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铁路故事中学作文
我家是铁路世家,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铁三代”。
听爷爷奶奶聊铁路,听父母聊铁路,聊不完的铁路话题,总携着历史的余音走来,让我了解了点中国改革的印记。
我的爷爷年仅12岁就成了孤儿。
爷爷的父亲是参与桥梁设计的,在哈尔滨铁路建设施工中牺牲了。
成了孤儿的爷爷,饿了在车上吃,累了在食堂睡,直到年满18岁成为铁路职工,爷爷便做了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的一分子。
说起这些,爷爷总不忘告诉我们:“是铁路养育了我!没有铁路就没有我们这个家!”
我的奶奶当年也跑车,她一开始跑的是蒸汽机车牵引的绿皮车,后来才跑内燃机车牵引的列车。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木椅到皮椅,奶奶亲历了绿皮车的发展进步。
渐渐地,我的父亲和伯父也加入了这流动的驿站。
我的父母相识在奔驰的列车之上。
上世纪90年代,在苏州就读师范的母亲,邂逅了当列车员的父亲,于是就有了我,有了我这新生一代的铁路情。
伯父是列车上的厨师,当年父亲跑怀化到上海的K1473次,每趟车出乘38个小时左右,在列车上熬夜是常有的事。
因为熬夜,饮食不
规律,他的肠胃一直不太好。
母亲也常说起当年读书坐火车的各种难事。
诸如“金鸡独立”,又如爬窗钻车厢,通宵排队买车票。
我虽没经历过这些,但我总记得2008年去广州的各种艰难。
那时候,舅舅在广州工作,我陪着外公外婆去广州。
乘坐绿皮车,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还要扛着大包小包,车厢拥挤不堪,那个苦和难啊,我至今想来仍觉得头痛。
然而,随着2014年底沪昆高铁湖南段开通,一切都变了样!去珠海舅舅家,6个小时;去北京,不到8个小时;去广州,4个多小时。
舒适、快速、便利的高铁出行,已成为我们出行的首选。
记得怀化高铁开通首日,爷爷奶奶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体验坐高铁的感觉。
回来后,他们感慨不已:“现在这年代,真的好啊!”今年,怀化南高铁站有了“复兴号”的亮丽身影,爷爷奶奶又带着粉丝热情去“围观”了这一“中国标准”。
“希望我能早日跑‘复兴号’。
到时候,旅客坐车就能更快了。
”我的父亲说起“复兴号”总充满向往。
现在,我的妹妹喜欢坐高铁,而且还将高铁写进了自己的梦里:“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高铁列车员,以后我跑车肯定比爷爷奶奶、
比爸爸和伯伯们跑车的条件更好,速度会更快,坐车的人也会更舒服了。
”
这是我那小学二年级妹妹的作文。
这也是我,一名高中生的感言。
几十年岁月沧桑,让我的爷爷奶奶和父辈们在滚滚车轮上度过了青春,奉献了热血,让他们见证了铁路旅途的各种变迁,也同时见证了新时代的幸福与自豪。
听长辈们讲过去的故事,我不仅能感受铁路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在我眼里,改革中国亦如长龙奔腾,稳稳驶向复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