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词人

作词人

他们都是作词人--陈乐融歌词表达了很多美妙的人生意境和奇思怪想,没有歌词,大家就只能听演奏曲。

拿人来比喻,旋律像容易接近的“肉体”,歌词则是必须有点深度才能鉴赏的“灵魂”。

也许每个人都有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许多框框要面对,但他们依旧可以在这些所谓的条条框框中填进不同的文字,然后把它唱成独一无二的歌,这就是作词的魅力。

为什么写歌词如果说方文山受许常德的影响,那么陈乐融就是受到了陈克华的启示。

大学时代的他看到苏芮专辑里面陈克华的词,一股“有为者亦若是”的心情升起,觉得国语歌坛竟也可以接受这样深度内涵的作品。

1986年,陈乐融试着模拟写了若干歌词,投稿到各大唱片公司。

处女作陈乐融的第一首正式发表在专辑里的词,就是主打歌,伊能静和裘海正,方文琳合唱的《有我有你》。

虽然这首歌词是他和詹育彰各写了一版拼凑而成的,但至少它是个起步!伊能静裘海正方文琳《有你有我》经典留声我们往往在人生的坎坷中会调侃一句:没关系,全当这次是潇洒走一回。

1991年,已经红遍了两岸三地的香港女歌手叶倩文推出了国语专辑《潇洒走一回》,其中专辑同名主打曲因为半文半白歌词让人通俗易懂,再加之流畅的旋律,成为传遍大街小巷的流行金曲,更成为了一句口头禅或流行语。

而这首歌曲,由当时“飞碟唱片”当家词人的陈乐融及王蕙玲共同填词创作。

叶倩文《潇洒走一回》有着忧郁王子之称的姜育恒以一首《再回首》红透半边天,这首歌曲还被李宗盛,李翊君等人翻唱。

也许词人陈乐融想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苍老之后,再回首过去,来听听这首歌吧。

姜育恒《再回首》满意佳作陈乐融喜欢那种“此刻情怀”与“人生探询”这样的作品,不管是写亲情友情爱情,如果能带到一点点这样的思想性,他会特别喜欢。

正如他写给天王刘德华的歌曲《今天》一样,生命中有太多的无奈,无论你情愿与否,都要过完这一生。

、刘德华《今天》他的中国风如果想当左右开弓的全方位作者,中国风必然成为七八十年代作词家的笔法之一。

陈乐融很早就开始写中国风,大多数是因应影视主题曲而写的。

比如由郑少秋和赵雅芝共同演绎的《戏说乾隆》中的主题曲《问情》。

蔡幸娟《问情》他说:不管有没有知音,我在创作我自己他是最容易被网络搜寻到的一位,他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电子报等等。

他在自己能掌控的领域,维护自己作品与想法的存在。

他又会说又会写。

他告诉我们,要守得住那一份“纸短情长”,才有可能在歌者的成功或失败之外,成就属于自己的“弦外之音”。

他是作词人,他叫陈乐融。

郭富城《对你爱不完》陈耀川、刘德华既不同于陈大力、陈秀男、陈乐融和陈志远,几乎将他们一生最好的创作都留给了“飞碟唱片”,成为了歌迷印象中纯粹的“飞碟人”;也不同于陈家丽和陈复明那样同时游走于几间唱片公司,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陈耀川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是把青春留给了“飞碟唱片”,并陪着“飞碟唱片”慢慢变老,然后凭借着在“飞碟唱片”的履历,成就了自己一个又一个音乐创作高峰。

在“飞碟唱片”主职作曲的“五陈”中,陈耀川是唯一一位既不是出身于民歌时代、也没有经历过民歌时代的创作人。

从学生时代在餐厅以键盘手的身份和赵传组团演出,到还未正式踏上社会,就因为样带被“飞碟唱片”看中,成为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以学生身份签约唱片公司的职业音乐人,陈耀川的音乐,也因此始终透着一种明朗、娟秀的学生气息。

陈耀川的成名作是为叶欢创作的《人生如梦》,而当时的他,还只是台湾大学会计系在读的学生。

《人生如梦》有着古典舒展的曲调,仅仅只是曲调本身,就有着非常东方、非常中国的柔和线条,在叶欢温婉中透着几许哀怨的演绎下,俨然已经具有了一种大家风范。

要知道,无论是小虫还是鲍比达,无论是左宏元还是张洪量,这些在华语乐坛鼎鼎有名的音乐人,也都是在音乐创作生涯的中后期,才开始逐渐凭借着经验的积累,慢慢才涉及并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东方古典元素,而陈耀川却在自己创作生涯的初始,就已经积淀出这样一种情怀。

由于这首歌曲同样还是邵氏公司出品的电影《倾城之恋》的主题曲,因此也在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入围了“最佳电影歌曲奖”,虽然最终输给了王文清创作的《黄色故事》中的插曲《一场游戏一场梦》,但考虑到当时王杰如日中天的地位,陈耀川的这次歌坛初亮相,就已经足够惊艳,更成为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入围名单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一位作者。

那种东方古典的韵味,也在随后伴随陈耀川的创作始终。

相比他庞大的创作量,以市场流行热度标准来衡量,陈耀川精品出产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这也是源于他的创作比较柔和平及相对平坦的旋律运行。

再加上他即使是有着非常东方古典式的情怀,但却并不像后来“中国风”这样刻意去突出这种情怀,甚至利用编曲和歌词去强调这样的概念,因此,很多时候,陈耀川的作品,都只是在歌手的专辑中,处在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

与此同时,因为而在“飞碟唱片”毕竟资历较浅,陈耀川的作品在许多歌手的专辑中,也经常只是主打歌的陪衬。

比如为林忆莲创作的《走在大街的女子》和《让我笑吧》,为叶倩文创作的《失恋一次上了瘾》、《我知我会后悔》和《我该微笑还是哭》,为王杰创作的《谁能了解我的心》、《如何相信这是场梦》和《爱你依然深似海》,为郭富城创作的《爱上我不快乐吗》和《真的谢谢你》,以及为“小虎队”创作的《不要难过》、《我想先离开》和《季节改变》等等,恐怕除了这些“飞碟唱片”顶梁柱歌手的资深歌迷,大部分歌迷都不会听过这些作品,或者早就忘了这些作品,甚至就算是有些歌手本人,也因为在之后的演唱会中从来没有选择过这些作品,怕是也忘了自己曾经唱过这些歌儿。

即使如此,陈耀川也有几首相当耀眼的作品,甚至可以达到时代曲的高度,并且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其中,他在“飞碟唱片”专属合同的最后一年(1993年),为吕方的国语专辑《多爱你一天》创作的同名主打曲及第二主打《老情歌》,就是他创作生涯第一期最为经典的两首作品,加上几乎象征着“飞碟唱片”绝唱意味的厂牌群星合唱曲《相亲相爱》,这三首作品也代表了陈耀川在“飞碟唱片”的最高成就。

也正是因为在“飞碟唱片”时期,能在一张唱片里为吕方同时写上两首脍炙人口的旋律,使得陈耀川很快被当时“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看中,也因此开启了他创作生涯最为巅峰的开始,并陆续为刘德华创作了《忘情水》、《谢谢你的爱》、《中国人》这样的经典作品。

而他为梅艳芳创作的《女人花》,为孟庭苇创作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为林志炫创作的《单身情歌》,以及在三年多前为张敬轩创作的《吻得太逼真》,同样都可以达到年度流行曲的高度,像《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和《单身情歌》,更成为了孟庭苇和林志炫的代表作品。

陈复明、王芷蕾、郭子陈复明也不算是一个很“纯”的“飞碟”人。

他不像陈志远,在进入“飞碟唱片”体系后,就几乎将毕生的精力完全献给了“飞碟唱片”,而常常在创作和经营两方面游刃有余。

以1985年为代表,他一方面为“飞碟唱片”旗下的歌手王芷蕾和苏芮,分别写下了《台北的天空》及《亲爱的小孩》这两首红极一时的作品,而也就是在同一年,他和音乐人曹俊鸿一起,创办了“可登唱片”,从而开始了自己亦艺术亦商业的双面人生。

2003年,“华纳唱片”曾经发行过一张名为《光阴的故事》的合辑,这张合辑主打的概念,就是陈复明陈志远的经典作品,相对后者的高产和经典无数,陈复明的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上来讲,自然不能和陈志远相比,因此《光阴的故事》这张合辑,也许不足以陈志远的经典创作人生,但却能从一个侧面,萃取了陈复明在“飞碟唱片”的创作精华。

因为这张专辑收录的四首陈复明作品中,除了王芷蕾的《翩翩飞起》之外,其它像《台北的天空》、《亲爱的小孩》和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也确实是陈复明留给“飞碟唱片”相对最为广为流传的作品,除此之外,没有被专辑收录的经典中的经典级的作品,也许就只有台湾中视剧集《两个永恒》那首由童孔和张雨生合唱的同名主题曲,能够同样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和“出生”于“旅行者三重唱”的童安格、“出生”于“木吉它”的李宗盛一样,民歌时代的陈复明,同样也“出生”于一个名叫“印象合唱团”(亦名猛虎队)的演唱组,而这两个演唱组的另两位成员翁孝良和曹俊鸿,同样也成为了台湾流行乐坛的中坚。

前者甚至相比陈复明,为“飞碟唱片”留下了更多的经典作品,比如张雨生的《天天想你》和《我的未来不是梦》,比如“东方快车”的《就让世界多一颗心》,以及苏芮的《奉献》。

陈复明的创作,往往有一个音阶跨度很大的副歌部分,从而和主歌形成一种情绪上强烈的反差。

如《台北的天空》、如《亲爱的小孩》,其副歌部分甚至有一种独特的独唱式的合唱效果,因此也需要有苏芮、王芷蕾和张雨生这样在声线及音阶上,拥有极强弹性,尤其在高音部分非常具有穿透力的歌手演绎。

这种对旋律层次的敏感,也使得陈复明在1987年,甚至得到了为“滚石唱片”旗下歌手创作合唱曲《快乐天堂》的机会。

在“飞碟唱片”与“滚石唱片”的历史上,能在两个厂牌都留下如此深远印迹的,恐怕也就只有陈复明了。

陈家丽——特别的歌给特别的飞碟在“飞碟唱片”传奇的“七陈二李”中,陈家丽的入围,一直是一个谜。

因为从整个创作渊源来看,相比其他八位作者,陈家丽与“飞碟唱片”的关系是最不紧密的,甚至她的很多作品,都会交由“宝丽金”、或在当时和“宝丽金”具有亲属关系的“福茂唱片”歌手来演绎。

具体是由谁将陈家丽列入“七陈二李”、以及列入其中的原因,在没有确切的出处前,我们只能说是因为陈家丽同样曾经为“飞碟唱片”留下过一些优秀的经典作品。

陈家丽不但从来不是某位歌手的御用词人,甚至在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流行乐坛,还一向以低产而闻名。

但相应的,在她的创作里,应付的作品比例,也要比同时期许多填词人低。

但低产的她却绝不低调,甚至经常语不惊人誓不休,要么不填词,一填词就经常是重量级的作品,而且轻易就成为了歌手专辑的主打曲。

像日后给童安格创作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给庾澄庆创作的《让我一次爱个够》、给伍思凯创作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以及给张学友创作的《忘记你我做不到》等等,都是如此。

而陈家丽在“飞碟唱片”时期留下的最重要作品,无疑当属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

陈家丽词作的最大特点,除了擅长用长句作为歌名之外,尤其擅长将歌名展现出一种动态,从而赋予了作品以先天的活力。

而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和《跟着感觉走》这样从歌名到歌词都简单朴素的作品里,陈家丽更是通过言简意赅的手法,不经意的在作品里融入了励志、处事哲学这样的元素,也因此,像《我的未来不是梦》和《跟着感觉走》,在当时甚至不仅仅只是易于哼唱却可以不用顾及歌词的街曲,而在短小的旋律空间里,将一种和时代息息相关气质传神的呈现出来。

作为一个词人,陈家丽还鲜为人知的拥有自己的作曲作品。

刘德华在远没有成为“四大天王”时期个人的第三张专辑《回到你身边》,其同名主打曲,就是由陈家丽担任词曲创作,而这也成为刘德华个人音乐事业的第一首金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