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活动的目的
通过疏散演练,增强全体师生的防震(消防)安全逃生意识,进一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使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发生,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二、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成立疏散演练指挥部
(一)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指挥:当周值周领导
成员:演练时当节课的任课教师及各班主任。
摄影宣传:蒙汉强
(二)人员职责分工:
1、总指挥:对整个演练活动负总责。
副总指挥:负责方案制定。
现场指挥:具体负责整个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拉响警报。
2、各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培训。
利用早读或晚读、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安全逃生知识培训及交待演练要求,熟悉疏散线路;学生逃离危险
区(教室)后,组织学生在操场集中并检查人数。
3、计时:当天值日教师。
要求警报鸣响即开始计时,最后一个学生撤离教学楼计时结束。
4、摄像宣传:杨国宇——打横幅。
5、演练时的当节任课教师:演练开始,迅速组织学生按要求撤出教室并迅速到就近的楼梯口维持学生撤离秩序。
四、演练疏散线路:(1)具体疏散线路如下示图:
(2)教室疏散。
第一、第二组从前门撤出,第三、第四组从后门撤出,按要求线路疏散到操场,并以晨会的队列集中点名检查人数。
演练时上室外课的班级直接向操场集中。
五、具体演练活动安排
(一)演练时间:每学期不定期进行两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以警报鸣响为准。
(二)做好演练组织工作及演练要求:
1、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演练的安全教育工作,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跟学生反复宣讲,确保演练安全、万无一失。
2、各班要学会迅速组成两编队撤离。
第一、二组从前门撤出,第三、四组从后门撤出,两组按要求的撤离方向疏散;为了提高撤离的速度,最好边撤离边组队,形成一个动态组队、撤离的局面。
3、特别要求。
我校的疏散演练主要有防震疏散演练、消防疏散演练两种。
两种演练都要求当险情出现时,各参演人员要按指定线路安全、迅速、有序撤离现场,到指定安全地点集中。
但由于演练针对的险情不同,演练疏散的具体要求也各有所区别。
两种演练中不同的具体要求如下:(1)防震疏散演练:听到“地震发生”的警报信号后,各班迅速打开教室门,师生要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蹲下躲避起来;约10—15 秒钟后迅速疏散撤离危险区域,撤离过程中要求以双手或书包、书
本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2)消防疏散演练:当火灾警报鸣响后,先关闭电源,学生要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撤离现场。
在逃生过程中,要求弯腰大步行走或匍匐前进,不得冲跑,同时用自备的湿手帕或毛巾或自己衣袖等捂住口鼻有序撤出。
4、撤离顺序及要求。
(1)按二楼、三楼、四楼的顺序撤出。
撤离中应注意:教室在三楼的班级疏散到二楼楼梯口时,暂停,待二楼所有班级的学生全部疏散完毕再紧随其后疏散,后面班级紧跟随行。
(2)疏散过程中,学生不准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班长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