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________ 焊接作业安全知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0 页焊接作业安全知识1.电焊完成作业后,应拉闸断电,将地线和把线分开,确定焊渣火星已熄灭后,方可离开现场。
2.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结构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地线使用。
3.装卸乙炔气瓶或石油气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得抛、碰、滑、滚等剧烈震动。
4、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度。
5、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工地使用时应注意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瓶体带电。
6、室外使用电焊机时,应设防水、防潮、防晒的机棚,并配备消防器材。
7、电焊钳过热后不可以浸在水中冷却后使用。
8、焊机一次测的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
9、焊机二次测把线及地线长度不超过30米。
10、焊机把线电缆应采用专用橡胶套多股细铜线软电缆。
11、交流电焊机空载电压不得超过80伏。
1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13、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作业前二氧化碳气体预热15分种。
14、为防止电焊弧光伤害眼睛,应采用虑光镜或焊接面罩防护等。
15、冬季气焊作业时,如减压阀软管和流量计冻结,应采用热水、蒸汽、暖气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第 2 页共 10 页16.电气焊严禁在装有易燃物的容器、装有易爆物的容器、受力物体上焊接作业。
17.氧气瓶及其瓶阀、接头、软管不能与油脂、润滑脂相接触。
18.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19.电焊工操作时应佩戴头鼻或手持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0.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
21.焊工操作时遇到更换焊件、搬动焊机、临时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
23.气焊作业时,清除作业区域下方的易燃物,作业后卸下减压阀,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24.运输和存放氧气瓶时,氧气瓶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应分别存放;运输时应立放,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槽帮。
25.运输存储乙快瓶时,存储乙快瓶时,乙快瓶应直立,并必须采取防止倾斜的措施,严禁与氧气瓶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26.使用减压器时,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严禁混用。
27.使用焊炬和割炬时,必须检查射吸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
焊炬、割炬的气体通路结构不得粘有油脂。
28.从事电、气焊作业的电、气焊工人,必须戴电、气焊手套、使用护目镜、防护服及面罩和穿绝缘鞋。
29.为防止触电,使用交流电焊机时必须安装电焊机防触电保护器。
30.电焊机一、二次接线部位必须安装可靠的防护罩。
31.电焊机外壳必须安装牢固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32.电、气焊工上岗时必须随身携带有效操作证件及用火证。
第 3 页共 10 页33.电焊工在清除焊渣时应应佩带防护眼镜或面罩。
34.乙烘瓶和氧气瓶在使用时,使用时必须立直放置。
35.电焊把线在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不得碾轧。
36.为防坠落电焊工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架上。
37.为防火灾在高空施焊时,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米处设置防护栏,并设专人监护,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易燃易爆品。
38.在有害介质场所进行施焊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39.非电气焊工严禁进行电气焊操作。
40.乙快瓶和氧气瓶在使用时必须立直放置,相互间距大于5米,1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
41.电焊工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机体是否完好,保护零线连接是否牢固,焊钳和把线绝缘是否良好。
42.气焊使用的胶管的长度不得小于5米,以10~15米为宜,氧气管接头必须扎紧。
43.氧气软管和乙快软管使用中不得沾有油脂,不得触及灼热金属或尖刃物体。
44.气焊作业完成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45.气焊作业中发现气路或气阀漏气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46.点燃和关闭焊(割)炬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开乙快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乙烘阀,再关氧气阀。
第 4 页共 10 页47.气焊作业焊(割)炬点火时,焊炬口不得对人,不得将正在燃烧的焊炬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48.带有乙烘气和氧气焊炬不得放在金属容器内。
49.乙烘表和氧气表损坏或失灵后禁止继续使用,须立即更换。
50.施工现场气焊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焊接作业安全要求1.一般安全要求:(1)参加焊接作业的所有人员,要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
(2)要熟悉触电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法。
(3)按作业性质的特殊要求。
全套使用个体安全防护装备。
(4)执行防止触电、包扎、火灾、坠落及灼伤的安全措施。
(5)工作场所要保持适当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及烟尘。
(6)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电焊作业,要设置挡光屏。
(7)在工作开始前检查你的工作区域,要确认在5m范围内及其下方不会因火花飞溅接触到易燃物品。
如不能保证时,必须设监护人。
(8)确保你的工作区域附近再紧急情况下能拿到适当的灭火器。
如不能保证时,要向你的主官和消防部门提出,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9)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或关闭气阀,收市完工具及焊线或软管,清理现场,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 5 页共 10 页(10)在下列场所及设备上是严禁进行焊接作业的。
●储存或加工依然、易爆物品的场所及其周围10m范围内。
●雨、雪及大风天气的露天坐也(无可靠遮蔽措施时)。
●带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
●运行中的转动机械和带电的设备。
●盛装过幼稚和可燃液体的容器(未按规定彻底冲洗干净前)。
●充氢设备预先区和贮油区(必须作业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2.电焊作业要求:(1)电焊软线通过国道要采取白虎措施。
(2)电焊软线不得靠近热源,严禁接触钢丝绳及转动机械。
(3)严禁用电缆管、电缆外皮和吊车轨道等作为电焊地线。
(4)交流电焊机在使用中不应随意调节铁心艰巨,以防意外。
3.气焊与切割要求:(1)乙炔瓶要竖立使用,专用扳手要挂在减压阀上。
(2)乙炔瓶上要装回火防止器。
(3)严谨将点燃的焊炬、割炬挂在工件或放在地面上。
(4)健康压法要在定期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减压阀。
(5)不得用点燃的焊炬、割炬作照明用。
(6)气割时要有防止被隔间倾倒和坠落的措施。
(7)在砼构件上或建筑地坪上进行气割时,要采取隔热措施。
(8)严禁将未从供气阀门上卸下的软管或联通焊、割炬放入管道、容器、坑井、工具箱内,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9)严禁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
第 6 页共 10 页4.橡胶软管的使用要求:(1)必须按氧气管为黑色或蓝色,乙炔气管为红色,氩气管为绿色的规定使用软管。
(2)不得使用有鼓包、裂纹或漏气的软管。
(3)软管严禁沾染油脂。
严禁将不同颜色,不同气体的软管串通连接或互换使用。
(4)软管两端与工器具连接时,要用卡子卡紧或软金属丝扎紧,中间接头要用气管接头并扎紧。
(5)不得将软管放在高温高压管道附近或初级炽热物体,亦不得将重物压在软管上。
(6)乙炔软管着火,要先将火焰熄灭,再停止供气。
氧气软管着火,要先停止供气,再处理着火软管,但不得用弯折软管的处理方法。
5.气瓶的贮存与使用要求:(1)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放在一起。
(2)严禁与带电体接触。
(3)严禁靠近热源,夏季严禁日光下曝晒。
(4)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5)气体混合后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气瓶严禁一起存放。
(6)在通风不良的处所及室内严禁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
(7)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
(8)乙炔气瓶严禁放置在有放射线的场所,亦不得房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9)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
(10)气瓶应配戴两个防振圈。
气瓶必须与减压器配套使用。
开启第 7 页共 10 页瓶阀的动作要缓慢。
(11)现场搬运气瓶,要用简易搬运车,不得用肩扛气瓶。
(12)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要留有适当的剩余压力。
6.在金属容器、坑井等狭窄的空间作业的要求:(1)遵守狭窄空间作业的其它安全规则。
(2)必须采取防止出点的措施。
(3)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工作。
(4)设通风装置,严禁用氧气作为通风的丰源。
(5)如露出设监护人和电焊机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
(6)在封闭式容器或坑井内工作时,工作人员要系安全绳,并将绳的一段交由外面监护人拉住。
(7)严禁将漏气的焊、割炬及软管带入容器内,并不得在容器内点火。
(8)工作间歇或工作完毕后,要及时将焊、气割工具拉出容器。
(9)进入经水压试验后的金属容器前,要下次先检查空气门,确认无负压后方口打开入孔门。
(10)主管在下班时必须清点人数。
7.热处理的工作要求:(1)管道热处理场所要设警戒绳并挂警告牌。
(2)必须执行经过批准的操作程序和指挥联络方法。
(3)从中频热处理到河北到工作地点的专用电缆要有特殊标志。
(4)拆装感应线圈必须在切断电源后进行,并要有防止线圈误带电的措施。
(5)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使用防触电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 8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