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二00八年二月一日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 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摘要本管线设计最大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

管道全长220km,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28~88m之间。

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

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以及先炉后泵流程。

本设计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Φ813×10.3,管材选择无缝钢管,钢号Q345,最低屈服强度为325MPa。

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热泵站的合一。

本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本着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

最后绘制五张图:管道纵断面图,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图,首站平面布置图,泵房安装图,首站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 管道;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ABSTRACTTh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design is 220 kilometers, the elevation height is between 28-88 meters,the section which pipeline passed is smooth.Go through the calculate, there was no get over point.This design used tight line pumping which called “from pump to pump”, so it can reduce consumptive waste,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utilize sufficiently remain pressure head.In the design, economic pipe diameter is firstly determined by economic velocity. At lest, Ф813×10.3,L325 pipe is used.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geograph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of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heating station. And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worker's live conditions and so on. Finally, the heating station id placed to the first station,0Km. And direct heating is used.In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all the kinds of those factor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used as simply as possible,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used an usually as possibly. In each station, oil is first heated and then pumped in heating—pump station in the design.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heat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the following station is: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transportation, non—pumping operation, non—heating oil cycling and pigging operation, etc.The last , analysis of the projects economic becefics is necessary.The IRR is included.SO ,the project is possible.Keyword:tube type:transmit output;hot pumpstation;technical process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2)1.工程概况 (2)1.1 线路基本概况 (2)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2)1.3 管道设计 (3)2.基本参数的选取 (3)2.1 设计依据 (3)2.2 原始数据 (3)2.3 温度参数的选择 (4)3.参数的选择 (5)3.1 管道设计参数 (5)3.2 油品密度 (5)3.3 粘温方程 (6)3.4 总传热系数K (6)3.5 最优管径的选择 (6)4.工艺计算说明 (7)5. 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7)5.1 热力计算 (8)5.2 水力计算 (9)5.3 站址确定 (10)6.校核计算说明 (11)6.1 热力、水力校核 (11)6.3 进出站压力校核 (11)6.4 压力越站校核 (12)6.5 热力越站校核 (12)6.6 动、静水压力校核 (12)6.7 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 (12)7. 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 (13)8.主要设备的选择 (14)8.1 输油泵的选择 (14)8.2 首末站罐容的选择 (15)8.3 加热炉的选择 (15)8.4 阀门 (15)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 (17)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17)1.1 输量计算 (17)1.2 经济流速 (17)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 (19)2.1 确定计算用各参数 (19)2.2 确定流态 (19)2.3 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20)2.4 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1)2.5 判断翻越点 (23)2.6 最大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 (23)2.7 翻越点的校核 (25)3. 确定站址 (25)3.1 热力校核 (25)4. 反输量的确定 (29)4.1 反输量的确定 (30)4.2 反输泵的选择 (30)5. 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 (30)5.1 输油站储罐总容量 (30)5.2 输油主泵的选择 (31)5.3 给油泵选择 (31)5.4反输泵的选择 (31)5.5 加热炉选取 (31)5.6 电动机选择 (31)5.7 阀门 (32)6. 开炉开泵方案 (32)6.1 最大输量下 (32)6.2 最小输量下 (33)第四章结论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前言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们进行了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使我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回顾及应用,尤其是对管输工艺的初步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输送油品的性质,输量及线路情况,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

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

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

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

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系统了专业课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水平和时间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 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见作出工程的实际具体实施方案。

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

全长220km,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最高处88m,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 m,管线位于平原地区。

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

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并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

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

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

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

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

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

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

1.3 管道设计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813,壁厚10.3mm,管材为L325的管道。

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

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

并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管道的畅通无阻。

2.基本参数的选取2.1 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253-94,并参照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进行的。

设计中应以下四条设计原则:(1)以国家设计规范为主要和基本原则,通过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化最经济的工艺方案。

(2)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的布置,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

(3)设计中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4)注意生态平衡,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

2.2 原始数据(1)最大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2-1表2-1生产期生产负荷表(2)年最低月平均温度2℃;(3)管道中心埋深1.55m;(4)土壤导热系数1.45w/(m‧℃);(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6)原油性质①20℃的密度860kg/m3;②初馏点81℃;③反常点28℃;④凝固点25℃;⑤比热2.1kJ/(kg‧℃);⑥燃油热值4.18×104kJ/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