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B)。
A、值班
B、带班
C、查岗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A )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A、每月
B、每半年
C、每年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经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C )“五到位”。
A、结果
B、地点
C、预案
4.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B)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A.3 B.2 C.4
5. 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C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 等于或者小于
B. 小于
C. 等于或者超过
6.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B)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A.半年
B.3
C.2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A)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工作人员 C.安全管理人员
8. 生产、( B)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A.运输 B.储存 C.使用
9. 危险化学品生产、(B )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A. 使用 B. 储存 C. 进口
10. 新建、改建(C)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A.搬迁 B.关闭C.扩建
1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B)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2 B.3 C.5
12、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B)万元以下罚款。
A.2 B.3 C.5
13.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B)。
A. 紧急处置方案
B. 现场处置方案
C.现场应急方案
1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C)的方针。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5、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分类管理、(B)治理。
A.彻底
B.综合
C.分期
16、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由(A)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7、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
A.要求纠正 B.给予行政处罚 C.责令停产
18、(A )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A.生产经营单位 B.国家 C.职工
19、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向( C)申报
A.当地政府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A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
二、判断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安全主管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
2、单位和个人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
3、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可以随意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
4、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5、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
6、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其厂区范围内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
7、危化品从业单位可以凭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购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
8、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承运。
(√)
9、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向运输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
10、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
11、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
1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
1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待遇。
(√)
14.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
(√)
15.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