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听刘昭君老师上课有感
王庄中学-----焦永剑
在枣庄中心校政史地中心教研组的安排下,刘昭君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思品政课《遭遇险情有对策》,由于此课针对性强且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谈,故而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教师教态自然,教学环节完备,语言温和,极具亲和力。

在讲课过程中大量的课堂活动都由学生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深刻地是,刘老师注重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了学生“自醒自悟”。

学生对自己对自己身边险情的丰富想象和回答,对险情的规避方法的科学合理而又比较成熟的见解,都得益于老师的科学的设计和耐心的引导。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的。

”学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轻松地学习,感知明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

我高兴地看到,刘老师在设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乐当配角,努力地做个组织者、激励者,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

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无论是独立自学、小组讨论,还是老师的点拨,学生始终处在“我要学、我想知道”的积极状态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把握住整节课的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过观课学习,我明白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政治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所以,我们依然在不断努力。

本节课学生活动多,尤其是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在这节课教学中,
刘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谈谈身边的险情有哪些,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哪些属于意外事故,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谈作为中学生应怎样规避险情。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解决办法。

课堂中,学生回答妙语连珠,真让人感叹不已。

通过观课学习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授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该多进步,取长补短,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都有自己的教学长处,通过这个活动就能够多认识多了解更多的教学手段更多的精彩的教学思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完善。

俗话说如果我们拿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我们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想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彼此就有了2个思想。

听课评课就是这个缘故。

在评他人的课的同时既有利于他人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也有利于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