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20分得分: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C)A.阴诲.(huì) 嗤.笑(chī)发窘.(jiǒnɡ)脸色煞.白(shà)B.祭祀.(sì) 恣睢.(shuī)瑟.索(sè) 歇.斯底里(xiē)C.秕.谷(bǐ)戳.破(chuō)阔绰.(chuò) 细脚伶.仃(línɡ)D.颧.骨(quán) 拮.据(jí)诧.异(chà) 神情恍惚.(hū)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A.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B.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C.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

D.刘芳站在栈桥上,脸色煞白,神情绝望。

她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居然出了岔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D)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B)A.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英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B)A.“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

”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B.“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C.“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个句子是选择复句。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充完整。

(3分)你自身的美好,只与你的本真有关,与形容无关,与修饰无关,与自身以外的世界无关。

就像,如果你是一条江,你的不舍昼夜奔流赴海,与春无关;如果你是一轮月,你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与夜无关;__如果你是一只鸟__,__你的早起晚归朝朝暮暮__,__与天无关__。

7.默写。

(8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__玉盘珍羞直万钱__。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怀旧空吟闻笛赋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云横秦岭家何在?__雪拥蓝关马不前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露从今夜白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因思杜陵梦__,__凫雁满回塘__。

(6)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有意设问,表达自怜之意的诗句是:__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__!二、综合性学习(9分)8.某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分)(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

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6分)a.__武松打虎__b.__李逵负荆请罪__c.__林冲雪夜上梁山__(2)下面三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

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点明地点(或环境)、人物、事件,30字左右。

(3分)A bc我选择:__a__解说:__在咸亨酒店,孔乙己要了一碟茴香豆,并分给小孩子吃。

__三、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3分)风起张艳霞四月,快要高考了。

一个双休日,儿子在家读书。

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的声音,有点刺耳。

儿子皱了皱眉,说:“妈,你干吗呢?”母亲像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

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儿,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

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儿,兼顾着照料儿子。

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儿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一会儿,母亲端来几根晶莹剔透的玉米。

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

”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着儿子阴沉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去给你买。

”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

这种叫提拉米苏的蛋糕,她给儿子买过。

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

特别贵,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着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母亲说:“行,行,我去买。

”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

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去。

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活儿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

”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着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完试,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而是坐火车、坐飞机去玩。

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花多少钱啊?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

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

”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

”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

”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

”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

”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尽量满足他。

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

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这要好多钱呢。

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

”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

”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地抓紧时间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

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

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

”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

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高考结束。

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

母亲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他进考场,更别说来接他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

”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么的不容置疑,儿子的心头莫名地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

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

儿子顿时就愣住了。

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下来,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高考,嘱咐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9.请你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标题“风起”有什么含义。

(3分)__既指起风这种自然现象,又指文中的儿子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及原因之后,内心掀起的波澜。

其中既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忏悔,又有对父亲的追念。

__10.文中画线句都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它们各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__神态描写。

第一句表明母亲意识到自己打扰儿子学习后,内心很愧疚,也表明了母亲对儿子的迁就。

第二句表明母亲既舍不得花钱,又不想拒绝儿子的矛盾心理。

__ 11.请你说说第6自然段中“儿子苦笑”的原因是什么。

(2分)__笑妈妈太老土,感觉妈妈与自己之间确实存在着代沟,连“到外面去走走”的意思都不明白。

__12.你认为文中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2分)__优点:认真学习,有追求,有上进心;缺点:太过任性,与父母缺少沟通,不太关注家庭和父母的情况。

如果我是他,我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多与父母沟通,了解家庭的情况,多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

__13.有人说,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地爱、一味地付出,才培养出对家庭对亲人“冷漠”的儿子。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3分)__示例: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地爱,一味地付出,这种教育方式确实不好。

母亲这样溺爱儿子,对儿子有求必应,让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让他不懂得辛苦,不懂得为别人着想。

母亲应当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人生的艰辛,从而在挫折中磨炼自己,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毅力,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高伟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

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

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

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

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是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

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

《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