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DDT农药与卡逊《寂静的春天》
思考二:
我们是不是有可能从事完全违背人类基 本原则和良心的事情呢?我们对自然界的认 识完成了吗?我们的研究对谁有利呢?我们 是不是以邻为壑,或以牺牲我们的动物界朋 友甚至整个自然界为代价呢?我们以科学技 术为武器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可持续的 吗?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 系呢?
人类视野中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 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科学技术研究 的辩证法
社会框架中科学技术发展演化——科学技术发展 的辩证法
3. 研究内容
人类视野中的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 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 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 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 的方法论 社会框架中的科学技 术发展
恩格斯 Fridriech Engels (1820-1895)
坂田昌一 1911~1970
我专门研究的原子核物理 学,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它是 我在大学生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一门学问。……要破旧立新, 从陈旧的观点下解放出来,并 去创造新事物,就有个科学方 法,即方法论的问题。在这一 点上,经典著作是有其特别重 要意义的。今天我想谈一谈我 所遵循的经典著作,尤其是恩 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部 著作就像灯塔的光芒一样,照 耀着我40年的研究生活。 ——坂田昌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 辩证的思维方式 • 实践的观点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
意义
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方法
积极思考与交流
2011-6-23
17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 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 有理论思维。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 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它是一种开放 的理论体系。
2. 研究对象
教材教参
•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 刘文霞, 宋琳. 科学技术元论. 北京: 知识产权 出版社,2006.
• 参考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
4. 学科性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界 自然 辩证法
⑵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桥梁和纽带
自然科 学技术
自然 辩证法
马克思 主义哲学
⑶ 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相近学科的关系
科技政策 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的社会研究 科学的文化研究
思考三 :
如何在我们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做到事半 功倍? 我们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运用了怎样的 方法呢?我们的研究是纯粹的试探呢?还是在 试探中有一些规律可循呢?我们在研究中与我 们的同事之间的关系怎样呢?是紧张呢,还是 和谐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本质上究竟是 一种怎样的事业?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1. 定义
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绪 论
一般性导语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学科性质 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及方法
一、一般性导语
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未来科学技术殿堂 的朝圣者,我们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吗?
思考一:
科学技术仅仅是一种智力游戏吗?我们是 否考虑过我们的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后果? 案例:爱因斯坦的与曼哈顿工程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
形象地说,当我们在知识的道 路上迈进的时候,我们必须让形而上 学的无形之手从迷雾之中伸出来引导 我们,但同时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以防止形而上学温柔的诱惑把我们引 离正路坠入深渊。或者换种说法,探 求知识的道路上迈进的大军中,形而 上学是一支先遣队,它深入到情况不 明的敌方境内布下前哨。我们不能没 有前哨,但我们也知道这些前哨最容 易遭到狙击。再打个比方,形而上学 并非知识大厦的一部分,而只是建造 大厦不可缺少的脚手架。或许我们甚 至可以说形而上学在其发展中可以转 变为物理学(形而下学)。 ——《我的世界观》
自 然 辩 证 法
科 学 哲 学
技 术 哲 学
科技伦理学 技术社会学 科学文化学 工程哲学 科技法学
自 然 哲 学
科 学 思 想 史
三、研究的视角
哲学的研究视角
外向式的定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图景; 内向式的定义:智慧,思维策略。
从哲学研究走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 对科学技术的多视角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