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和比例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和比例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
解比例(1)12:X=8:2(2) = 求比值:4:
比和比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03页的内容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二十二的第1、3、5、6、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指名举例回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3:2= = 。)
指名中等生回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5:6=20:24,其中,与24叫外项,6与20叫内顶。)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例如,5:6=20:24,5×24=6×20。)
第3题。
二、求比值和化简比
例2求比值:
在做题过程中,要思考解题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做完后,教师边提问,边板书。整理成下表: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种运算
是一种数
想—想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什么是比例?并举例说明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例1解比例(1)12:X=8:2(2) =
3.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的题目。
第l题。
第2题。1.4是甲数除以乙数的商。还可以表示什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比值是1.4的甲数和乙数的比有许多。例如,14:10,7:5,28:20,35:25等等。教师问:为什么有多种答案?(因为144可以看成甲数和乙数的比的比值,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所以会有多种答案。)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要说明能组成比例的理由。
(表示甲数和乙数的比的比值。)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指名讲。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做教科书第103页上面“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具准备
一幅比例尺是1:100的教学大楼平面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设计说明
复习整理系列训练复源自整理系列训练布置作业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和性质。
在学习比的意义时,我们已经知道有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那么,比的意义是什么呢?举例说明比的各部分名称。
两个数的比能不能写成分数形式?(3:2可以写成 仍读作3比2。)
(3)比例尺除了写成 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可以写成1:100。还可以在线段上标出l厘米的长度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0 1 2 34米
练习二十二的第1、3、5、6、8题:
指名回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3比2,记作3:2,其中3是前项,2是后项,“:”是比号,并且后项不能等于零。)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要化简比时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答。例如:
: = = = 6:5
注意:化简比的结果要是一个比,而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比例尺
出示一幅教学大楼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1)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比例尺是1。)
(2)这个比例尺表示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如果实际距离是l米,图上距离就是1厘米。)
两个数的比能不能求出它们的值?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下表:
比
除法
分数
联系
3:2 = 1.5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3÷2 = 1.5
┇┇┇┇
被除除商
除号数
数
分子…3
分数线…——=1.5
分母…2┇
分数值
区别
表示两个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