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实验课 4

微生物实验课 4

G+球菌,呈链状排列
链球菌
血琼脂平板培 养基溶血环
甲型溶血链球菌 乙型溶血链球菌 丙型溶血链球菌
抗O 试验
意义: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风湿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
肺炎球菌
营养高、菌落α型溶血 自溶,中心有脐窝
肺炎球菌
G+双球菌,致病株有荚膜
脑膜炎球菌
G-双球菌
淋球菌与菌落
G-双球菌
巧克力平皿, 5~10%CO2, 37℃ 培养 24~48小时, 菌落小,呈灰 白色。
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及意义 4. 了解常见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特点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G+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血平皿 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色素 致病力强
白色葡萄球菌
白色色素
条件致病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色素 条件致病菌
血浆凝固酶试验
1. 大肠杆菌菌落:较大、圆形、光滑、不透明, 在EMB上形成深紫兰色菌落(因分解乳糖产酸,与 伊红美兰结合之故),在SS琼脂平板上形成红色菌 落(因分解乳糖产酸,中性红指示剂变红)。
2. 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菌落:中等大、圆形、光 滑、半透明、在EMB上无色(因不分解乳糖),在 SS上无色或淡黄色。
微生物学试验
实验四 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的病原学检测(1)
实验内容
1. 常见化脓性球菌形态染色 2. 血浆凝固酶试验 3. 触酶试验 4. 抗“O”试验 5. 粪便标本分离鉴定(1)--接种SS
培养基
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化脓性球菌的形态染色特点 2. 熟悉常见化脓性球菌的培养特征 3. 熟悉血浆凝固酶试验、触酶试验及抗“O”
【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导致血浆凝固,而表皮葡萄球菌本试验阴性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鉴别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
菊糖分解 胆汁溶菌实验
性 状 金葡菌 表葡菌 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
分解甘露醇 +
血浆凝固酶 +
a溶血素

致病性

白色 白色或柠檬色






弱或无

链球菌
本次实验课结束
请确保油镜头擦拭干净! 交作业,值日同学留下
下周再见!
问题与讨论
1. 如何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与非致病性葡萄球菌? 2. 如何鉴别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 3. 什么是抗“O”试验,说明其临床意义? 4. 怎样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肠道杆菌?
鉴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肠道杆菌
乳糖发酵试验,致 病菌多为阴性,非 致病菌(EMB)及SS培养基上的菌落特点
玻片法 ① 取载玻片一张,于两端各加生理盐水一滴。 ② 以灭菌接种环自琼脂平板上挑取两种葡萄球菌
培养物少许,分别混悬于玻片上的生理盐水内, 使成均匀的细菌悬液,观察有无自凝现象。 ③ 于每滴细菌悬液内,各加入兔血浆一滴,混匀。 ④ 数秒钟后观察结果,若细菌呈颗粒状凝集时为 阳性,若无凝集时为阴性。
血浆凝固酶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