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安全操作规程
一、浓硫酸分类与特性概述:
✧外观及性状: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因含杂呈黄色
或棕色,无味。
CAS号 7664-93-9。
✧常用的浓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质的量浓度为
18.4mol·L-1.其密度为1.84g•cm-3,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
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容易产生酸雾。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
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危险性类别:8.1 类强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最高容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健康危害:刺激鼻、喉,引起打喷嚏、肺水肿、支气管粘
膜发火、气阻、胸痛、呼吸短促、鼻和牙床出血,严重时灼伤鼻、口,引起肺水肿、慢性肺炎、皮炎,并灼痛眼睛,引起角膜损伤,甚至失明;过量食入导致流涎,极度口渴、吞咽困难、休克、牙龈损害、口腔、咽喉、胃及食管烧伤、恶心、呕吐物有咖啡粒状物、胃肠穿孔,肾损害;长期暴露症状相同甚至更严重。
✧危险特性: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能和氧化性,对水猛烈结合放出大量热。
对棉麻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因脱水而炭化。
✧稀释计算 :
V2=V1*C1*ρ1*(1/C2-1)式中:
V1——浓硫酸体积
C1——浓硫酸浓度
ρ1——浓硫酸密度
V2——需加水的体积
C2——稀硫酸浓度
二、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1)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2)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3)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
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4)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
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5)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
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
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
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三、浓硫酸出现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人员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亦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亦可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3) 食入:患者清醒时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立即漱
口,不可催吐,就医治疗。
4)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治疗。
5) 就医应急电话:120
消防措施:
1)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2) 灭火措施: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播119),
并马上组织本部门车间人员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生产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并将本岗位的灭火器材送至着火车间;
医疗救护队到达后将重伤人员转送医院或现场进行紧急救护;要迅速控制现场治安,分散人流,保护好重要物资。
3) 灭火注意事项:严禁用水流和泡沫灭火,以免浓酸遇水会
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伤人和酸液乱流污染环境。
4) 事故应急电话:119
四、浓硫酸储存条件及方式:
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凉爽、干燥、通风处,避免接触氯酸盐、铬酸盐、碳化物、雷酸盐、硝酸盐,金属粉未;防水,避免光照;储存区地面应为耐酸、耐腐蚀的坚固水泥地面,严禁烟火;储存处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禁用金属容器储存。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应与易燃物、还原性物质、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
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禁止烟火、进水进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搬运时轻装轻放。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不能将水加入酸中,以免骤热使酸溅出伤害皮肤和眼睛。
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若不小心将浓硫酸倒在实验桌上,可先用抹布擦除,再用水冲洗。
清洗液收集处理后再排放。
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
1)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2)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机
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3)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面罩。
4)身体防护:穿耐酸碱橡胶皮靴,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5)手防护: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6)其它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
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
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六、废弃浓硫酸处理方式
1)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由于呈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对水
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2)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弃
的硫酸溶液不可直接排放,应用NaOH溶液中和后排放(调节至pH6~9)。
3)废弃的浓硫酸空瓶可用水清洗干净,集中回收,清洗液用
NaOH溶液中和后排放(调节至pH6~9)。
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注意防止发生环境污染。
七、应急处理 :
1.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2.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碳酸氯钠或苏打粉、热石灰覆盖
泄漏区,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残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处理;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隔离现场;保持现场通风;禁止触摸泄漏物;喷水减少泄漏物挥发,大量泄漏:围堤处理;报告当地环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