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考纲北理

化工原理考纲北理

831化工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11、考试内容①流体流动部分:基本概念,流体静压强与静力学基本公式,流体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流体流动阻力——范宁公式,管路计算,流量计算;②流体输送机械部分:基本概念,输送机械的类型和特点,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与工作点、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③传热及换热设备部分:基本概念,热传导(导热),对流传热,换热器内的传热计算,辐射传热;④传质导论与气体吸收部分:基本概念,吸收气液平衡,传质理论,吸收塔的计算(低浓度气体的吸收:物料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填料塔泛点速度及塔径计算);⑤精馏部分:基本概念,二元理想体系的相平衡,精馏塔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理论板数的计算,实际板数的确定,填料精馏塔高度的确定,回流比的影响),其它形式的蒸馏;⑥其它基本单元操作;⑦实验部分: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吸收系数测定、精馏塔效率测定、干燥速率曲线测定。

2、考试要求①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沉降与过滤的基本概念,传质基本理论及其发展,空气的湿度及测量,临界含湿量和平衡水分;了解主要单元操作实验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流程;②理解:无因次数群及因次分析法,伯努利方程的意义,离心泵汽蚀余量及允许安装高度,连续性方程,串联过程的控制步骤,传质系数及其测定;③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伯努利方程、范宁公式及其应用,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的计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计算公式等;离心泵特性曲线及物性、转速、叶轮直径对其的影响,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及其选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及其应用,换热器内的传热计算,辐射传热基本公式;亨利定律、Fick定律、吸收速率方程及其应用,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拉乌尔定律,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方程,回流比的确定及理论板数的计算,全塔效率和塔板效率的计算。

3、题型及分值①选择题:25%;②填空题:15%;③计算题:50%;④实验题: 10%。

4、参考书目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628 综合化学(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一.无机化学1.考试内容①化学原理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的原理和计算。

结构化学: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②元素无机化学s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的性质。

p区:p区元素的通性;p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制备和性质。

d区:过渡元素的通性;第一过渡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ⅠB,ⅡB族化合物的性质变化的特点。

f区: f区元素的通性。

2.考试要求①化学原理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了解: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

理解: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度积;多重平衡原理。

掌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分子间力和氢键、多中心键、大π键、d-pπ配键。

②元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了解:s区元素单质的性质;f区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多酸结构及性质。

理解:s区元素通性;p区元素通性;d区元素通性。

掌握:s区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硼的氧化物、含氧酸及盐的结构和性质;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变化规律;碳、硅的氧化物、含氧酸及盐的结构和性质;锡、铅的氧化物、卤化物的性质;氮、磷及其氢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及制备;硫的成键特征及多种氧化物形成的重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结构;铜、银、锌、汞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盐类及配合物的性质;钛、钒、铬、锰、铁、钴、镍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二.分析化学1.考试内容: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②滴定分析法导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

③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

④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2.考试要求:①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②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③掌握样品定量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评价。

④掌握四大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

⑤熟悉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

⑥熟悉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有机化学1、考试内容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

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构型的标记(顺/反、Z/E、R/S和D/L等表示方法)。

③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

④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1、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2、烯烃及炔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氢化氧化反应、α-H的反应、氧化反应等;3、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侧链的反应;4、卤代烃的亲和取代反应、与金属的反应、消除反应;5、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与卤化磷的反应、醇的氧化与脱水;6、酚及醚的化学性质;7、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的酸性;8、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9、胺的化学性质、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10、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11、五元及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⑤各类化合物的红外、核磁共振光谱性质。

2、考试要求①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异构和命名,重点掌握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的顺反、Z/E、R/S构型表示方法,了解D/L表示方法。

②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各类化合物。

③熟练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降解反应,重氮化反应,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Wittig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能够利用有机反应设计合成路线。

④掌握包括亲电取代,亲核取代(SN 1和SN2),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E1和E2)等反应的历程,能够判断各种有机反应的历程。

⑤了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的原理,能够根据IR和1H-NMR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四.题型及分值:综合化学:共150分。

单选题:10-15分、完成反应式:10-15分、计算题:30 -50分、简答题:40-70分、结构推导或合成题:10-20分。

五、参考书目:《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伍越寰、李伟昶、沈晓明编第五版第五版(上册)修订版科目代码及名称:630化学综合考试大纲《化学综合》包括《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试题总分300分,其中《有机化学》占200分,《分析化学》占100分。

考试内容:一.《有机化学》部分1.立体化学掌握:对映异构现象;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手性碳、手性分子;旋光性和有机化合物的比旋光;手性碳原子及其构型;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立体结构的表达法2.烷烃和环烷烃掌握:烷烃的构象及表示方法;自由基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环烷烃的张力;环己烷的构象(船式和椅式;竖键和横键);小环烷烃的化学特性及反应3.卤代烃和有机金属化合物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SN1和SN2反应机理,反应的立体化学;E1和E2反应机理,消除反应的取向;正碳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格氏试剂、锂试剂和二烷基铜锂的制备及其应用4.醇和醚掌握:醇的制法(亲核取代、硼氢化氧化、羟汞化还原);醇的酸性;醇的碱性和亲核性;醇的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醇的氧化反应,二元醇的化学性质;醚的性质;1, 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醚的制备(Williamson合成法)5.烯烃掌握:烯烃的结构和几何异构;烯烃的相对稳定性;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和机理;烯烃的亲电加成取向(马氏规则);烯烃和溴化氢的反马氏加成;烯烃的一般氧化反应;烯烃烯丙位的卤代6.炔烃和共轭双烯掌握:炔烃的结构和加成反应;炔烃的酸性;末端炔烃的反应;共轭二烯的结构和稳定性;共轭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共轭加成;Diels-Alder反应7.芳香烃掌握: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及其机理;定位效应(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和对反应取向的影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及分类);芳香性8.羰基化合物氢的酸性和卤代反应、卤仿反应;缩醛(酮)的形成和羰基保护;羟醛缩合(包括Claisen-Schmidt,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和加成的立体化学(影响因素);羰基 Cannizzaro反应;醛酮的还原和氧化;Wittig 反应;Darzen反应;Benzoin 缩合;Michael加成和Robinson关环;D-A反应9.酚和醌掌握:酚的酸性;酚的制备;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成醚反应和Claisen重排、成酯反应和Fries重排,亲电取代反应,Reimer-Tiemann反应、Kolbe-Schmitt 反应);对苯醌的反应10.羧酸和取代羧酸α位的反应;脱羧和二元羧酸热解反应;羧酸的制备(包括:Perkin反应、Knoevenagel反应);取代羧酸化学性质和反应(包括Reformatsky掌握:羧酸的结构和酸性;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羧酸α-H反应)11.羧酸衍生物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活性次序及其和各种亲核试剂的作用;羧酸衍生物的还原;酯的缩合反应(Claisen缩合反应、混合酯缩合、Dieckmann缩合反应);酰胺化学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化学性质和应用;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应用12.有机含氮化合物掌握:芳香硝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胺的结构;胺的碱性和亲核性;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季胺盐和相转移催化;胺的制备(包括Gabriel 合成法,Mannich 反应);季胺碱和Hofmann消除;叔胺的氧化;重氮化合物化学性质和应用13.杂环化合物掌握: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类型;含氮杂环碱性;五元杂环的性质(呋喃、吡咯、噻吩的性质及主要亲电取代反应);吡啶的化学性质(亲电和亲核性);Skraup 喹啉合成法;含两个氮原子六元杂环化学性质二.《分析化学》部分1. 数据处理:误差,偏差,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评价,有效数字,回归分析法2. 滴定分析法:特点,分类,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1) 酸碱滴定法:酸碱理论,pH计算,酸碱指示剂,一元酸、碱滴定,强酸、弱酸滴定,强碱、弱碱滴定2) 配位滴定分析: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金属指示剂,干扰的消除3)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条件电位,指示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三种常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方法4) 沉淀滴定法:银量法3. 仪器分析法:1) 电化学分析法:了解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分类方法,电极电位,电位分析法,电极及其种类,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2) 光谱分析法导论: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常用光谱分析法及其基本原理3) 原子吸收光谱法:掌握原子吸收法基本原理,光源,原子化系统,灵敏度和检出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