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指定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

对指定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

对指定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
切实履行好总包的责任,从总包的高度、姿态和意识,严格管理控制制定分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制定完备有效的分包管理规定,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是总分包形成一个有机的工程实施实体,总而实现工程的综合目标。

施工现场统一安排临设、临建布置,统一进行管理和调配,为分包单位提供施工依据;制定总的工程计划;审查分包方的作业进度计划;组织工程验收;检查分包方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组织或协调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交接;提供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道路;解决分包方的困难,为分包方按总包的进度计划、质量要求、指令等全面完成工程任务创造条件。

1.入场管理
分包商签订合同后,向分包商提供一册《分包商入场须知》,以保证在工程管理中总包与各分包之间能统一管理程序,便于协调工程施工,加强相互间的密切配合。

分包进场后提供技术资料、管理文件、进行现场交接交底和入场三级教育,最后签发《入场许可证》。

2.质量管理
各分包方根据综合训练馆质量总目标编制各自的质量计划,并制定质量控制点。

总包方参与对分包单位质量状况的考察,负责检验原材料和设备;参与业主代表对产品的抽查、质量监督和评定;进行隐蔽工程检查评定;实行样板制,做到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完工产品对业主负责,使产品不污、不损,使施工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予以实施。

以确保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对于所分包工程验收不合格的要扣除其工程款的相应部分。

3.技术管理
分包方在施工前须将施工方案提交总包方审定,审定通过后可执行。

分包方在人员配备、方案编制、技术交底、问题反馈等方面均应认真完成,对总包方负责。

总包方对分包方实施有效的技术管理。

另外,为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分包方须设置专职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由总包方资料员统一领导,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待所分包工程交工时技术资料要及时交总包方归档。

4.物资管理
分包单位选用的设备和材料进场前报总包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场。

严禁分包单位擅自代用材料和使用劣质材料。

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由分包方提供检测结果报告。

所有大宗材料、设备必须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限量进场,按总包提供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并根据总承包方制定的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工作。

5.进度计划管理
总包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各分包单位应按照该总进度计划提前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由各分包单位编制各自的进度计划,由总包方审定。

在施工过程中总包方根据总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计划实施情况下达月度令性计划,各分包方依此编制工程作业计划,包括月进度计划,上报总包方。

总包方每月召开月度计划协调会,商定落实月度计划。

月计划需要修改时,周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包方每周召开施工协调会,对周计划进行检查,并对各分包方进行协调管理。

6.成品保护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的目的,是为最大限度的消除和避免成品在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以保证业主的利益不受损失,并达到减少和降低成本及专业之间破坏造成的返工,保障工期目标的实现。

成品保护须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各分包商须负责各自的成品防护措施;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须注意保护上一道工序;交叉施工须提前申请,各分包商应按总包要求成立成品保护小组,并制定专项成品保护方案报总包审批后严格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