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3篇(最新篇)

《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3篇(最新篇)

《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3篇《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3篇《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一:今年我学习了一个栏目,叫《永远的丰碑》,十分引人注目,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叶挺等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把身心魂魄都溶铸在鲜艳的党旗上,他们没有看到革命胜利,没有过上幸福生活,他们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共同筑就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给我们后代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伟大的先锋楷模形象。

缅怀革命先烈,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年代,更能激发我们爱国、爱民、爱岛、爱家之情。

与这些先烈们相比,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是如此的优越和顺畅,我们的生活又是如此的幸福和甜美,每当我们想起这些先烈:在生活上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在工作上有一种激励感,在行为上有一种正义感,在追求上有一种荣誉感。

有部分同志也许会想,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没有炮火连天,没有生离死别,也用不着嚼草根,吃树皮。

在平凡普通的工作中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模范事迹,今天,我想联系本单位实际,看看我们装备中心身边的党员干部,他们是如何在自已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着党的宗旨勤工俭学部主任庄妙龙同志,他始终坚持事业为重的工作态度,努力追求工作质量第一,把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

几年来,在校办企业的发展和转制工作、学生服的招标工作、防近视校簿的推广、发展我市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等方面,抢抓机遇,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具体事务性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XX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教育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为XX年装备中心特色工作开了好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所在的市勤工俭学研究分会被市教育学会授予 XX年 XX年度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 201X XX年度先进工作者,勤工俭学部被市装备中心为XX年度共产党员先锋岗。

信息教育装备管理部主任邬晓红同志:信息技术教育和装备管理部是装备中心重中之重的部门,专业知识要求高,再加上信息网络现代化教育发展十分快,以进入不惑之年的部主任邬晓红同志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工作细致,爱岗如家。

她的特点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我市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里面有她的汗水和辛劳,但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所负责的信息教育和装备信息管理部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心先进部门,邬晓红同志总是年年榜上有名,今年让年青同志,明年让年老的同志,在同志们一致的荣誉面前,她总是推的理由很多,实践着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

中心办公室主任韩拥军同志,办公室的工作事无巨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但韩拥军同志就像一头乐于奉献的小黄牛,辛勤耕作,任劳任怨,不论是碰到难事、急事、大事、小事,他总是习惯性一句让我来好了,每天风尘仆仆,不论份内份外,只要是对中心有利的工作,他都抢着干,而他又能将工作漂漂亮亮的完成好,他平时工作努力,为人忠厚,在单位群众中口碑极好,处处体现出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

目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装备中心扎实有序的推进,大家深深地感到,单位的学习风气浓了,大家的学习劲头足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中心党支部努力创新教育载体,有党员学习日,专题演讲日,专题教育日、中心发言日。

中心还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干部职工撰写调研报告,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真正从上而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前,中心支部班子团结、协作,有开拓进取精神,又有着象庄妙龙、邬晓红、韩拥军这样一批优秀党员干部,中心正朝着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这样一条和谐的道路上发展。

如今,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共产党人,与先烈们相比,生存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所面对的工作完全不同了。

请英灵们放心。

中国共产党人正继承着你们的革命意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着。

《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二:利用空闲时间,我阅读了《永远的丰碑》这一本书,这本书列举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和教育。

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刘胡兰、杨靖宇、向警予、彭湃、刘志丹、任弼时、江姐等英勇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论威慑和诱惑,他们都昂着头,为美丽的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愧为党的优秀儿女。

一个个伟大的形象,像一座座历史丰碑,永远铭刻在祖国山水之间,铭刻在人民的心坎之上。

抗日救国的战士们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到那段烽火岁月里,中国人民投入抗日战争的同仇敌忾;深深地感受到,当年可爱的战士们迸发出的聪明火花的军民的鱼水深情。

今天,我再一次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显得非常重要。

看过这本书,我觉得无数革命先辈之所以信念坚定,为党和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共产党员具有先进性。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四种革命精神。

一:井冈山精神。

就是坚定的信念。

井冈山时期,是党和军队创业的起步,举步艰难。

在极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坚定了必胜信念,以惊人的革命毅力,旺盛的斗志,始终坚持卓绝的斗争。

二:长征精神。

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一往无前。

长征中,红军指战员吃尽人间的苦和难,胜利到达长征目的地陕北。

形成了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伟大创举。

三:延安精神。

就是艰苦奋斗。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四:西柏坡精神。

就是永不停顿,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主席倡导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是西柏坡精神的实质。

弘扬民族精神,实践、体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永远的丰碑》心得感悟三:雷锋,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那对于雷锋的故事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雷锋的身世是悲惨的,父母惨死,他手上的伤疤更是诉说了一个苦孩子对地主的反抗。

雷锋给地主干活,冬天,他只能穿上几件薄薄的衣服上山砍柴,吃不饱,穿不暖。

是共产党救了他,是新社会给了他生的希望。

所以对党他有无限的热爱,他把党比作做母亲,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工人、参军,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投入全部的热情,对比现在,父母对我们精心呵护,可是我们这一代很多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感恩,相比雷锋,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

雷锋利用节假日义务劳动,不留姓名,为其他人作了很好的榜样。

回部队的路上,他碰到个老奶奶带着孙女回家,雨大路滑,雷锋就主动背上孩子走,到了家,雷锋门不进,水不喝就走了。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作了一火车,正是在这些每个人都举手之劳的小事上,雷锋显示了他的伟大,一个人作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崇高寓于平凡,从小事作起,做一颗小螺丝钉,这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雷锋的另一个优秀品质是朴素。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雷锋舍不得买新袜子,他的旧袜子补了又补,不像现在有些孩子,穿衣服要名牌,旧了一些就要换新的,根本不懂得节约。

但雷锋又不是小气,他可以穿补丁落补丁的旧袜子,可他也能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献给灾区,这种品质多么可贵!雷锋牺牲了,人们可能会渐渐淡忘他的事迹,但他的精神会是人们心目中永远的丰碑。

附送:《江泽民文选》学习体会《江泽民文选》学习体会《江泽民文选》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为此,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我们要跟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步伐,就必须认真学习这一重要理论成果。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世界和中国都在急剧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十多年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波澜壮阔。

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党和国家面临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些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科学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新的探索。

而且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我们党的历史传统,要求任何重要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步骤都须有理论支撑,这就使理论创新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探索,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更由于我们党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我们国家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重要成员,需要我们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非常广泛,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非常丰富。

它突出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这一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具体化的产物,回答的是我们直接面临的重大问题,说的是我们正在干的和今后继续要干的事情。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我们的实践始终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这一新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文件中,以及党的领导人特别是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创立者的江泽民同志的著作中。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江泽民文选》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重要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