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KT细胞淋巴瘤 病例分析

NKT细胞淋巴瘤 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
女性,66岁岁,退休
【主诉】
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
【现病史】
1.患者女77岁。

2.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入院。

3.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

颈软,气管居中。

双侧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
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4.门诊资料: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

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既往史】
甲状腺功能减退10年余,口服药物治疗。

【查体】
T:37.9℃,P:19次/分,R:88次/分,BP:135/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

颈软,气管居中。

双侧颌下、
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辅助检查】
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

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2019-06-21,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4000IU/ml明显异常。

2019-06-21,心肌酶谱+CRP:a-羟丁酸脱氢酶455U/L,乳酸脱氢酶513U/L,C反应蛋白[CRP]35.98mg/L升高。

粪常规、尿分析正常。

结核抗体阴性。

心梗三项正常。

ENA全套正常。

甲功五项TSH34.42升高,抗甲状腺球蛋白820.11升高。

肿瘤标志物:CA125:44.09U/ml,CA153:45.5U/ml。

2019-06-21,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白细胞计数4.9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4.4%升高。

MR鼻咽MRI平扫:1、双侧鼻咽后壁、口咽侧壁软组织增厚,双侧咽隐窝稍变浅,请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必要时MR增强进一步检查。

2、颈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3、鼻窦炎。

2019-06-24,ES胃镜常规:1、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食管裂孔疝?2019-06-24,单侧成人血培养A:血培养初级报告:培养三天无细菌生长。

【初步诊断】
1.全身性淋巴结增大原因待查。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依据】
1.患者女77岁。

2.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20天”入院。

3.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

颈软,气管居中。

双侧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
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

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4.门诊资料: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

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5.老年女性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确诊10年余,口服药物治疗。

【鉴别诊断】
1.淋巴瘤,可出现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无压痛,穿刺活检病理可明确诊断。

2.淋巴结炎:可有肿痛,质软,边界欠清。

3.淋巴结结核:多伴有肺结核,如果伴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则与恶性淋巴瘤不易区别;淋巴结结核之淋巴结肿大,质较硬、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
活动度差,PPD试验呈阳性反应。

【诊治经过】
1.门诊已行穿刺活检,待病检。

2.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分析,生化,肿瘤全套,EKG等。

3.给予补液对症治疗。

患者于门诊行右腋窝淋巴结穿刺示标本镜下见部分生发中心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少许中性粒细胞、个别组织细胞、单核细胞。

请临床必要时取活检确诊。

术中见右侧腋窝皮下可及3.0*2.5cm大小淋巴结,质软,光滑,边界清楚。

行锐性分离,将包块完整切除,并结扎相应淋巴管。

病理常规:(右侧腋窝)淋巴结镜下见淋巴结被膜存在,淋巴结结构破坏,考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不能排除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建议院外会诊明确诊断。

后骨髓穿刺,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内NK/T细胞淋巴瘤)Ⅲ期B组白细胞减少。

外院教授会诊建议给予西达苯胺联合CHOP方案化疗,因患者一般情况差,周期性发热感染不排除,暂给予抗感染、西达苯胺抗肿瘤治疗,择期化疗。

【临床诊断】
1.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内NK/T细胞淋巴瘤)Ⅲ期B组白细胞减少
2.甲状腺功能减退
3.慢性胃炎
4.电解质代谢紊乱
5.咽喉炎
【分析总结】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是恶性淋巴瘤的一大类型,在我国恶性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所占的比例远高于霍奇金病(HD)。

近年来很多国家NHL的发病率有一定增高趋向。

浅表淋巴结
肿大或形成结节、肿块为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

本病例亦以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要症状就诊与以前相符。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涉及病毒、细菌、放射线、某些化学物质以及除莠剂等多种因素。

影像学表现MRI检查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为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一中度均匀强化。

本病例胸部CT见纵隔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颈部见多个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沿颈部淋巴环分布,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为均匀稍高信号,与以往文献报道的信号特点相符,遗憾的是未做增强扫描。

由此可见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影像表现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MRI能清楚显示其生长部位、形态及侵犯范围,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