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2、项目地点:根据政府规划确定3、项目实施单位: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养殖基地(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基地3、实施8个项目表2.1-1实施项目一览表四、项目背景1、项目所在地情况XX农场始建于1954年,为松江省富锦县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
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当地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当地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项目规划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肉类已占据世界第一位,畜牧业总产值已占农业的35%左右,用于畜牧业发展的粮食达到1.6亿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36%,强有力的带动了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优质安全的畜牧产品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1)“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最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化。
(3)绿色养殖业是政府长久支持的重点行业。
“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提出要主要是发展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物质装备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现代新型农业为主体,融科技、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集中发展有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外农业技术、产品及项目展示交易提供了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及现代农业发展。
五、项目规划的意义(1)XX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是加快社会主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又是种植业的良好肥源,这种“天然联系”的特性,正式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是建设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的基础。
(2)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生产布局落实的需要。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防疫网络化、服务社会化、产品无害化、农民组织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3)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青储窖等;其它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蓄水池等。
3、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于发电,沼渣、沼液制肥,回用于农场农作物种植。
6、经济效益分析加工区、青贮窖、干草棚、治疗区和办公生活区。
2、产品方案本项目建设年出栏10000头的肉牛育肥场1座,以通过购进架子牛的方式,经过90天集中强度育肥后,使其体重增加到450公斤。
3、饲养方案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原理,是利用农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最大限度的保存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饲草适口性,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发展食草畜,实现畜牧业产业化。
本项目采用全舍饲育肥饲养工艺,采用双列式牛舍会建筑,外购架子牛呈双排排列,经育肥后出栏,育肥牛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架架子牛经过7天隔离观察期,确认健康无病的牛入舍进行防疫保健、疫苗注射、驱虫、编号等工作,之后进入过渡期。
经过90天育肥期后出栏。
4、粪便项目产生的粪便集中于粪便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制肥,回用于农场农作物种植。
5、经济效益分析占地面积300亩。
项目通过科学饲养技术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形成以“良种繁殖→饲料加工→饲养→销售”的产业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达到方案设计规模后,每年可提供20万头商品肉猪。
主要工程:(1)养殖区:包括公猪舍、母猪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中大猪舍;(2)隔离区:包括隔离猪舍、兽医舍和病死猪处理设施。
(3)生活办公区:生活管理区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
各功能区之间严格防疫。
2、产品规模项目母猪存栏量8000头,年出栏肥猪200000头,猪仔经6个月公母猪比例:1:25种猪年更新率:28%后备种猪占繁殖母猪的比例:30%九、肉鸡饲养场健康、根除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也是肉鸡生产中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进全出”就是同一范围内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的鸡,采用统一的料号、统一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并且在同一时期全部出场,出场后对整体环境实行彻底打扫、清洗、消毒。
由于在鸡场内不存在不同日龄的鸡群的交叉感染机会,切断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从而保证下批鸡的安全生产。
3、粪便项目产生的粪便集中于粪便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制肥,回用于农场农作物种植。
4、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为年出栏50万羽肉鸭养殖场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采用发酵床养殖的方法,总可饲养8.5万羽批次樱桃谷鸭,一年6个批次,年出栏商品肉鸭50万羽。
主要建设内容:鸭舍(育雏舍、育肥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间和生活办公区。
2、周期引进鸭苗育雏保温两周,育雏过渡观察1周,育肥至上市3周,共45天左右。
3、饲养技术本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发酵床肉鸭旱养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引用高新科技作为技术监控手段,因此养殖出来的肉鸭生长快、率定额比传统方式提高5~10倍,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成活率高,肉鸭成活率达98%,比传统养鸭高3~5%。
(4)生长快,鸭苗从引苗到育成上市,只需要42~45天,比传统养鸭54日龄提前10天出栏。
(6)饲料利用率高,发酵床旱鸭养殖料肉比为2.3:1,比传统旱养养殖2.5:1提高8%左右,传统水上养殖2.8:1,提高17.8%。
4、粪便项目产生的粪便集中于粪便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制肥,回用于农场农作物种植。
5、经济效益分析1、工程内容项目建设2万只种鹅繁育及60万只肉鹅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
主要建设工程:种鹅繁殖区、饲料加工区、育肥鹅舍、孵化区、材料库和生活办公区等。
2、产品方案(1)年繁育种鹅:2万只;品种为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
(2)孵化鹅苗:60万只;品种为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
饲养周期60天3、技术方案种鹅养殖和饲料加工所需原材料主要为植物秸秆、豆粕、麸皮、—只%一针肥;11—20日龄:舍温要求25℃—20℃,湿度65%—70%。
鹅群以15—12只/平方米为宜,每天喂6次,晚上最好喂1—2次。
饲料以青饲料为主,可占60%—70%,配合料占40%—30%。
用放牧增加雏鹅运动,让鹅采食青草,放牧前不喂料。
21—30日龄:舍温18℃—20℃,湿度65%—70%。
鹅群12—8只/平方米,饲料中青料可占60%—70%,配合料占4%—30%,一般舍饲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喂1—2次,逐渐延长放牧时间,白天全天放牧,保证饮水。
(2)中鹅饲养30~40天是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抓好鹅的体格培育,每天都要有一定的外出放牧、放水时间,拉伸骨架、增强体质。
骨架大的鹅,育肥效果好,长肉多。
同第一阶段相比,饲料的营养浓度可以常在饮水中添加“活力99保健液”或每天将“活力99保健液”按10%左右拌入饲料中饲喂,为了预防疾病,每三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次“禽康宝”。
育肥鹅在6-7公斤。
4、粪便项目产生的粪便集中于粪便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制肥,回用于农场农作物种植。
5、经济效益分析建设年出栏100万只肉兔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0亩。
主要建设内容:兔舍(笼)、饲料间、材料库和生活办公区等。
2、产品方案引进种兔20000只,年可繁殖100万只,兔场以自繁自养为主。
养殖周期90天。
3、技术方案(1)幼兔育肥法。
即仔兔断奶后马上催肥,经l—l.5个月,体重2—2.5公斤出售。
具体做法是:把供肥育的仔兔,集中在一起,围栏放牧,使幼兔有充分运动的机会,促进骨路肌肉充分生长发育。
到最后半个月至一个半月进行笼养以限制运动。
育肥的饲料营养要求是:900m3,厌氧发酵罐3000m3,沼液暂存池650m3,贮气柜3000m3。
沼气发电装机容量3MW,沼气净化系统2套,有机肥加工生产线1套。
2、产品方案项目按照1000头猪日产粪便2.5t,尿液1.2t;100头肉牛日产粪便2t,尿液1t,100头奶牛日产粪便2.5t,尿液1.2t;10000只鸡、鸭、鹅日产粪便和尿液1.2t;10000只兔日产粪便和尿液0.8t计,则园区正常运行后日产粪便和尿液约1000t。
沼气发电装机容量3MW,项目年产沼气1095万m3,年发电1863万kw.h,年产有机肥52万t。
3、技术方案将粪便放在厌氧发酵池中,培养细菌,再靠这些细菌把粪便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以甲烷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沼气最后把沼气十四、结论通沼,加农民收入。
(3)三是促进了新农村文明进步。
农村基本消灭了草堆、粪堆、垃圾堆,解决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保护了农民身体健康,促进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4)四是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综合效益。
积极推广“猪、牛、鸡-沼-农作物”、“四位一体”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利用粮食、饲草、农作物秸秆搞养殖,把畜禽粪便填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照明,沼渣用于农作物基肥,沼液用于追肥、喂猪、喂牛等,上游的废弃物转化为下游的原材料,体现了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