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造型设计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总学时:102
实践课时比例:43%
学分:
适用对象:大专班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图形图像处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造型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学生的三维思考能力重要过程。

造型基础课是将传统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等课程有机整合,结合现代视觉教育的方法和成果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造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透彻掌握工业设计中形态创造的方法。

了解造型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组合排列的功能价值。

掌握材料的发展分类及其基本性能特征,充分了解材料与设计的关系了解结构与自然,结构与强度的关系。

明了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

了解结构与产品形态创新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要求:
了解仿生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自然与形态的关系;仿生设计的定义和分类;仿生设计的方法;掌握从自然界吸取灵感进行形态的创造的能力。

2、内容
(一)平面构成点、线、面、渐变
内容: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从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

重点:点线面构成设计
难点:复杂的点线面构成设计
(二)重复
内容: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重点、难点: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三)近似、骨骼
内容:作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重点、难点: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四)发射
内容:作中心点发射的平面构成设计。

重点、难点:作中心点发射的平面构成设计。

(五)特异、空间
内容:作包含有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的平面构成设计、作利用大小、间隔疏密、渐变等方法表现空间感的平面构成设计。

重点: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

难点:方向的特异、疏密空间的平面收成设计。

(六)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内容: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混合。

重点:色彩的分类。

难点: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混合。

(七)色彩构成
内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

重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

难点:色彩的重构。

(八)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产品造型设计的色彩运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重点: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难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九)立体构成的概述
内容:立体构成的起源、立体构成的概念及特征、立体构成与设计、立体构成与计算机设计。

重点:立体构成的特征。

难点:立体构成与计算机设计。

(十)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
内容:立体的本质、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其语义、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重点:立体的本质、构成要素。

难点: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十一)线材立体构成
内容:软质线材及框架、软质线材的构成
重点:软质线材及框架。

难点:软质线材的构成。

(十二)面材
内容:连续面材的构型
①折板构造
②壳体构造(球体、拄体)
③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
单元面材的构型
①层面排列(重复、渐变)
②面的组合
③插接构造
重点:连续面材构成。

难点:单元面材的构成。

(十三)可展开之多面体构型
内容:简单多面体的变化(逻辑构思)
单元多面体的积聚(屏障机构、柱体结构、链型机构)
曲面体
重点:简单多面体的变化。

难点:单元多面体的积聚。

(十四)形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内容:产品设计中形态要素的解析—点、线、面;工业设计中形态设计的位置,形态研究的内容,形态创造的方法文化效应与价值。

重点:产品设计中点、线、面。

难点:形态创造的方法文化效应与价值。

(十五)形态与功能间的联系
内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契合的功能价值,形态组合排列的功能价值。

重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形态组合排列的功能价值。

(十六)手工贴画
内容:利用所学知识自拟创意设施手工贴画
重点:贴画造型。

难点:色彩搭配
(十七)艺术石头
内容:在石头上描绘色彩构成
重点:轮廓造型
难点:色彩搭配
(十八)艺术瓶子
内容:在瓶子上描绘色彩构成
重点:轮廓造型
难点:色彩搭配
(十九)结构与产品形态
内容: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结构与产品形态创新的关系;常用机构,机构与传动形式。

难点:结构的连接方法;常用机构与传动形式。

(二十)综合形态训练——专题练习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六方连续、八方连续。

内容:用同一种形状重复描绘,同角度的变化使图形产生旋转。

(二十一)综合形态训练——大自然的联想
内容:自然与形态;仿生设计的概述;仿生设计分类——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生物意象的
仿生;仿生设计的方法——记录与概括、直接模拟、间接模拟。

重点:仿生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的适当应用。

难点: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生物意象的。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形态仿生学的讲解;结合特点的课题进行形态塑造的练习。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1.时尚杂志的编排设计
2.企业宣传手册的版式设计
3.媒体广告动态画面的版式设计
六、主要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

八、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平时的课后小作业评分与课程结束后的大作业评分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占30%,主要通过一次次的课堂练习作业对以下内容的评分:
1、对该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有所领会和理解;
2、课题训练中在基本要求下个人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主动;
4、按质量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期末大作业成绩占70% ,主要从以下几个标准对大作业进行评分:
1.选材恰当,具有独特的韧性、色泽和肌理,并能符合设计方案的造型需求
2.设计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和设计感
3.设计方案的实物制作结构合理,制作精细。

4.过程完整清晰,版面布局合理。

5.具有较好的展示效果。

九、教学参考书
《造型基础》主编:凌建群高等教育出版社
造型基础训练方法丛书主编::张一元湖北美术出版
十、说明
教学保障:
专业教室;相关金属、木、塑料等材料;相关制作的工具。

本课程主要没有特定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主要是基本教材的重点知识合并讲授。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制定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