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识图训练(四)——中国经纬度定位(学生版)

中国地理识图训练(四)——中国经纬度定位(学生版)

中国地理识图训练(四)——经纬度定位
一.用“经纬坐标定位法”准确绘制中国地形图
选取带有经纬网(经纬度距为5°,即5°为“一格”)的中国空白图进行绘制,绘制的顺序为:长江、黄河、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一)长江
绘制长江从110°E开始,分上、下游两步完成。

1.在图中选定①点(图中标注1/4,表示纬线或经线上“一格”的1/4处,),从该点出发向上游、下游确定15个定位点,并按图中标注的简易坐标画出小圆点 (图中标注框内的双数据前者为东西向,后者为南北向,例如②点应标注到105°E以西1/2处、30°N以南3/4处)。

2.从①点处向西经过各定位点到④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注意②到③之间要在③地东侧北凸,长江上游基本上可画出“V”字型。

3.从①点处向东经过各定位点到⑨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在⑤和⑦两处画出两个湖泊,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可画出“W”字型。

4.以(30°N、105°E)点为圆心,以1/4格长度为半径,画出一个圆(或椭圆),该圆为四川盆地;圆弧东南方与长江交点A为重庆,其对称点B点则为成都。

5.可确定①为巫山(或三峡)、②为攀技花、③为虎跳峡、④为源头、⑤湖为洞庭湖、⑥为武汉、⑦湖为鄱阳湖、
⑧为南京、⑨为上海。

(二)黄河
绘制黄河从110°E开始,分上、下游两步完成。

1.在图中选定①点(40°N、110°E正东1/4处),从该点出发向上游、下游确定15个定位点,并按图中标注的简易坐标画出小圆点。

2.从①点处向西经过各定位点到④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注意②到③之间要先向正西,至100°E附近向南,达35°N经线后向东南与③点相连,画出黄河上游。

3.从①点处向东(南)经过各定位点到⑥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画出黄河中下游。

4.可确定①为河口、②为兰州、④为源头、⑤为旧孟津、⑥为东营,并标注银川的位置
(三)西部地区
1.祁连阿金为等腰
在图中以A点(40°N, 95°E)为顶点作等腰两
边线,画出①为祁连山(至103°E的乌鞘岭——贺兰
山东南分支,即可),画出②为阿尔金山。

2.昆仑天山一点出
从B点(40°N,75°E)出发,向南弧形画出③
为昆仑山脉(B点附近为帕米尔高原);将B点、C点
分别连线至D点,再延伸至E点,可画出南北天山,南
北天山之间为伊犁谷地,DE中点(90°E)附近为吐
鲁番盆地;在北部国界附近画出④为阿尔泰山,连接
(50°N,85°E)和(45°N,95°E)。

3.三十九五大拐弯
从G(30°N, 95°E)点出发,分上、下游画出
雅鲁藏布江(向西在30°N南侧延伸至85°E后北斜为
上游,向南大拐弯后向西为下游);雅鲁藏布江南侧
大体沿国界线可画出⑤为喜马拉雅山,北侧沿30°N
附近,以90°E为界,西侧⑥为冈底斯山,东侧⑦为
念青唐古拉山。

4.三江并流二分一
从F(35°N, 95°E)点向东南画出⑧为巴颜喀
拉山,该山脉为黄河的发源地且为长江、黄河的分水
岭;画出⑨为唐古拉山,该山脉是长江的发源地;从
唐古拉山南北两侧发源,分别画出H江(怒江)和K
江(澜沧江)流向东南,两条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
形成“三江并流”现象(三条江通过30°N附近时,纵列分布于100°E西侧1/4处至1/2处)。

5.乌鞘兰州三十跳
从祁连山东端乌鞘岭出发,向南经兰州西侧、四川盆地西侧(或成都西侧)至30°N后转向虎跳峡并延伸至国界,该线⑩为横断山脉东界,同时也是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6.在各山脉之间圈画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东侧画至90°E)、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青海湖(100°E穿过)、横断山脉……
(四)东部地区
1.五横一竖一大折(11座山脉)
在图中“五横”表示5座山脉:①为阴山、②为燕
山(两者在40°N以北,以115°E为界)、③为秦岭、
④为大巴山(③、④两山脉主体在105°E至110°E
之间)、⑤为大别山(位于武汉东北的 115°E两侧);
“一竖”为⑥贺兰山(位于105°E东,40°N南,黄河
西);“一大折”⑦是将A、B、C、D(由C点向东北
45°画对角线)四点一笔画成的折线,分别表示太
行山、巫山东侧、雪峰山、南岭、武夷山五座山脉
(熟练画图后,A点至B点之间可以画成不连续的三
段)。

2.汉江淮河加长城
在秦岭、大巴山之间画出G河为汉江,该河流至
武汉汇入长江;由大别山西北发源的H河为淮河,该
河大致沿33°N流入洪泽湖(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
大海),是我国著名的分界河;从燕山西部经E点和
F点转向银川画出长城。

3.淮南五平三丘陵
淮河以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长江
中下游平原又以长江干流、大别山等为界分为五个
小平原,分别是㈠为洞庭湖平原、㈡为鄱阳湖平原、
㈢为江汉平原、㈣为太湖平原、㈤为江淮平原(地
区);东南丘陵以武夷山、南岭等为界又可分为三
个丘陵,分别是㈥为江南丘陵、㈦为浙闽丘陵、㈧
为两广丘陵。

4.重心七笔东北出
确定甲点(45°N, 125°E)为东北的重心点,用三笔画出三座山脉,⑧为长白山,⑨为小兴安岭、⑩为大兴安岭。

用四笔画出四条河流,从长白山中部出发向西北为K江(松花江支流),从小兴安岭西北部向南为M江(嫩江),两江汇合至甲点附近后流向东北为N江(松花江干流),该河穿越小兴安岭南部,注入黑龙江;在渤海北侧画出L河(辽河)。

5.在相关位置上圈画出内蒙古高原(南部大体以长城为界)、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如下图所示)
二.中国区域划分
三.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
五.重要地区的经纬度1.重要城市
2.地形区
3.山脉
4.河源与河口
5.湖泊
6.近海、海峡、海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