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咨询资料
那个概念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时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的上下班途中。
另外,还有如此两层含义:从时刻上看,职工发生交通事故受到损害,应发生在上下班时往返于住址与单位之间的这段时刻内;从道路上看,该事故应发生在职工上下班时往返于住址与单位所可能通过的路径。
职工的上下班行为与其时刻、路线和目的地之间联系紧密,舍其一上下班行为即不能成立。
举例来说,假如职工上下班时刻、路线、目的地不合理,显现了从单位到住址时刻超长,或者所走路线南辕北辙,即可否定职工的行为不是上下班行为,一旦现在发生交通事故就无法认定为工伤。
只是,对“上下班途中”情形的把握,也应综合考虑天气、道路通畅、行走路线、交通费用等因素,把握好时长、线路和目的地之间的“度”。
只有那个“度”把握得合理,才能对职工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判定。
关于那个“度”的把握,也有一些现成的体会可遵循。
譬如有的部门即主张,要从行程路线、上下班时刻和行程耗时三方面明白得“上下班途中”的概念。
那个地点的行程路线是指工作地点与住址间相对合理的路线,上下班时刻应严格操纵在正常工作或加班加点的起始范畴之内,行程耗时特指职工本人选择的路线和交通工具从住址到单位或从单位到住址所需要的合理时刻
2、职工违法或蓄意违章造成伤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的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治理伤亡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
因此,目前凡是属于一样过失性违章行为造成的工伤,只要不属于特大责任事故,司机没有酗酒或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的,按工伤无过错原则,都应该认定工伤。
...
负事故全部责任能否认定为工伤?
李某系某单位货运驾驶员。
2008年8月9日,在出车途中,因违章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被撞成重伤。
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李某所在单位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花去医疗费20多万元。
后经鉴定,李某为2级伤残,李某要求单位给予补偿。
但单位认为,事故是由李某本人违章造成,且他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故不同意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李某于2009年6月13日向当地劳动保证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受理认定过程中,劳动部门也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后经调解,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协议,李某所在单位除支付医疗费用外,一次性补偿其23万元,此案了结。
评析:这是一起司机违章驾驶致残后,因负事故全部责任而引起的工伤争议案件。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经历了几个时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第7
条规定:司机在执行正常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属无责任或少部分责任的,一样应认定为工伤。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方法》
(劳部发[1996]266号)第9条则规定:职工违法或蓄意违章造成伤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的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治理伤亡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
因此,目前凡是属于一样过失性违章行为造成的工伤,只要不属于特大责任事故,司机没有酗酒或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的,按工伤无过错原则,都应该认定工伤。
本案中,尽管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但并没有造成严峻后果而受到治安拘留等处罚,也未构成交通事故肇事罪,按《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应认定为工伤。
3、陈师傅说,他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没有为他购买意外损害保险。
他在搬运站干了近两年,工资按月结算,搬运站有15个像他如此的搬运工。
他只明白搬运站老总的名字,但搬运站有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具体名称叫什么,他一概不知。
...
未签劳动合同工作受伤是工伤吗
市区陈师傅在一家搬运站上班。
11月30日上午干活时,他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不慎被轧伤,虽经手术治疗,但大夫说无名指有可能丧失功能。
陈师傅住院10多天,花去10000多元医疗费,老总垫付了8000元钱。
由于无力连续治疗,陈师傅只得提早出院。
陈师傅的打工收入是家里的要紧经济来源,陈师傅受伤无法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逆境。
近日,陈师傅在市民援助中心本报网上投诉系统上发帖询问,上班时受伤,可否认定为工伤?可否申请工伤赔偿?
28日,记者找到陈师傅。
陈师傅的左手缠着绷带,露出的手指肿得十分厉害。
陈师傅说,他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没有为他购买意外损害保险。
他在搬运站干了近两年,工资按月结算,搬运站有15个像他如此的搬运工。
他只明白搬运站老总的名字,但搬运站有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具体名称叫什么,他一概不知。
为了拿到后续医疗费用和相应补偿,陈师傅妻子多次找搬运站老总。
老总说等陈师傅伤好了再说,还说,陈师傅自己不小心受了伤,也要负相应责任。
担忧记者介入后老总拒绝赔偿,陈师傅未透露这家搬运站的地址和老总的联系,并一再恳求记者不要去找老总。
陈师傅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记者就此咨询了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仲裁法规处。
一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确定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后,劳动者才能申请工伤赔偿。
用人单位必须是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的合法用工主体。
假如这家搬运站没有办营业执照,与陈师傅只是存在雇佣关系,陈师傅可向法院起诉,就人身损害申请民事赔偿。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假如陈师傅有书面劳动合同,维权进度会快一些。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上班时刻发生意外损害,也应认定为工伤。
假如搬运站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陈师傅可请工友们证明事实劳动关系、他是在工作期间受到损害的,如此就能够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工卡、工资条、求职登记表等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缺乏相关证据,不明白工伤处理程序,甚至连真正的用人单位也不清晰,这种情形在劳动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市浙中律师事务所律师蓝林茂提醒,劳动者受工伤千万不要私了,要及时咨询有关部门,确定有效的维权方案。
要注意不要超过法定的时效规定,如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提出,申请劳动仲裁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提出等。
相关链接
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填写事故发生的时刻、地点、缘故以及职工损害程度等差不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