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雾霾的形成与治理

中国雾霾的形成与治理

论中国雾霾的形成与治理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愈发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自2013以来的大规模雾霾袭城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文结合实际国情,深入分析我国的雾霾成因,并将其归结为污染源的持续累积以及特殊气候现象的触发因素。

进一步地,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面对雾霾的应对策略,综合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治霾之法。

关键词:环境;雾霾;形成原因;治理方法
1.引言
雾霾于2013年在我国大规模爆发,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导致可见度下降,交通瘫痪,呼吸道感染病人剧增,白云隐没,蓝天不再。

“雾霾袭城”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广西、陕西和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纷纷“沦陷”。

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持续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环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雾霾从何而来,又将如何治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我国雾霾的成因
雾霾,即“雾”与“霾”的结合体。

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

雾霾的具体成因,截止目前为止仍无科学的定论,仍处于猜测阶段。

研究表明,雾霾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分为是污染源和特殊的气候现象。

图1我国雾霾成因概述图
1.1污染源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为雾霾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悬浮颗粒物包括了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以及颗粒状液体物质,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来源与人为来源两部分。

天然来源主要是土壤扬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平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而人为来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粉尘以及汽车尾气等等。

尽管天然来源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物理基源,但是千百年来,从未有如此严重的雾霾现象产生,而在这段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雾霾频发,可以看出人为因素才是产生雾霾的罪魁祸首。

在人为影响因素中,主要有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扬尘以及人类活动排放。

图2 人为因素的主要构成
a)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约占悬浮颗粒物总量的50%,是主要的颗粒物来源。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高度正好处于人群呼吸范围内,约为0.3米-2米,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及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危害。

油品质量、汽车保有量是直接影响机动车尾气的重要因素。

b)工业废气排放
机电制造业、钢铁行业、火电行业及水泥行业是工业废气排放的主要行业。

建筑材料生产时窑炉中排放的燃烧废气、汽车维修时大量的喷漆也是造成工业废气的相关因素。

除此之外,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取暖措施仍以供暖为主,供暖所在日常运行中会产生的大量废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雾霾形成。

c)扬尘
扬尘也是悬浮物颗粒的主要元凶之一。

马路街道、街道间花圃的泥土或进城车辆轮胎携带的泥土,遭遇泼水或下雨后大范围流失,一旦干涸,马路上的机动车行驶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从而在大气及地面循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建筑工地上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大量扬尘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d)人类活动排放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会加剧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的含量,较为典型的人类活动排放行为包括燃放鞭炮、秸秆焚烧等。

1.2特殊气候现象
雾霾在2013年集中爆发,一定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积累的
必然。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环境的代价,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持续增加,当其数量累积到一定值的时候,形成大规模雾霾的条件已经形成,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与此同时,特殊气候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引爆这颗“雾霾炸弹”的罪魁祸首。

特殊的气候现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静风现象,另一种是逆温层现象。

a)逆温层现象
逆温现象是指,在城市大气的垂直方向上,高空气温高于低空气温。

城市大气垂直方向产生逆温后,会形成逆温层,并在城市上空覆盖,就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从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造成污染物聚集,形成雾霾。

图 3 逆温层现象示意图
b)静风现象
我国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径向度较小,北方地区如河南、华北和山东等地,冷空气的强度明显变弱,大气的相对湿度过高,大气呈静稳状态,在均压场及低压荷的作用下,地区风速过小,对空气水平流通
造成严重阻碍。

城市中楼群较多,风流受到摩擦和阻挡的影响逐渐减弱,增加大量的静风现象,悬浮颗粒物的稀释及扩散受到影响,就会积累在城市近郊区周围及城区内,形成雾霾。

3.雾霾的治理之法
纵观全球历史,可以发现雾霾并不是我国的“专属”,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成功地治理了污染,有些甚至成为了绿色生态的环保国度。

我国正在朝着发达国家的大道迈进,经济高速发展,必然也会遭遇到类似的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因此,我们在思考正确的治霾之法的时候,不妨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策略,进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治霾的方针与策略。

图4发达国家的治霾之道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借鉴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模式,完善环保法律制度,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环保法规建设,使雾霾天气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推动修改《环
境保护法》,使之能够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

其次,建立起空气污染治理考核体系,建立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新闻媒体、公众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

除此之外,政府要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努力形成减排有功、污染处罚、举报有奖等治理雾霾天气的局面。

(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出台雾霾天气应急方案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大气污染物监视系统,并实时向民众发布监测数据。

我们应当借鉴其做法,增设小型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逐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向公众提供雾霾天气等预警信息,为公众出行、锻炼提供建议。

当雾霾天气发生时,应出台限制公车出行、污染企业停工、建筑工地停工等应急措施。

(三)注重城市绿化
由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绿化对防治空气污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利用植物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气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等特性,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因此,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城市绿化,要提倡多种树、多建绿地。

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要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各地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充分注意点(如公园)、线(道路)、面(居住区)绿化相结合,使整个城市绿地成为一个相互连结的系统,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投入运行;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适度发展私人汽车。

(五)淘汰落后产能
节能降耗高耗能产业不仅能耗高,污染也严重,因此,我们在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当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4.结语
尽管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与人力,雾霾的具体原因至今其实仍未有一个科学的定论。

但是,我们知道雾霾的形成必然与我国在发展之路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整个政府、整个中华民族在面对雾霾的入侵之时,必须刻不容缓地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积极投入到这场雾霾之战中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再次见到熟悉的场景:绿草如茵,空气如洗,蓝天依旧。

5.参考文献
[1] 朱成章. 我国防止雾霾污染的对策与建议[J]. 中外能源, 2013, 6: 002.
[2] 张小曳, 孙俊英, 王亚强, 等.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 科学通报, 2013, 58(13):
1178-1187.
[3] 孙亮.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37(10): 71-75.
[4] 靳芳亮, 宋二潭. 雾霾的成因, 危害和防护[J]. 河南科技, 2013, 18.
[5] 周涛, 汝小龙. 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4(2): 12-16.
[6] 王德生. 欧美日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和启示[J]. 上海电力, 2014, 27(1):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