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针对训练任务(十九)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着“任务”审,扣着“任务”写课件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针对训练任务(十九)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着“任务”审,扣着“任务”写课件
返回
贰
XUE DIAN SHI ZHAO ZHAO ZHUN TI SHENG MEN JING
学点实招 找准提升门径
一、围着“任务”审
1.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特点 一般来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由“写作材料”“情景任务”“写作要求”三 部分组成。下面以2019年全国卷Ⅱ作文题为例具体说明。
题目构成
△△△△△△△△△
的一员,社会早就对我们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抓住在校接受教育的机
会,培养正确的劳动观,锻炼过硬的劳动本领。毛泽东
曾对苏联留学归来的毛岸英说:“你还应该上劳动大学,
才称得上毕业。” 对于我们 ,社会就是最好的“劳动 △△△△
大学”,为何不投身于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复习任务群八 写作针对训练
任务(十九) 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着“任务”审,扣着“任务”写
任务情境
近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新宠,“写作任务”成为它的鲜明特征。这一新的作 文命题形式改变了高考传统的写作观和写作实践,更具体地说,它带来了从审题 到写作的一系列变化。随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任务驱动型作文又呈现出新的命 题趋势和特点:情境化任务写作,更多的要求是在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写作。因此, 必须积极应对,从容备考,尤其是在审题上,要围绕“任务”审;在具体写作过 程中,要紧扣“任务”写。
谢谢!
亮点点评
这是一篇完成“任务”很不错的考场作文,表现在: ①紧扣内容指令: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②合乎情景要求:演讲现场。 ③对话意识贯穿始终。作为演讲主体的“我”与在座的听众——同学们,始终 在对话,在交流。 ④合乎演讲稿要求。本文遵循了演讲稿的写作格式,而且做到了紧扣主题,语 言也具有鼓励性和感染力,可以说是一篇合格的演讲稿。
内容说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
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 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 这是写作材料,它是概括提炼立意 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 的基础。 “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 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 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 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倡议大家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 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让劳动之花开遍华夏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劳动之花开遍
壹
PIN DU JIA ZUO TI WU CHU CAI LI YOU
品读佳作 体悟出彩理由
原题呈现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
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 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 “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 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不如先让我们回头看看。“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 各当家”,古诗早已为我们呈现劳动最朴实而亲切的姿态。 古语有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农耕社会走来的华 夏儿女从不止于视劳动为生存技能,劳动是一种生活方式, 勤劳更是一种美德。
你看 那长城雄踞山岭,都江堰福泽千世,无不体现着劳 △△
动人民的力量、智慧。因此,从传承的角度去思考劳动的意 义与价值,我们更有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劳动作为中华民
寻找劳动的意义与乐趣?
再次彰显“对象”意识。
扣住内容指令的后半部 分:从我做起。
讲到这里,我想,我们都有了新的思考。那么,就让我们从主动承担卫生任务 做起,从认真上好每一堂劳技课做起,从对身边的劳动者抱有敬畏做起,呵护他人 的劳动之花,种下我们的劳动之花。让我们凝聚精神上的劳动认同,塑造新时代的 劳动者形象,让劳动之花开遍华夏,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而光明的中国!
华夏。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是否抱怨过卫生工作过
重?是否把劳技课当成补作业的天堂?是否觉得劳动在 这个时代正走向廉价?不论大家的回答是“是”或 “否”,我也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思索:劳动之花,是这 个时代绚丽的存在;劳动的价值仍在这个时代闪烁着它 的光彩!
标题含“劳动”关键词,且 设喻巧妙。 称呼语、问候语既合情境, 又合演讲稿的开场白;“让 劳动之花开遍华夏”,既点 明了演讲的主题,又点明了 内容指令的前半部分:热爱 劳动。 这个“问”问得好,既符合 双方对话、交流的要求,又 巧妙地列举现象,趁势亮出 观点。
“我们”把演讲主体融 入听众之中,有很强的 亲和力。
国不变的价值。所以面对新技术对人力的冲击,面对劳动
多样化带来的选择,我们不能纵容自己沉溺于其便利的温柔 △△
之乡中,而更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劳动素质,跟上新
时代的大潮,当劳动之花被新时代的雨水滋润,它将会顺
时而开,惊艳四方。
而作为 复兴中学学生的我们 ,其实也是“种花人”
内容索引
壹
品读佳作 体悟出彩理 由PIN DU JIA ZUO TI WU CHU CAI LI YOU
贰
学点实招 找准提升门径
XUE DIAN SHI ZHAO ZHAO ZHUN TI SHENG MEN JING
叁
实战演练 练就写作技 能SHI ZHAN YAN LIAN LIAN JIU XIE ZUO JI NENG
△△
族的优秀传统,早已渗透到民族的基因中。我们没有理由放 弃先祖用劳动创造的文明花海,我们理应让劳动之花在新时 代的土壤中绽放新的美丽!
画线句子表明演讲主 体与听众时刻处在交 流状态。
人称的使用,体现行 文的读者意识。
语言具有鼓动性、感 染力。
每个人终将承担应有的劳动义务,而新时代建设“新 型劳动者大军”的号召为我们指明了新方向,知识、素质、 学习能力将成为劳动者的新要求;新时代对劳模精神的大 力弘扬也向社会发出了信号:劳动平等、劳动光荣将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