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题目: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与要求如下: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套路,A3图样三张。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12000字。

》绪论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核心课程。

从工业工程的角度考察,设施规划由厂址选择与设施设计两部分组成,设施设计又可分为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及信息通信设计五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布置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也是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两个环节。

布置设计即传统的工厂布置,重点在于空间的合理规划,使得物流路线最短,在布置时位置合理,尽可能减少物流路线的交叉、迂回、往复现象。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传统上是以布置设计为前提,根据所搬运物料的物理特征、数量以及搬运距离、速度频率等,确定合理搬运方法,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使搬运系统的综合指标达到最优。

两者的目标都是力求物流系统合理化。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生产不同产品的工厂模式又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方法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如图所示。

图系统布置设计(SLP)流程图SLP有其完善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程序,是一种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的方法。

目录一、概述 (1)二、基本要素分析 (2)[2.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2)2.2、作业单位的划分 (4)三、物流分析 (9)3.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9)3.2、物流强度分析 (14)四、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6)五、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18)六、作业位置相关图绘制 (22)6.1、综合接近程度排序 (22)6.2、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3)七、面积相关图的绘制 (24),八、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 (25)九、方案评价 (30)9.1、权重的设定 (30)9.2、方案的选择 (30)十、总结 (31)十一、参考文献 (32)一、概述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 2,厂区南北长为200m ,东西宽为80m ,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量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图1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二、基本要素分析2.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有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间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1中。

图2 液压转向器结构北表1 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2.2、作业单位的划分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2所示11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2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2.3、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很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存储等阶段。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

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3至表15。

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的零、组件经车间内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液压转向器成品。

(4)性能试验所有组装出的液压转向器均需进行性能试验,试验合格的成品送入成品库,试验不合格的返回组装车间进行修复。

一次组装合格率估计值为80%,二次组装合格率为100%。

(5)成品存储所有合格液压转向器存放在成品库待出厂。

表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6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7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8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9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0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2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三、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是机械制造厂平面布置的基础,只有进行准确的物流分析后,才有可能得到合乎需要的布置方案。

3.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1)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表,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折算成全年重量。

如表16。

表16 全年加工量与废物量表(2)各个自制零部件工艺过程图如下(3)汇总形成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特别注明各工序(作业单位)之间的全年物流量。

总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

图3 总工艺流程表41废料后盖加工工艺过程图原材料63.2、物流强度分析(1)作业单位间物流强度根据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统计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

当存在逆向物流时,物流强度等于正、逆物流强度之和,统计的结果如表17。

表17 物流强度汇总表(2)作业单位物流强度分析将各作业单位的物流强度按大小排序,自大到小填入物流强度分析表,根据物流强度分布比例(如表18)划分物流强度等级,可得物流强度分析表19 。

表18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表19 物流强度分析表(3)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分析填写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如图4。

图 4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四、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的作业单位的划分有原材料库、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标准件半成品库、组装车间、性能试验室、成品库、办公服务楼和设备维修车间。

4.1、从物流,工作流程,作业性质相似,使用相同设备,使用同一场地等一系列因素整理出影响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理由编号,如表20。

表20 非物流关系理由表表21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比例不希望靠近X酌情而定4.2、确定各作业单位对之间影响相互关系的因素由表20与表21得非物流作业相互关系表如图5。

图5 非物流作业关系相关表五综合相互关系分析根据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和非物流的作业单位作业相互关系图,假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权重比值为2:1。

由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表(表22)可以得出综合物流相关等级表(表23)。

表22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表23 综合物流相关等级表8——10U0U00U 8——11U0U00U 9——10U0I22O 9——11U0U00U 10——11U0U00U ——由综合等级相关表得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如图6)图6 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六、作业位置相关图绘制6.1、综合接近程度排序由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可得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如表24。

表24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度排序42613859101176.2、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由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根据综合相互关系级别高低,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位位置,形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图7。

图7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七、面积相关图的绘制由作业位置相关图,结合表3-2中作业单位面积,可做出作业面积相关图,如图8所示:图8 面积相关图八、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首先确定厂区面积200m×80m,以托盘的方式搬运物料,并用电瓶车进行物料运输。

对物料进行分析,物料首先经过原材料库进入各个生产加工车间,因此,原材料库的选址应当离这些生产车间比较近,而且还要求原材料库的交通要方便,货物进仓要有足够的空间。

根据从原材料库的材料搬运量以及产品的工艺过程,把工艺流程联系紧密的几个车间布置在距离较近的地方。

如,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热处理车间。

但是,考虑到热处理车间的气温,故而,又离铸造车间和机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通过各生产车间的加工,产品零件将进入半成品库,因此半成品库的距离要离最后一道生产工艺较近,这样便于半成品的入库,减少运输距离。

各个零件都要从原材料库及半成品库中进入组装车间,进行组装,最后生产成品,而在成品生成后,需要检验,故而,性能试验室离组装车间较近,这样便于检验工作的及时进行,以及保障生产流程的顺畅。

检验合格的产品就要进入成品库,成品库要离组装车间较近,可以减少物品的搬运。

还有就是设备维修车间,要离各个生产车间要近,这样有利于设备的及时维修。

在就是办公楼、服务楼的选址,作为一个工厂的领导核心,代表公司的形象,办公服务楼的选址,应该交通便利,方便人们找到,并且要引人注目,故而,办公、服务大楼设在大门前。

作为一个单位,本厂的建筑物及道路的设计秉持应保证道路的直线性与整齐性、建筑物的整齐规范以及公用管线的条理性原则进行设计的。

通过考虑方多面的影响和限制,最终形成三个方案工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1方案2方案3九、方案评价9.1、权重的设定根据物流与非物流的关系,列出对车间布置有重要的影响的因素,计算它们的权重如下表9.2方案的选择在上述计算中,方案三得分最高,所以选择方案三作为最优方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