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象声词,让习作发出声音教学设计

用象声词,让习作发出声音教学设计

用象声词,让习作发出声音
漳江小学:官美芳
【选题】用象声词,让习作发出声音。

【设计来源】
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教材《语文百花园七》笔下生辉“听声音想象作文”的补充与拓展。

【设计意图】
本次片段练习,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妙声响,培
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熟悉象声词,懂得象声词的作用和用法,积累象声词,学习在片段中用上几个象声词,从而为下一个作文的专题训练——根据声音联想写故事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⒈朗读儿歌感受象声词的生动形象,懂得象声词表示声音。

⒉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片段练习,学会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

⒊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用上几个象声词把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下来,并围绕重点(使用象声词)认真修改、评价习作。

4.通过习作展示、多元评价,体验习作带来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⒈朗读儿歌感受象声词的生动形象,懂得象声词表示声音。

⒉联系生活实际,补充象声词的片段练习,学会使用象声词。

难点:
运用象声词把生活中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下来,并围绕重点(使用象声
词)修改、评价习作。

【教学过程】
一、儿歌比对初识象声词
1、师:同学们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描绘一下你看到的
婚礼吗?(热闹,喜庆,喜气洋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你们一定没
有看见过老鼠的婚礼吧?(没有)想看吗?(想)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
加一场老鼠的婚礼吧。

2、播放《老鼠迎亲》视频。

3、有一对聪明又有孝心的鼠兄弟看了这场婚礼后各写了一首儿歌,向没来
参加婚礼的妈妈汇报。

(出示课件一)《老鼠迎亲儿歌》
这是鼠弟的儿歌。

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水平好的)读读。

老鼠迎亲
老鼠娶亲来到啦。

两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吹喇叭,八只老鼠抬轿子。

一只老猫出现了,吓得老鼠全跑喽。

这是鼠哥哥的儿歌。

老师与你合作读读,凡是引号里面的你们来读,外面
的老师来读。

老鼠迎亲
“嘟嘟哇”,“嘟嘟哇”,老鼠娶亲来到啦。

两只老鼠放鞭炮,“嘭嘭乓”,“嘭嘭乓”,四只老鼠吹喇叭,“滴滴哒”,“滴滴哒”八只老鼠抬轿子,“嘿哟嘿”,“嘿哟嘿”。

一只老猫出现了,“喵呜”,吓得老鼠全跑喽。

4、如果你是鼠妈妈,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因为第二首有很多表示
声音的词语)什么叫象声词呢?(板书:象声词)简单地说,象声词就是模拟
声音的词语,也叫拟声词。

通过这些象声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当时老鼠们的高兴的心情)“嘿哟嘿
“表现出了老鼠们抬花轿时很吃力,当“喵呜”一声叫,老鼠的心情怎样(害
怕)这些模拟声音的词语不仅表现出了热闹的婚礼场面,还反映出了老鼠们的
心情和神态,
5、你看,象声词的作用可大了。

那么今天这节习作指导课,我们着重练习
——用象声词(板书:让作文发出声音)。

二、微课指导,学用象声词
下面我们跟着微课来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微课堂,今天我们学习怎样用象声词,让作文发出声音。

首先,我们要有一对“顺风耳”,善于倾听周围的声音。

大自然就是一位娴熟的钢琴家,弹奏着各种各样动听的声音。

草长莺飞,
花开花落,电闪雷鸣,都会发出独特的声音。

小耳朵,准备好,请仔细听听,这是什么的声音?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出示声音)你们的小耳朵真厉害,人人都是顺风耳。

人们常常用“喵喵喵”来模拟小猫的声音,用“叽叽喳喳”来模拟小鸟的
声音,风声“呼呼呼”,电闪“卡”,笑声“哈哈哈”,汽车“呜——”。

那自然界还有哪些声音呢?(灯片:逐个出示声音,学生齐读)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其次,我们要积累丰富的象声词。

我们要用语文的耳朵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善于发现声音背后的生命,善于捕捉声音背后的故事。

丰富的象声词是我们让作文发出声音的有力武器。

有了它们,我们写作的时候才能运用贴切自然,才能得心应手。

最后,我们要在作文中大胆运用象声词,让我们的作文发出声音。

我们来看看《笋芽儿》中对声音的描写
“沙沙沙,沙沙沙”,春姑娘一边在绿色的树叶上弹奏着乐曲,一边轻声呼
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快醒醒,快醒醒,春天来了!”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敲响了大鼓,用大嗓门耳呼唤笋芽儿:“笋芽儿,勇敢些,快出来吧!外面可美啦!”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的春雨声是轻柔的,表现出春姑娘温柔的性
格特点,多像一位慈祥和蔼的妈妈,她在亲切地呼唤着笋芽儿;“轰隆隆!轰
隆隆!”的雷声如大鼓般洪亮,表现出雷公公粗犷的性格特点,他用大嗓门,
呼唤笋芽儿,带给人力量,想让笋芽儿勇敢些。

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就是象声词表达的魅力,所以我们习作时,要大胆运用象声词,让作文发出声
音。

(微课结束)
提问:通过微课的学习,你明白了怎样使用象声词,让作文发出声音呢?
(板书:让作文发出声音象声词,倾听,积累,运用)
三、联系生活,试用象声词
(光说不练,假把式。

下面我们着重进行象声词的运用练习。


这是一个《雷阵雨》的片段,你能联系生活实际,填上恰当的象声词,让
文章发出声音来吗?自己大声说一说,然后用坐姿告诉我。

忽然,天暗了下去了,几道闪电划破了天空,“”的雷声传来,风“”地刮着,树叶“”作响。

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地砸落下来了。

雨顺着树叶滴下来,“”地砸落在行人的伞上。

不一会儿,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小鸟在枝头
“”地唱起了歌。

忽然,天暗了下去了,几道闪电划破了天空,“轰隆隆”的雷声传来,风“呼呼”地刮着,树叶“沙沙”作响。

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了。

雨顺着树叶滴下来,“滴滴答答”地砸落在行人的伞上。

不一会儿,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歌。

真棒,象声词运用得真准确。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写《小黄狗》片段时,
却不知道怎么让文章发出声音,请你和同桌帮他修改修改,让作文发出声音。

(学生动笔修改)
每当看到陌生人来到家里时,它总是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耳朵竖得
直直的,冲着来人不停地大声叫,好像在向主人报警。

碰上熟悉的人来时,它总是欢快地叫着,像一个小绒球,连蹦带跳地滚到
客人的脚跟前。

每当看到陌生人家里门时,它总是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耳朵竖得直
直的,冲着来人不停地大声叫:“汪,汪汪”,好像在向主人报警。

碰上熟悉的人来时,它总是欢快地叫着,像一个小绒球,连蹦带跳地滚到
客人的脚跟前。

1、请你先和同桌读一读,再和同桌修改修改,看看什么地方加上象声词最
合适。

2、修改后,指名学生上台念自己修改的片段,
3、你看,同样是写狗,用上象声词后却别有一番滋味,它让小黄狗的声音
通过文字叫出来了。

(全班齐读)
四、明确要求,运用象声词
⒈现在,同学们一定迫切想让自己的作文发出声音来吧,好,大家先试试看。

来,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灵敏的耳朵去听。

1、出示第一张图片。

(1)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说出来。

/ (2)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说出来吗?
(3)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听声音想象场景
(1)(这是放学后发生在厨房里的声音,请你仔细听听,是什么的声音?)洗菜声,切菜声,炒菜声。

(2)那在厨房里还会有什么声音呢?
(3)请你根据这几个象声词想象一下发生在厨房里的炒菜的场景。

3、哦,有些孩子已经迫不及待了,创作前,我们得看清楚习作的要求。

、(出示课件要求)
习作要求:
1、《课间十分钟》《炒菜》任选一项,写一个片段。

2、用上两、三个象声词,让你的作文发出声音。

3、象声词别忘了加上引号哦。

4、动笔习作,个别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拨,对习作困难的学生帮他们梳理、开拓一下思路。


5、作后修改,交流完善
(1)读给自己听,自己修改。

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想想句子是否通顺,象声词用得是否恰当,不合适的地方自己试着改过来。

(2)小组合作互改。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板书,评一评谁能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准确使用象声词,也可互相交换改一改。

(3)集体评改。

出示一位同学的全文,请他先介绍自己写了那件事或叙述了那个场景,然后读给大家听,重点听是否使用了象声词,表达是否恰当、准确。

有没有需要添加或者删除的内容。

(引导学生评价表扬能使用象声词,特别是能恰当使用象声词的,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


(4)再次自我修改完善、誊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