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三习题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预习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阅读文献: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中国社会”,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3.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朱育和主编:《中国近现代国情问题剖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甲午战争2. 下面不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
A.《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3. 中国近代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本家和工人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二、多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2.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B.政治上,清王朝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腐败不堪C.文化上,清朝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人们的思想及反抗意识D.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3.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C.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保存君主制度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D.铲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5.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本家和工人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复习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预习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3.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阅读文献: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3.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4.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佛教思想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政治控制5.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李鸿章B.魏源C.郑观应D.林则徐7.魏源在其()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夷情备采》D.《盛世危言》二、多项选择题1.19 世纪70 至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
A.英国侵入西藏、云南B.法国侵犯广西C.日本侵犯中国台湾D.俄国入侵新疆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是()。
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C.帝国主义国家中正义力量的干涉D.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结构3.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
A.社会制度的腐朽B.外国势力的强大C.经济技术的落后D.人民抵抗不力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人有()。
A.王韬B.薛福成C.郑观应D.马建忠5.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6.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A.政治控制B.文化渗透C.军事侵略D.外交封锁7.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A.沉重地打击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野心B.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C.它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D.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和奋起三、简答题1.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与中国当今主动招商引资有何不同?2.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复习题: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3.试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分析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预习题: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教训?2.洋务运动的性质、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阅读文献: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2.《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3.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年)4.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5.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6.严复:《原强》(1895年3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沉重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庆失陷B.天京变乱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B.公车上书C.“南学会”创立D.《孔子改制考》发表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C.促进思想启蒙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
A.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D.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有()。
A.建立新式海军B.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C.创办新式学堂D.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中国早期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B.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教育,培养的一批实用人才D.开始转变了传统观念、刺激了民间投资设厂6.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议题包括()。
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兴西学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7.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对列强抱有幻想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C.不敢否定封建主义D.局限于官僚士大夫,脱离了人民群众三、简答题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2.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什么?复习题:1.简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洋务运动的性质、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封建帝制的终结预习题: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阅读文献: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1939年12月)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3.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创立民国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5.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在()事件之后。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反张勋复辟D.护法运动6.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7.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8.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二、多项选择题1.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有要不要()。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进行民主革命`D.进行社会革命2.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裁撤绿营,建立新军B.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D.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4.20 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