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语法范畴的类并举例说明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广义语法范畴是一个比语法意义更广的概念。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性。
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后缀表示,但每个名词只有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而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表示阴性、阳性、中性,每个形容词标明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数。
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或复数,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
如英语,阿拉伯语等。
格。
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如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格的变化,共有六中格。
时和体。
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副为一体。
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
汉语的“着、了、过”也可以表示时和体。
态。
又称语态。
是表示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别主动态和被动态。
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
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加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
式。
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如俄语有陈述语、命令式、虚拟式之分。
人称。
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
如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AM,ARE,IS等。
级。
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如英语单章节形容词他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区分这三级,如FAST(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FASTEST(最快,最高级)。
2、分析语法结构的类型并指出其代表语言
世界上的语言按语法结构类型分可分为4种(孤立、黏着、屈折、复综)。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这一类型。
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
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是屈折语。
英语、法语的词形变化在历史演变中已经大大简化。
粘着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类型。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
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都属于粘着语的类型。
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