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评课标准1. 学习目标:(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学习目标明确、恰当。

2. 教学内容:(1教师能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教材,注意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2积极开发和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教学中的作用。

3. 教学方法。

(1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策略和方法灵活多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3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适时、适度,讲求实效。

(4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4.教师素质。

(1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2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

(3有较强的组织、调控及应变能力。

5. 教学效果。

(1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2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要注意的问题。

(一识字1. 改革识字的教学方法, 打好识字的基础,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让学生借助拼音、部件、熟字、工具书来独立识字2. 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1在一节课的不同环节复习和巩固生字;(2复习前面课文中学过的生字;(3复习、巩固生字的形式多样、活动有趣。

3. 识字融入阅读教学中, 在语言环境中加深印象和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字指导。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12课《雨点儿》。

本课要会认的字有:点、数、清、彩、飘、落、空、问、回、答、方。

教师在教学生认字的同时,还出示生词卡片认识了相关的生词,其中有:雨点、数不清、云彩、飘落。

这时,教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前几个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读一读 (个体读、小组读、全班齐读:“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样,就将识字融入到句子中,融入到课文中,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词语,发音准确,印象深刻。

4. 相互交流课外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5.根据学生年龄不同,识字指导的重点应不同,有所侧重。

加强范写,抓重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6. 重视写字的讲评,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二阅读 1.重视朗读的指导:(1要体现朗读的层次性。

读几遍,每遍要达到的朗读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太随意。

(2朗读形式要多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3发挥范读的作用。

不主张全篇范读,要抓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长句子、难理解的句子、生字集中的句子。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 , 学生读、演“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迫不及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意见, 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 所以读的语气和口吻不尽相同。

通过反复读,学生体会出小猴子看到葡萄时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2. 引导学生质疑,相互问答,适当讲解和点拨。

引导学生说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激发学生自己的独到的内心体验。

如广东湛江第二十五小学的李承思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小刺猬和小熊得到彼此的称赞后会怎样?这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积极举手说: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这样,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激发出独特的内心体验, 都不同程度地体会到称赞的神奇力量, 懂得与人相处要互相学习、谦虚有礼,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思考价值,激发学生的思维。

4.注意积累语言:课内外好的词语、句子、段篇。

(三全国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研讨的课题怎样将识字教学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三、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整体教学目标1. 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如:可以引导学生猜谜识字、记字, “又字走进村子里——树”、“两个小人戴着帽子走进门——两” 。

可以通过“生字迷路——帮生字找家” , 进行归类识字。

学习了“葡萄”、“狐狸”这些词语后,让学生说说像葡萄这样两个字都是“草字头”的生词有哪些,像狐狸这样两个字都是“反犬旁”的生词有哪些,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

3.发挥汉语拼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工具作用,加强识字指导和训练,培养朗读能力。

4. 注意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5.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 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可以借助动作、表情理解词义,可以借助课件理解句子的意义。

如学习“身”,教师面向学生, 右手举过头顶指向左上方, 右腿伸直右移指向右下方, 整个身体的姿势就是一个“身”字,这是体态识字。

在学习“看”时,帮助学生观察分析:上面是“手”、下面是“目”,手搭在眼睛上就是向远处“看”,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使学生观察、发现、表演、体验、习得、学会,掌握会意字的特点和识记方法。

6.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给予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识字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创新识字方法,探索识字规律。

2. 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识字情境, 搭设字词和事物之间图文结合的桥梁, 使生字和事物建立紧密的生活联系。

如江苏南京天妃宫小学的史春妍上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 6》一课,主要通过词串识字。

共有四组词串: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

授课教师出示了有关骏马、秋风、杏花、春雨、椰树、骄阳、牦牛、冰雪八幅图片,配乐让学生欣赏,同时对应的是这八个生词, 把生词和图画美景相结合, 又把生词贴在中国地图对应的位置上,使生词和塞北、江南、海岛、高原不同地方的风光、景色紧密联系,和其在祖国的地理位置联系, 学生认识清楚、理解深刻, 课件直观形象, 精致实效。

3. 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识字,体现识字的层次性,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采取的形式和环节有:在课文中借助拼音读一读、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一读、去掉拼音读一读、通过猜谜等游戏活动记一记、回到课文中读一读。

如天津市河东丽苑小学的王观戎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在巩固生字时,采用了“游戏大比拼”活动形式:一字开花、生字魔方、猜字游戏、拍字游戏、帮生字找朋友。

全班学生分成五组选择其中一种游戏方法巩固练习并进行小组汇报, 每组游戏形式不一样, 但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生字巩固练习任务得以完成。

4. 重视课堂教学的书写指导, 教师示范要规范。

给学生当堂书写的时间, 培养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课堂识字和写字做到动静结合、疏密有致。

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外语实验小学的许婷在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日、月、明》一课时,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重正确坐姿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写字的同时配上中国古典乐曲, 创设出优雅的书法艺术氛围, 学生平心静气,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三阅读教学目标1. 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目标,实现低段阅读教学认认、读读、说说、背背、写写、画画的教学策略,进行人文教育。

2.阅读教学一定要熟读文本,可以要求学生读的浅一点、少一点、迟一点。

3. 以读为主,把讲放在难理解的地方,切忌把精力放在分析理解上。

4. 朗读形式多样,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学生语言积累丰富, 思维敏捷。

5. 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 边读边画, 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变。

四、实施建议1. 课堂教学符合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和特点:姓语、姓低、姓小、姓细。

2. 倡简: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

求真:识字、写字的指导、书写训练扎实,朗读面向大多数学生,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个人的认识、体会,哪怕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务实:完成和实现识字及阅读教学目标。

3. 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尽可能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识字、记字。

4. 教学设计要尽快转变“线性”的单一设计,改为“块状”的开放设计。

基于本校和自己班级的实际,从常态课的教学中反思、总结、提高。

5. 课件要少而精, 应后置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基础上。

课件文本尽量用楷体字或宋体字,且为黑色。

课件色彩不宜绚丽,过多的画面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缺憾。

6. 写字练习必须在课上当堂完成,与学生课下的减负紧密联系。

7. 认真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识字教学中知道哪些是会认的字, 哪些是要求学会的字。

8. 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平均用力。

9. 关注文本,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看着课本读。

10. 学会倾听,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

1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如《称赞》一课,品读理解、指导评价小熊和小獾互相称赞的话语:“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你的苹果香极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

教师坚持面向全体, 对于个别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读过一遍后读第二遍, 当有进步后给予肯定和鼓励, 再让读一遍,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信心也一次比一次增强。

12. 教学风格扎实有效。

13. 课堂评价多提供展示学生识字和阅读成果的平台,评价语言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14. 充分发挥单元导读、自学提示、课本插图插语、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习题的教材编排导向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