关系有一个主观的选择。

刑法因果关系不是纯自然的因果关系,而是经过价值判断选择出来的,只有在法律上有意义与价值的因果关系,经过法律的规定才能成为刑法因果关系。

1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作用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中的客观要件之一,在危害行为的定罪和量刑上都有重要作用。

(一)刑法因果关系在定罪时的作用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客观性要件之一,要想追究行为人的危害行为的刑事责任必须具备刑法上要求的特定因果关系。

例如,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危害结果,那么就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是否具备刑法因果关系还是认定某些犯罪的犯罪既遂与未遂形态的标准,当刑法对犯罪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有特别规定时,那么当危害行为造成特定结果时即构成既遂,反之则是未遂。

当然,刑法因果关系只是犯罪构成客观条件之一,要想对行为人定罪,除了具备客观条件,还需要具备主观性要件。

例如,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

(二)刑法因果关系在量刑时的作用对于一个犯罪来说,犯罪结果越严重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就越高,或者犯罪造成了特定的损害结果而法定刑相应的升高或降低,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特定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那么则相应的对行为升高或降低法定刑进行处罚。

三、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的主要学说观点综述长期以来,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在刑法理论界众说纷纭。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必然因果关系与必然偶然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然的合乎规律的联系。

也就是说当危害行为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危害结果时,二者才具备因果关系。

此观点认为只有这种必然的因果联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而“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必然的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偶然的因果关系也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所谓偶然因果关系,是指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包含着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的介入了其他因素,并由介入因素合乎规律的引起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偶然的因果关系。

例如,甲持刀想杀死乙,在追乙的过程中乙被车撞死,此时,车撞乙是必然原因,而甲追击乙是偶然原因。

两个学说的争议就在于是否承认偶然的或者间接的也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另外,在刑法因果关系论中,“高概率因果关系说”即“一个半因果关系说”,也属于这种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