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渗透压

渗透压




0.278 mol/L (50 g/L)葡萄糖溶液 0.154 mol/L (9 g/L)NaCl溶液(生理盐水) 0.149 mol/L (12.5 g/L)NaHCO3溶液 0.167mol/L (18.7 g/L)乳酸钠(NaC3H5O3)溶液 复方氯化钠溶液(每升含8.29 g NaCl、0.3 g KCl、 0.3 g CaCl2)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二)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应使用等渗溶液,以维持正常 的血浆渗透压。在等渗条件下,红细胞能维持其正常 的形态和生理活性。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公式和渗透浓度
渗透浓度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其物质的量浓 度(单位:mmol/L) 强电解质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离子的总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mol/L)


如果要比较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只需要比较它们的渗透浓度大小即可。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练 习 与 实 践
二、单项选择题 11.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 ( ) A.12.5g/L/NaHCO3 B.1.0 g/LNaCl C.100.0 g/L葡萄糖 D.19.0 g/LKCl 12.下列过程,其中不能发生聚沉的是 ( ) A.胶体带不同电荷的两种墨水相混 B.往豆浆中加蔗糖 C.加热鸡蛋白溶液 D.长时间煮沸Fe(OH)3胶体溶液
π = cB RT
π 溶液渗透压(kPa) V 溶液的体积(L) n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R 气体常数(8. 31 kPa· L/K· mol) T 热力学温度(T/K= t/℃ +273.15) cB 物质的量浓度(mol / L)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公式和渗透浓度 公式说明,在一定温度下,非电解质稀 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 比,即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 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种类、性质 、大小)无关。
二、渗透压公式和渗透浓度
例1 比较相同温度下0.1mol/L蔗糖溶液与0.1mol/LCaCl2 溶液的渗透压。
解:0.1 mol/L蔗糖溶液的cos=cB=0.1 mol/L=100 mmol/L
0.1 mol/L CaCl2溶液的cos=c(Ca2+) +2c(Cl-) = 3cB =300 mmol/L 答:0.1mol/L CaCl2 溶液的渗透压大。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 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 象,简称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有半透膜存在 2、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单位体积液体 中溶剂分子数不相等)。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问题
2.为什么液面不会无限升高? 当溶液液面上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定值 时,恰好可以阻止渗透现象进一步发生。 此时称为渗透达到平衡状态。
练 习 与 实 践
四、是非题 1.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不同电解质溶 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 2.两个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仍是 等渗溶液。 3.血浆中小分子(或离子)物质的含量低于大分子 物质,所以晶体渗透压一定小于胶体渗透压。 4.电解质使胶体聚沉的首要原因是破坏水化膜。
练 习 与 实 践
二、单项选择题 9.丁铎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 A.入射光被胶粒反射 B.入射光被胶粒散射 C.入射光完全被溶胶吸收 D.入射光完全通过溶胶 10.下列因素中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无关的是 ( ) A.溶质的本性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温度 D.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500 g/L葡萄糖注射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二)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容量和毛细血管内外的水盐平衡 起主要作用。
3.高渗溶液 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较高的溶液 称为高渗溶液高于320 mmol/L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3.高渗溶液



2.78 mol/L (500 g/L)葡萄糖溶液 0.56 mol/L (100 g/L)葡萄糖溶液 0.60 mol/L (50 g/L)NaHCO3溶液 1.10 mol/L (200 g/L)甘露醇溶液 50 g/L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含有50 g/L葡萄 糖) 154*2+278=586mmol/L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医学上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 人体血浆总渗透压作为比较标准。
低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高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这个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在溶液液面上 施加的压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用π表示,其单位为 Pa或kPa。渗透平衡是动态平衡。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公式和渗透浓度
范特荷甫公式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πV = n RT
三、填空题
5.每100 ml含0.9 g NaCl的生理盐水,其质量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cB = ,为 (低渗、 等渗、高渗)溶液。500 ml生理盐水中含NaCl质量 为 。 6.下列分散系中,刷墙用的石灰浆、糖水、鱼肝油 乳剂、硅酸溶胶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胶体溶液的 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7.使溶胶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和 。
B
cos = i cB = 2 cB = 2× 154 mmol/L= 308 mmol/L = cos RT = 0.308 mol/L×8.31 kPa· L/(K· mol)×310.15K =793.8kPa 答:略。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 液称为等渗溶液。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 液,渗透压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渗 透压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1.等渗溶液 在37℃时,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约 为300 mmol/L,故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 在280~320 mmol/L范围或接近此范围的 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1.等渗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生理盐水
葡萄糖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低渗溶液
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较低的溶液 称为低渗溶液低于280 mmol/L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练 习 与 实 践
二、单项选择题
4. 相等浓度的下列物质① K3PO4 ② Na2CO3 ③ NaCl ④ C6H12O6中,其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5.下列各对溶液,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有较多水分 子自左向右渗透的是 ( ) A . 0.5mol/L Na2SO4 ‖ 0.5mol/L CaCl2 B . 0.5mol/L NaCl ‖ 0.5mol/L CaCl2 C . 0.5mol/L BaCl2 ‖ 0.5mol/L KCl D . 0.5mol/LNaCl ‖1.0 mol/L葡萄糖
若输入大量的低渗溶液,会降低血浆渗透压,导 致红细胞涨大乃至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 当输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又会使血浆渗透压过 高,使红细胞皱缩而出现胞浆分离的现象。皱缩的红 细胞易粘在一起形成“团块”,它能堵塞小血管而形 成血栓。
第二节 胶体溶液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二、胶体溶液的性质
(四) 扩散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问题
1.漏斗内液面为何会升高?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动画——渗透现象 问题 1.漏斗内液面为何会升高? 2.为什么液面不会无限升高?
半透膜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扩散
在一杯清水中加入少量浓糖水,过一会儿整 杯水都有甜味,最后得到浓度均匀的糖水。这是 由于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相互扩散的结果。 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互接触时,也会发生 扩散现象,最后形成浓度均匀的溶液。
练 习 与 实 践
三、填空题 1.使溶胶聚沉的方法有 、 和 。 2.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 和 。 3.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是由于其结构上具有 和 。 4.已知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电解质溶液对某溶 胶的聚沉能力是AlCl3>MgCl2> Na2SO4> NaNO3,则该 溶胶胶粒带 电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