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接受,而是要使人类
‘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
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
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任务和教师本身因素的制约,尤其是教学评价手
段单一,部分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
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
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
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前人知识经验,忽视学生的直接体验,以单纯知识传授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已
有的教学"经验",即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
展教学,而是喜欢按自己所谓的"经验"、过程归纳整理为某种思路、模式或结论,
然后直接"塞"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上课记下来,回家背出来,考试时默写出来。
在大量反复操练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难于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
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
发挥。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
全面发展。
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看起来,洋
思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平白无奇,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对疑难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兵教兵等完成,教师除了时时点播引导以外讲的很少,但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我想: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
正是洋思人的高明之处。
笔者长期从事一线教学,体会颇深,我认为:
1、课堂教学应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时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里充分的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
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从学会学
习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未来生活着想,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2、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教师要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
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而是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案找出来,并能利用这
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着眼于诱导,千方百计地诱导学
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
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
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
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
的知识和能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3、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
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
使学生在精神上
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要给予
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
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
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以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
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
意识的目的。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时刻刻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