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中国的装帧艺术史第一节
书籍包括手抄本及印刷本两种,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及有效的记录,记录汉语的汉字是一种意符与音节并用文字,汉字的形体从古到今一直没有改变象形字的基础,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时空的限制,另一特点是独立方块式形体,可以自由排列,即可上下直行,又可左右横列,既可作中式竖排书的向右翻身,又可作西式横排书的向左翻身。由于汉字的强有力的表达能力,又使得它以同样的字号文字所占据的版面面积要少于英文至少三分之一,节约了版面,利于降低书籍制作成本。、籍形式的孕育阶段——甲骨、钟鼎上的文字记录1 2、籍装帧形式的形成——简策、帛书(周代)3、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卷轴装的书籍装帧形式经折装的书籍形态及装帧形式旋风装的书籍形态及装帧形式蝴蝶装的装帧形式包背装的书籍形式线装书作为中国传统书籍的最高装帧形式,有着更加完整的一套形式和结构。外国的装帧艺术第二节
一、书籍与人的官感人的知觉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形成,其中视觉最为重要。据教育%。在视觉认知过程中,信心理学研究结果,在人的所有认知中,单是视觉认知就占83息轮廓的认知是依方位、角度、动作等特性观测,再由记忆系统做补助判断。因此,视觉不仅是生理与心理的知觉,更是创造力的根源。二、视觉与心理三、视觉与错觉四、视觉与色彩五、视觉的选择和传达六、视觉的运作方式七、视觉与识认美感洞察第二节美反映在艺术作品里的特征是:美是艺术和现实事物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和体会。各个部分匀称和谐的比例及色彩变幻的鲜明性与新颖性;形式的适宜性与完整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等等。书籍通过内容与形式,让读者进行审美活动,因此,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就要将作者的思想、感情、透过媒体与技巧表现出来,以增加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读者阅读的乐趣。书刊装帧的艺术性包括品味性与可赏价值。版面的审美价值并非在设计原稿,而是通过制作将设计意图定型,并准确地传达作品的风格与内涵。书籍装帧的美,给人的感受应该是起悦目、赏心、怡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最初的书籍形态一书籍的生产制作依赖于必要的材料、工具、技术和知识水平。书籍是向着合理化的
生产方向发展,它先后经历了书籍的雏形时期、抄本时代、印刷发明时期和近代、现代
3 / 23
.
其共同点,又有其各自的特殊表现。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的装帧艺术的发展既有共同点,装帧艺术都是依附于书籍内容,而图书的出现与发展,又依赖于文字、纸张、印刷术的年左右,出现在幼发拉3500三大发明。图书学家一般认为,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年后,出现了最初的书,用于信息的传递。底河和尼罗河沿岸。在文字产生1000 1.埃及的圣书字与莎草纸书2.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泥版书3.腓尼基的碑刻文字4.树皮书及树叶书5.古罗马、古希腊的蜡版书.兽皮书6.其他材料的书7二、早期的书籍形式.古希腊的莎草纸书卷1.羊皮书的发展及形式2
第二节装帧设计的要素
从文稿到图书的形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构想与策划。装帧设计是书籍产生的施工蓝图,通过植字制版、印刷装订及材料的应用,生产成书,在视觉直观上使读者感到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受到教益,陶冶情操,达到作者与读者交流的目的。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概括起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1 / 23
.
、书籍外观部分的设计2、书心的图文版式编排3 4、零页的设计5、插图的绘制6、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7、材质的选择与应用总结:装帧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书,装帧的形式必然受到书的内容制约,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其从属性是毋庸置疑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并不是简单的认为封面的设计服从书籍的内容,而是除了反映书的内涵外,还要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形式美对于书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之外还要考虑书籍装帧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籍装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文化性与商品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从属性与独立性。
:业外作课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
3学时2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学时或
书籍艺术的美学第三章
4 / 23
.
、美感洞察、视觉探索22节:1第1、
课时数:3时授课
通过理论讲述了解书籍艺术美学:的学目教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艺术美学:法学方教
理论讲述求:要对学生能了解书籍艺术美学的相关内容:容内授课
:业作课外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
学时学时或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23
:装帧艺术的发展史章第二
、外国的装帧艺术2 12 1第、节:、中国的装帧艺术史
2 / 23
.
3课时时数:授课
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中、外发展史:的学教目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的起源、发展、现状:法学方教理论讲述求:生要对学能了解书籍的起源、发展、现状:容内授课
.
书籍设计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1、2节:1、书籍、装帧的概念2、装帧设计的要素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概念、形态,并了解装帧设计的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设计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现代书籍的概念,对书籍的概念、形态和基本要素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
对学生要求:
能掌握书籍的概念和书籍设计的各要素,识记书籍设计中的专业名词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书籍、装帧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是说书籍必须有一定量的文字或图,有不同于杂志的形式,同时不是手抄而必须是印刷品,并且是附着在纸张这一材料之上的读物。
对装帧的理解:
杉浦康平:“从‘装帧'发展到‘图书设计',标志着自60年代以来日本出版界围绕着书的设计,出现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崭新的‘书籍设计'已经无法用‘装帧'这一词来加以概括,我们开始使用‘图书设计'这一词汇。”
5 / 23
.
.完形特征1色彩、形状大小、构成完形的要素在于图与地的相对关系,各元素间距离的接近性;质感的类似性;各元素间连续性;提供视觉平衡与对称;以及在图像中造成视觉张力封产生完整的形态印象。,吸引着人们把全副意识转注到引起激动的对象上,闭(Cl。sure)整体比部分更易被心灵接受,记忆深刻。编辑意识所产生的构想,通过纸张等材料,配合印刷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成为书籍的整体,其借助美的要素,为广大读者所接受。2.造型要素版面属二维空间;视觉焦点决定于线、比例、排列的关系,也受视觉流程、速度、。造型要素,构成美的形式法方向影响,将感觉特质加以组织,产生“支配”与“从属”则,要靠设计控制,以表现美的视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