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论文修改注意事项及举例撰写文章及其他文章注意事项1、网站提供资料库,给写手创作文章使用。
禁止去资料库以外的地方找资料抄袭。
(例如:百度、谷歌或其他论文网站等)2、创作文章,每篇文章不可以有抄袭,但是公司提供资料库给写手创作作为借鉴和参考资料。
3、文章类型一般涉及政法文史哲、教育、管理、金融等偏文科类,也有医学、土木工程、水电机械类等。
4、参考资料可以去资料库中查找,找相关的就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5、抄袭率的计算方法:连续8个字符(包括标点符号、文字)一致,视为抄袭。
6、如派发的文章写作任务不能保质准时完成,请不要承接;写手对题目如有疑义,请在派发题目1个小时内提出,否则后果自负。
7、第一时间交稿。
如写手同时接了多篇写作任务,写完1篇,确定不需要修改,无抄袭率问题,第一时间上交。
切忌多篇累积到一起,同时交多篇稿子。
8、稿子的word的文件名称上标注上:交稿时间;客户的名称、写手名称、题目,例如:文章“4.21;张龙;歌德;初中教学方法改革探析”9、文章的字数指的是字符数(计空格)字体是宋体,小四号字。
10、参考文献要最近5年的。
一般2000字左右的文章,要写3个参考文献。
3000字的论文,要4个参考文献。
5000字的要6个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包含在全文字数中。
参考文献的格式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标准(S)专利(P)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85.[3]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 2年.[4] 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1,反抄袭软件检测到所以连续相同的,不要超过8个字;2损坏=破坏;渠道=途径;原理=基本思路;不可见=.3=在多媒体制品的认证、防伪、防修改和传送安全以及完整性保障方面,可以采用数字水印的检测作为有力的检测手段。
下面是一个例子,按照这个程度的修改,保证能通过:修改前:目前,数字水印技术(Digital Watermarking)已成为国际信息安全学术界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为多媒体的安全保存和传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数字水印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嵌入版权信息,即水印来保证该数据信息的所有权,这种被嵌入的水印可以是一段文本、标识、序列号、图像等各种数字信号。
而且这种水印通常是不可见的,它与原始数据紧密结合并且隐藏在其中,可以经历一些不破坏原数据使用价值或商用价值的操作而能保存下来。
在需要时,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检测方法提取出水印,以此作为判断媒体的版权归属和跟踪起诉非法侵权的证据。
数字水印为多媒体数据文件在认证、防伪、防篡改、保障数据安全和完整性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修改后:当前,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就是数字水印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多媒体的保存和传送中提供一种更安全的渠道。
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是用水印来保证数据的所有权,即在保存或传送的原始数据中嵌入特定的版权信息。
这些被嵌入的信息,也就是水印,可以是各种形式,比如标识,文本,图像,序列号等各种数字信号。
并且,这些数字信号在表面是不可见的,并且与原始的数据以各种形式密切结合,当然这种结合不会损坏原始数据,所以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丝毫不受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必要检测水印,则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段提取出隐含其中的水印,用这种方法来判定原始数据的版权,可以作为法律上侵犯版权的证据。
这项技术在某些领域应用前景特别广发,尤其是多媒体数据、制品、文件的认证、防伪、防止修改、保障传送安全和完整性时,优点尤其突出。
医学类论文主要分为两种格式:论著与综述1、医学类论文基本格式(论著):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引言部分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1.2病例纳入标准1.3病例排除标准1.4治疗方法1.5疗效标准1.6统计学分析2、结果(结果部分最好有表格)3、讨论(论文的重点部分)结束语部分(不需要标题,只写出一段总结性语言)参考文献[1]陈青寿.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2, 24(11): 163-164.注意事项:论著格式通常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临床治疗【医生用】和临床护理【护理用】两大类。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方法和讨论上:,方法:临床治疗类方法不宜过多,简单叙述治疗方法即可,而护理类则要详细描述护理的方法。
讨论:临床治疗类讨论要详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护理类则不需详细讨论,简单总结两段话即可。
2、医学类论文基本格式(综述):综述的写法与文史理工类论文的格式的相同的摘要:关键词:一、二、三、四、结束语参考文献【同论著】案例一(论著):例文及相关内容讲解第三步:对多余的竖线、横线重描案例二(综述):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配合进展摘要:为了改善重型损伤后,急性期颅脑手术操作的方法,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手术经操作情况作以分析和探讨,并采用相应的手术配合,保证患者恢复健康。
在手术中采用麻醉、脑叶安全切除以及可预见性切除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的手术方式和脑保护措施。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配合;护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大型的建筑工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安全事故,并且汽车的普遍使用,交通事故的发生也逐渐频繁等的不良因素影响增多。
在事故发生中有不少患者多是受到了严重的颅脑损伤,在神经科也比较常见。
这种病情发生的比较突然,需要进行计时治疗和救治处理。
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才能更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才能把颅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恢复行业保存,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手术治疗配合方式及护理1.麻醉配合在进行急诊手术时,相关医护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手术室。
在进行麻醉引导时要保持平稳,注意对脑保护。
为了保护大脑功能,在进行手术时,要加强对手术整个过程的监测,协助控制好颅高压。
手术时医生对颅高压引起的膨胀性要要预见性,然后采用加深麻醉、高渗盐、脱水等方法对颅内压进行降低。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血压低或是循环不稳定的现象可以采用过度通气的方法,对降低效果比较好,而且速度较快,但是鉴于这种情况就不能采用脱水和利尿方式。
麻醉配合的方式在分析过程中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颅内压控制例数达到了72例。
2.预见性损伤脑组织切除配合如果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发现颅内有多处脑挫裂损伤,其最好的方法需要进行较大的挫伤处进行切除,然后保留较小的挫伤部分。
为了保证切除效果需要对切除较大的挫伤部分采取预见性,避免较小挫伤部分扩大。
在手术过程中有6例患者对双侧叶进行切除后恢复效果较好。
8例患者的血肿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防止血肿再次进行扩散,预见性在功能区部分将损伤的脑组织进行切除,避免血肿扩大,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并且8例患者有恢复的很好,神经功能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3.硬膜切开配合重型颅脑患者在进行手术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硬膜张力,造成脑组织膨胀的现象。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时要注意切除的顺序和方式,刚开始切除时不能大块切除会造成脑组织损坏。
首先要在距离脑功能区进行小块切除,其切口基本大小为1-2cm,然后再进行大块硬膜切除,保证颅内压降低的同时采用放射形状将硬脑膜剪开。
4.人工脑膜修补或硬膜剪张在进行硬脑膜剪切时,要保持硬脑膜平整光滑。
在对人工脑膜扩大和修补时,要注意要将脑膜光滑面朝向皮层,使修补后的脑膜能覆盖脑组织表面,并且中间部分要高于颅骨表面起到了很好的减压效果。
如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现脑膨胀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人工脑膜覆盖与脑组织表面。
在患者接受术中配合治疗中人工脑膜修补的方式,已经让16例患者脑组织,神经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5.脑叶安全切除配合有的患者颅内压比较高,这种情况下,需要内外减压,其脑挫伤不是很严重,一般需要对脑组织采用脑组织切除术。
在进行手术时要注意脑叶安全切除的原则,保证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正常和安全。
脑叶切除的方式在这些患者中有18例接受了相关的脑叶切除。
在11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0例患者是迟发性颅内血肿或是继发性脑梗死在进行二次手术时,骨瓣减压术患者有85例。
手术之后有颅骨缺损的有88例,脑组织膨胀的有8例,脑积水的有30例,硬膜下脑梗死的有3例等。
最后对这些病例进行随访时间是半年到一年,其中恢复较好的患者占的比例较大有40例,植物生存的有7例,死亡的有21例重残的有23例,中残的有19例。
引起死亡的原因严重脑挫伤和恶性颅内高压以及弥漫性脑肿胀例数比较多,肺感染或是消化道出血等器官功能衰竭的例数相对较少。
二、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注意问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推进和发展,医学治疗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颅脑损伤规范化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并在各大医院中也被广泛应用。
在不断的进行颅脑治疗技术研究过程中可以分析出,手术颅脑保护很重要,要求具备一定的手术基础理念和相关的手术操作技术,是提高颅脑治疗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也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和改善的基础。
因此,需要针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提出确切的救治概念,使脑组织和神经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颅脑损伤治疗手术方式。
可见有效的治疗方式还是要以基础基本理论概念为前提,才能让手术治疗进程和技术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基本概念是不容忽视的。
在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过程中,其基础条件的具备很重要,包括麻醉、手术指证和手术概念,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处理等,这些环节不能忽视,要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有效处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效果。
关于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麻醉比较危险性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和前提准备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