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

醉翁亭记导学案(含答案)

【自主反思】
请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心得感悟:
备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附:《醉翁亭记》答案
参考答案
2.D 3.B 4.C 5.B 6.①C ②C ③D ④C 7.D 8.C 9.A ① B ② 10.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跟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鸟鸣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了。 11.禽鸟;太守 12.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⒂、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⒃、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8.这段文字节选自《醉翁亭记》,是对全文的归结。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9.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着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着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课题:《醉翁亭记》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主备人: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预见】
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难点: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知识链接】
C.鸟瞰全景,由近及远,概括力强,文笔生动,写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势。
D.用五个字开篇,从大处落笔,简练、概括、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三、文章内容理解:《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1、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 本段中“乐”的三种情境是“一、禽鸟之乐;二、游人之乐;三、太守之乐。 2、列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乐趣乐趣以……为乐快乐) 3、怎样写乐-醉的(与民同乐) ①亭周环境 环滁皆山———琅玡山———泉酿——醉翁亭 ②亭由名 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③ 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无穷 ④游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⑤归去: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⑥点题:太守之乐其乐4、本文以“乐”为线索,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与民同乐”的主旨的 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滁人游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山林之乐 (游宴之乐——太守之乐) 4、本文都写了谁的(禽鸟乐、滁人乐(负者歌于途)、众宾乐(从太守游而乐、宴酣之乐)、太守乐(山水乐、宴酣乐、乐民之乐) 5、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 6、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7、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展示提升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达标测评】
基础能力测试
1.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乐
3.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禽鸟知山林Biblioteka 乐B.名之者谁A轻读________B重读________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10.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
11.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12.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
A.居住 B.住所
C.寄托 D.寓意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
A.负责 B.担负
C.倚靠 D.背负
④杂然而前陈者(
A.陈述 B.陈旧
C.陈列 D.陈腐
7.选出对文章开篇“环滁皆山也”品析最好的一项( )
A.用这五个字开篇,写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显得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B.开篇用五个字总写滁州全貌,为后文作铺垫,行文自然,顺理成章。
9.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从:跟从。
11.吾谁与归归:归依。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香花。秀:繁荣滋长。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二)、句子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
C.四时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选出“者”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前者呼 B.作亭者谁
C.晦明变化者 D.弈者胜
5.选出“于”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行者休于树
B.泻出于两峰之间
C.临于泉上
D.来饮于此
6.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释义。
①故自号曰醉翁也(
A.号令 B.号召
C.取别号 D.呼号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8、文中现在还在用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9、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合作探究
(一)、根据注释,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环: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6.饮少辄醉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10.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