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法
能力发展最快; 关键期6: 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7: 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8: 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第二节 精神胚胎期
精神胚胎是生命路程的新起点
婴儿的成长以心理为起点 不是以身体为起点
婴儿期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婴儿应该与母亲尽可能地多交流、接触 抚摸和挪动婴儿应遵循严格的规定。(
奥尔夫的教学过程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过程”是至高无上的,而 全部过程的关键则在于“探索”和体验。
从简单、粗糙的形态向深层次发展。 1、对空间的探察 2、对声音的探察 3、对曲式的探察 4、模仿与创造 5、个体与群体 6、识谱
33.奥尔夫教学过程是( ABCDE )
A. 对空间的探察 B. 对声音的探察 C. 对曲式的探索
3、回归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自然简单并非天才教育。取自离生活最近经验。不 在于讲在于用。
1)节奏与说话 2)声势与节奏 3)动作与情绪 (敲门、兴奋地叫)
4、参与性——适于开端。多种角色为能力不同的幼 儿提供机会(老人、成人、儿童)。从感性(感觉、 感情、感知、感悟)到理性。
1)没有难度 2)没有条件 3)多广度多角色的参与音乐 4)拓宽了音乐的领域
第五节 蒙台梭利教学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2、不教的教育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5、完全人格的培养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7、混龄教育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9、摒除单一奖惩制度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粉红塔
垂直搭积
延 伸 变 化
名称练习: 圆形 圆圆的 高矮粗细 又高又细的 又粗又矮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自然本性的表达。
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
音乐的首要任务是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 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育,旨在以音乐唤起智慧之 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基本内容: 1、说白 2、唱歌 3、声势 4、打击乐器 5、舞蹈 6、音乐与美术 7、游戏 8、喜剧 9、欣赏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
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创造了第一个研究弱智儿童教育的经验 成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 幼教界第一个获诺贝尔提名奖的人物 “幼教之母”,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蒙台梭利
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特 梭利教育法,为世界幼儿教育带来革命性 变革。
第一节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滚珠游戏
延伸变化
粉红塔+棕色梯
色板
色板的延伸变化
数棒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卡尔 • 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 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 乐教育家。
1924年奥尔夫制造出了一套 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 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 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 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 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划的完成情况,却无视学生的思想已经 收到了严重的禁锢和扭曲。 如果认同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的观点, 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了解人类发 展的规律。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
(三)爱和自由教育 1、爱与儿童的自我实现 爱是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心中
充满了爱,他们的自我实现也受到爱的 影响。 2、给儿童成长的自由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
(一)家庭教育
原则1:尊重孩子所有正在进行的合理活 动,并努力了解她们的活动目的;
原则2:权力支持孩子活动的愿望,培养 孩子独立个性,不然给孩子养成依赖的 习惯;
原则3:时刻注意与孩子相处方法。孩子 的情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细腻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
(二)终生教育 大部分的主管教育的部门只关心教学计
D.模仿与创造 系
E、个体与群体的关
奥尔夫特色乐器
奥尔夫体系中最重要的乐器是( )
A. 嗓子
B. 身体
C. 手势
D. 器乐
第二重要的是嗓子。
“原始因素化”
人体这一乐器的四种类型的声音:
捻指——拍掌——拍腿——跺脚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综合性 即兴性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适于开端。(适于孩子) 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 为全体学生的
突然) 抱起婴儿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母亲给孩子一种力量,亲子纽带)
第三节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
三根支柱: 1、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 2、教育内容——主题教育活动和区域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训练、 感官教育、 数学教育、 语文教育、 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动物、植物、天文、地质) 3、教育方法: (1)有准备的环境 (2)作为导师的教师 (3)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
敏感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钥匙”
儿童的秩序敏感
优美的室内环境
儿童发展的八大敏感期
关键期1:出生—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 2:语言发展关键期;1岁是语言的准备期;
关键期3: 2岁之前是动作发展关键期; 关键期4: 1-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5: 4—5岁是书目言语的最佳期;5-6岁词汇
5、本土化——从母语出发,从本土文化出发。
1)地域与文化 2)民族传统调式 3)民族特点 4)语言习惯 5)地方语言
6、整体性——为全体学生的。
1)音乐是人的本能; 2)是人人需要的; 3)音乐应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帮助; 4)音乐教育应为不同水准和性格的儿童提供共 同活动的机会。
பைடு நூலகம்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征
从语言入手 节奏是基础 运用肢体的 乐理知识的融入 音乐欣赏 音乐游戏
1、从语言入手:
1)气息练习:长短、轻重例:《伊比呀呀》 2)发声练习 3)口技: 模仿与听辨 4)儿歌儿谣:儿歌、谜语、成语、谚语 5)童趣故事:精典的中外名著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1、综合性—— 同动作、舞蹈、 语言紧密结合。
传统的音乐 教育由于过度 重视智能和技 巧的发展而忽 略了感觉陶冶 的重要性。他 认为音乐中最 重要的而且和 生活最密切的 本质。
2、即兴性——突出幻想与创造。 即兴是对一个人一切禁锢的放纵。
1)语言的创造 2)肢体的创造 3)造型的想象 4)戏剧性的创造 5)旋律的创造 6)声音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