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施工工艺标准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QB -CNCEC J20502-)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用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轮机组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2 若本标准依据45 万吨/年合成氨燃气轮机压缩机组为案例编写的, 若本标准与燃气轮机组随机图样不符, 应按燃气轮机随机图样施工。
1.3 燃气轮机-- 离心式压缩机机组单体试车, 因为, 该机组运行操作自动化程度很高,不同型号的机组的控制系统”DCS ”软件设置不同,故而本标准不便阐述; 其它要求参照《离心式压缩机机组施工工艺标准》中”4、汽轮机及压缩机组的单体试车”相关规定执行。
1.4 与机组有关的土建、管道、电气、仪表、防腐、绝热、酸洗、脱脂等工程, 除必须按本标准的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外, 还应按技术文件及相关的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及验收。
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以45 万吨/年合成氨的燃气轮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机组为例)。
2.1.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由意大利Nuovo Pignone 公司制造, 整个压缩机分为低压机(一段、二段)、高压机(三段、四段)及中间连接齿轮箱, 其驱动装置为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低消耗、高节能的驱动系统,它是利用天然气与增压空气燃烧后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而且燃烧后生成的乏气进入装置中的一段炉系统,作为一段炉的原料气,这样大大节省了能源。
主机部分还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由提供整个机组所需的润滑油箱、燃气轮机的启动装置及位于润滑油箱上的润滑油油泵和密封所需的液压油泵。
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及辅助装置均整体到货,其它附件如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空气进口过滤器组件及随机润滑油管需现场进行组装。
2.1.1.2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部件:2.1.1.3随机管道:(1)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进口空气管道(2) 气透平乏气出口烟道;(3) 润滑油管线。
2.1.2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性能参数2.121工艺空气压缩机工艺参数2.122工艺空气压缩机形式级数:16级。
类型:轴流式,重型。
机壳剖分:水平式。
入口导向叶片类型:可变式。
2.1.2.3燃气轮机工艺参数(1) 总体设计数据:燃气轮机型号:MS-5200C燃气轮机用途:机械驱动。
循环:单。
轴转向:逆时针方向。
运行方式:连续。
轴转速:高压5100r/min,低压4900r/min。
保护: 过速、过温, 振动及火焰检测。
减速装置: 带棘轮的减速齿轮装置。
消音: 进、排气口消音器。
( 2) 燃气轮机额定值:输出功率: 38000hp( 马力) 。
入口温度:15C。
排气压力: 14.7LB/in2 。
( 3) 涡轮部分:涡轮级数: 2( 双轴) 。
机壳剖分:水平式。
第一级喷嘴:固定区域。
第二级喷嘴:可变式。
( 4) 燃烧部分:类型: 1 2只多重燃烧器, 逆流型。
燃烧室布置:同心的位于压气机四周。
燃料喷嘴:气体燃料式, 每室一只。
火花塞: 2只, 电极式, 弹簧喷射, 自动缩回火焰探测器: 4只, 紫外线型。
2.1.2.4 燃气轮机机器参数( 1) 轴承组件:数量: 4润滑:压力润滑。
①1 号轴承组件(位于进气机壳组件中) : 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在同一组件中轴颈: 椭圆形。
活动止推: 斜垫式, 自调整。
不活动止推: 斜面推力轴承。
②2 号轴承组件(位于压气机排放机壳中) : 轴颈式, 椭圆;③3 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 : 轴颈式, 斜垫;④4 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
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在同一组件中轴颈: 椭圆形。
活动止推: 斜垫, 自调整。
不活动止推: 斜垫, 非自调式。
( 2)启动系统①启动系统装置: 电机。
②增速齿轮装置类型: 有液压驱动棘轮的独立式。
( 3)燃料系统①型式: 双燃气。
②燃料控制信号: SPEEDTRONIC* 燃气透平控制面板。
③燃气停供、比率和控制阀: 电控液压伺候控制。
( 4)润滑系统① 润滑剂: 石油基。
② 总量: 22260 升。
③轴承联箱压力:25 LB/in2。
④主油泵:轴驱动。
⑤辅助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⑥应急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2.1.3工作原理及作用2.131工艺空气压缩机给二段转化炉提供工艺空气,同时还有合成和尿素装置所用的6478kg/hr的工厂空气和仪表空气。
空气压缩机经过工艺气调节阀维持一恒定的压降。
在降负荷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缩空气以维持压缩机的最小流量,以防止压缩机喘振。
2.1.3.2工艺空气先经过滤,然后进工艺空气压缩机。
工艺空气压缩机为四级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段间设段间冷却及段间分离。
经压缩后的工艺空气在一段转化炉对流段加热,然后送至二段转化炉。
2.133供燃气轮机的空气先过滤,然后在燃气轮机机组内的轴流式压缩机中压缩。
燃料天然气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热气膨胀,提供了工艺空气压缩机所需的功率。
燃气透平的热乏气(GTE)被引入一段转化炉的不同区域作为燃烧空气。
2.1.3.4部分GTE去一段转化炉辐射段烧嘴,剩下的GTE去对流段。
燃气轮机乏气(GTE)的分配一般由辐射段燃料需求、烟气中含量的分析以及辐射段出口温度控制。
2.1.3.5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设备布置示意图如下:2BCL457 增速机2MCL1007 燃气轮机润滑系统(高压机)(低压机)图 2.3.5 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设备布置示意图2.1.4 熟悉技术文件2.1.4.1 熟悉压缩机厂房平面布图的坐标、标高及设备平面位置。
2.1.4.2 熟悉压缩机组的随机图样及技术文件。
2.1.4.3 为了对整个工程作全面了解,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 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和图样会审。
2.1.5 现行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2.1.5.1《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2.1.5.2《化学工业大中型化工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2.1.5.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1.5.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1.5.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1.5.6《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离心式压缩机篇) HGJ205; 2.1.5.7《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2.1.5.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1.5.9《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HG20234;2.1.5.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
2.1.6 设计技术交底2.1.6.1 机组施工在开前, 建设单位(业主)应组织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
2.1.6.2 设计交底后, 设计单位应签发”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 其内容与设计技术文件具有法规效力。
2.1.6.3 建设单位(业主)向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施工图样后, 有关人员应进行熟悉审阅其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 然后再由建设单位(业主)组织图样会审工作。
2.1.7 施工图样会审2.1.7.1 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样进行会审是施工单位熟悉、审查设计图样同时澄清和解决施工图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或各专业间的平、立面交叉矛盾减少工程差错的重要手段; 是避免技术事故、有利工程质量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2.1.7.2 对图样会审中发现的问题, 要按其专业和性质, 由设计单位签发图样会审记录和设计修改联络笺, 均要一并存档, 列入交工技术文件。
2.1.7.3 根据国务院令第279 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精神, 施工图及设计文件未经设计技术交底和图样会审, 不得作为施工文件使用。
2.1.8 施工技术交底及下达自检录2.1.8.1 施工技术交底应按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级组织分别进行。
2.1.8.2 各级技术交底的交底人应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施工。
2.1.8.3 签发自检记录是填写交工文件的原始质量记录依据, 其内容包括:(1) 执行的标准、规范及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的质量标准;(2) 根据施工工序、设定质量控制点;(3) 自检记录中的检查项目,经自检合格后,应有施工人员填写,施工组长、技术人员、检查员签字认可。
22作业人员表2.2 主要作业人员2.3机组、材料的接收、检验及保管2.3.1主机、辅机、材料的接收、231.1主机、辅机、材料的接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 根据工程合同中明确的责任方,组织吊车和人员进行卸车;(2) 按送货清单进行清点箱件数量;(3) 对包装的箱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在送货清单作记录,经各方签字确认。
2.3.2主机、辅机、材料的开箱检验的要求2.3.2.1检验应按要求进行:(1) 开箱检验时,应由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制造厂家或供货商共同参加检验;进口设备,商检局也应参加检验;(2) 根据工程合同及相关规范,核查机器的随机技术文件、质量保证书、数据表、铭牌、机组配套完整性, 应与卖方和制造厂的规格、型号、数量一致;( 3) 参加检验后, 应填报《开箱检验记录》, 并由参加检验的各方代表签字确认;( 4) 检验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报告, 由制造厂家或供货商给予返修、索赔, 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应进行更换。
2.3.2.2 整体供货的机组开箱检验的内容( 国外引进) :( 1) 主机主要包括: 气轮机、电动机、离心式工艺空气压缩机及备品、备件;( 2) 辅机主要包括: 油系统、缓冲器、油水分离器、热交换器、过滤器、电气仪表的盘柜及随机带的各类管道;( 3) 按照机器图样, 实测实量主机各部位的结构几何尺寸、管接口的距离、法兰尺寸、地脚螺丝孔的距离、加工精度及标识等, 应符合随机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4) 根据装箱清单,检查随机图样、技术文件( 质量保证书) 应齐全;( 5) 根据随机图样和技术文件, 检验机组的组合件、部件、备品、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外观质量;( 6) 随机提供的专用工具及计量器具, 应清点造册, 妥善保管, 保证使用;( 7) 对重要零、部件及材料还应作品质检验。
2.3.3 随机带的机组级间和油系统子、管道附件的检验2.3.3.1 随机带的管子、管道附件的检验,应根据卖方及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设计压力分级进行检验。
2.3.3.2 对于设计和制造厂已明确标识的公称压力管子、管道附件等, 应按其公称压力进行分级检验。
检验重点应为高压钢管、低温钢管、合金钢管、不锈钢管及管道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