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生平简历
你是否听过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你知道萧何是谁吗?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萧何生平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萧何生平简历
萧何,江苏丰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人物基本简介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
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
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
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
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
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
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
后被拜为相国。
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
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但是他也帮助吕后,错杀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这显然在他
光辉的一生中无疑是个败笔!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
其实名人并不比我们的境界高多少,只是做了一些一般人不能做的事罢了,也正因为如此,也就足够了。
人物成就
助刘邦夺得天下
早期追随刘邦的萧何就不予馀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
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
后汉朝建立后刘邦把萧何推举到丞相的职位,也可以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制定汉律
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
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法令:“约法三章”,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
这都是在萧何的意见下进行的,而后来根据秦律又制定了汉律,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
文化
《楚汉争雄》萧何图册刘邦率大军入秦都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珍宝财物,他独取秦国文献、档案、律令、图籍藏之。
汉以此而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建立西汉王朝有决定性作用。
他为丞相,留守关中。
转送粮草,军需无乏,建国以功第一。
汉五年(公元前202)封为酂候。
他极注重图书事业的建设,汉初,他主持建造有“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三阁于未央宫内,“石渠阁”以储入关所得秦朝书籍以及入咸阳以后所得的图籍、档案;“麒麟阁”贮存贤臣画象等典籍;“天禄阁”专藏各地所献秘本珍本和处贤才硕学之士。
此三处为汉代官府主要藏书楼,由此奠定了汉代国家藏书的基础。
人物评价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鄂秋:“郡臣议皆误。
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
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
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
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
刘盈:“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
司马迁:“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
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
班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
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
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
”
陆机:“堂堂萧公,王迹是因。
绸缪睿后,无竞维人。
外济六师,内抚三秦。
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
葛洪:“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于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于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
应詹:“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
悉为忠烈之士。
”
司马贞:“萧何为吏,文而无害。
及佐兴王,举宗从沛。
关中既守,转输是赖。
汉军屡疲,秦兵必会。
约法可久,收图可大。
指兽发踪,其功实最。
政称画一,居乃非泰。
继绝宠勤,式旌砺带。
”
独孤及:“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