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丙醇---概述

异丙醇---概述

异丙醇
(CH3)2CHOH具有特殊醇味的无色液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的溶剂。

事实上,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溶剂。

除了应用于油漆和印刷业以外,它的作用还包括作为工业应用的化学中间体。

异丙醇是透明和无色液体,是易燃化学品,而且性质非常不稳定。

它可以发出类似混合乙醇和丙酮的轻微气味。

它不能溶解于盐溶液,但可以和水,丙酮,苯,乙醚,氯仿以及其他酒精混合。

1.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
2.1
2.折射率(n20ºC):1.3772
3.黏度(mPa·s,20ºC):2.431
4.燃点(ºC):460
常温下可引火燃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该品低毒,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异丙醇容易产生过氧化物,使用前有时需作鉴定。

方法是:取0.5mL异丙醇,加入1mL10%碘化钾溶液和0.5mL
1:5的稀盐酸及几滴淀粉溶液,振摇1分钟,若显蓝色或蓝黑色即证明有过氧化物。

和乙醇、丙醇相似,但有仲醇的特性。

易燃低毒物质。

蒸气的毒性为乙醇的二倍,
内服时的毒性则相反。

高浓度蒸气具有明显麻醉作用,对眼、呼吸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能损伤视网膜及视神经。

大鼠经口LD505.47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980mg/m3。

操作人员应戴防毒面具。

浓度高时应戴气密式防护眼镜。

密闭设备及管路;实行局部或全面通风。

食入或吸入大量的蒸汽可引起面红、头疼、精神抑郁、恶心、昏迷等。

存在于烟气中。

涂料等。

丙酮和异丙醇都是用来去除有机物的,不过丙酮主要用来清洗正性光刻胶的,而异丙醇在FAB里一般是用来清洗设备啊机台的,很少用来清洗晶片。

活性是丙酮>异丙醇> 酒精。

异丙醇用来清洗后的干燥。

IPA也就是异丙醇挥发性教丙酮小适合清洗
而且丙酮现在是易制毒类化学品公安局管制。

我们是在用异丙醇脱水清洗,而丙酮作为清洗油渍的最佳溶剂用来清洗水印效果不错。

作为溶剂是工业上比较廉价的溶剂,用途广,能和水自由混合,对亲油性物质的溶解力比乙醇强,可以作为硝基纤维素、橡胶、涂料、虫胶、生物碱等的溶剂。

可用于生产涂料、油墨、萃取剂、气溶胶剂等。

还可用作防冻剂、清洁剂、调和汽油的添加剂、颜料生产的分散剂、印染工业的固定剂、玻璃和透明塑料的防雾剂等。

用作胶黏剂的稀释剂,还用于防冻剂、脱水剂等。

异丙醇在低级醇里面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同时兼顾挥发性和溶解度,张力小对一些死角的清洗比较有好处,不过毒性比乙醇大些。

在电路板制造业,它被用作清洗剂,以及制作PCB孔导电。

你是否知道异丙醇可以用来清洗主板?很多人发现它不但可以很好的清洗主板,而且往往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此外,它还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包括清洁光盘盒,软盘驱动器,磁带,以及CD或DVD播放机光盘驱动器的激光头等。

异丙醇还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柔印,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并作为设备清洁剂。

在油墨中也经常包含这种成分。

它还是实验室稀释和提取的重要溶剂。

此外,异丙醇还用作汽油添加剂和燃料管道的除冰剂。

在制药和化妆品工业,异丙醇用于制造生产擦洗液,手和身体乳液,防腐剂,以及制药发红剂。

它也用于油漆,稀释剂,涂料,清洁剂和抛光,以及表面杀菌,
危险性概述
经常暴露于异丙醇的人存在一定的中毒风险,试验分析员,打字员,画家,木匠和内务人员,以及使用异丙醇的不同行业工人属于职业暴露人群。

口服,吸入,皮肤和眼睛是受其影响的四个最基本途径。

偶然摄入异丙醇二十毫升以上可能导致毒性发作。

周围环境超过500ppm浓度水平,应该使用自给式呼吸器。

当浓度达到12000,就会及其危险,甚至危及健康和生命。

尽管通过皮肤吸收的很少,但是长期接触也会造成不良反应,过度暴露可以导致眼,鼻,喉不适。

它也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弱。

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混乱,精神协调,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问题。

因此,在使用异丙醇时,要妥善的处理,并做好保护措施,以确保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