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写作之《人物描写》专题训练(讲练结合版)

五年级写作之《人物描写》专题训练(讲练结合版)

五年级写作之《人物描写》专题训练(讲练结合版)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教法指导:1、教师用导入环节的游戏,做趣味互动,分组PK、生生讨论,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兴趣。

2、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

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

比一比谁是答题王!3、最后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趣的对话1、生物课上,老师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

”2、老师:“请把‘马儿跑了’这句话转换成疑问句。

”小明:“马儿会跑吗?”老师:“正确,很好!现在把它转换成祈使句!”小明:“驾3、地理老师质问汤姆:“为什么没有完成世界地图的描绘作业?”汤姆低头回答:“我怕我画的地图会改变世界!”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教法指导: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

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

2、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较低,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

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

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知识梳理】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描写方法分类: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

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的不同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第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第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第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典型例题】教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一、对号入座。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1.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2.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4.“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参考答案】1.神态描写2.动作描写3.外貌描写4.语言描写二、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 )2.父亲夺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年轻人,拽着我走了。

( )3.两个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

( )4“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 )【参考答案】1.心理、动作描写 2.动作描写3.外貌描写4.语言描写三、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只填序号)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1.他摸了摸女儿柔软的头发,又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

( )2.爸爸给大家念了这封信,妈妈听得呆住了。

( ) 3.“谁都不能避免失败。

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

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 )4.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

( )【参考答案】1.B 2.D 3.C 4.A四、指出下面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1.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2.“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说话态度要诚恳。

”主席说。

()3.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来到碾台旁,用粗瓷碗一一晾在石板上。

()4.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给主席的,他站在那里,不想去沏茶。

()【参考答案】1.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五、“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这句话属于[ ]A.环境描写B.动作描写C.场面描写【参考答案】B六、指出下列语段是对人物进行哪方面的描写。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对人物[ ]的描写2、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对人物[ ]的描写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对人物[ ]的描写【参考答案】1.语言和动作2.心理活动3.外貌【巩固提升】教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2、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题型,教师可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此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熟练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把控答题的进度,营造出课堂的紧张度和刺激感。

一、仔细读句子,选一选,填一填。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①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

②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③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④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菜地。

”这四句话都是有关人物的描写。

句①侧重描写(),句②侧重描写(),句③侧重描写(),句④侧重描写()。

【参考答案】外貌动作神态语言二、指出下列语句是对人物哪个方面的描写。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3.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 )4.“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参考答案】1.动作描写2.外貌描写3.心理活动描写4.语言描写三、判断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1)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2)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

()(3)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4)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参考答案】(1)B (2)D (3)C (4)A四、请你判断对人物的描写。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1.他的脸上充满了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2.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3.他(这位教育家)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4.周总理几步跨到小杨眉面前,迅速解下自己的伞包,又敏捷地替她背上。

()【参考答案】1.C 2.A 3.B 4.D五、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语言B.动作C.神态D.心理1.“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是()描写和()描写。

2.“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这是()描写。

3.“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是()描写。

【参考答案】1.B C 2.A 3.D教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2、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词语,教师需要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难点习题,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

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2.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3.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

()【参考答案】1.动作描写2.语言描写3.神态描写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令人开心地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的场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