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根茎短,棕黑色,匍匐丛生;营养茎与孢子囊无区别,多不分枝,高达60cm以上,直径4--10mm,表面具纵沟通18--30条,粗糙,灰绿色,有关节,节间中空,节部有实生的髓心。
叶退化成鳞片状基部连成筒状鞘,叶鞘基部和鞘齿成暗褐色两圈,上部淡灰色,鞘片背上有两面三刀条棱脊,形成浅沟。
孢子囊生于茎顶,长圆形,无柄,具小尖头。
该物种起源于泥盆纪时期,在石炭纪时期特别兴盛,当时一些种类可生长到三十公尺高。
木贼是规则对称的植物,茎干有节而叶子为圆形状。
现今仍存有一些种类,但没有一种其高度超过数公尺。
生长习性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
枝端产生孢子叶球,矩形,顶端尖,形如毛笔头。
植株高达100厘米。
地上茎单一枝不分枝,中空,有纵列的脊,脊上有疣状突起2行,极粗糙。
叶成鞘状,紧包节上,顶部及基部各有一黑圈,鞘上的齿极易脱落。
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
盆栽冬季需移入不低于0℃的室内越冬。
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
枝端产生孢子叶球,矩形,顶端尖,形如毛笔头。
植株高达100厘米。
地上茎单一枝不分枝,中空,有纵列的脊,脊上有疣状突起2行,极粗糙。
叶成鞘状,紧包节上,顶部及基部各有一黑圈,鞘上的齿极易脱落。
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
盆栽冬季需移入不低于0℃的室内越冬。
适宜水深:0-20cm园林用途:木贼生长迅速,植株整齐美观,可片植于水边或人工溪流处。
全株可入药。
特性:一年生草本,蕨类植物,水草类,质软,高20-50公分,全株绿色,多肉质;根茎短。
由茎发生叶七、八枚,伸出水面,叶分营养叶和生殖叶,营养叶柄长20-40公分,圆柱形,肉质,叶片斜立或浮漂,狭矩圆形,长10-30公分,宽5-15公分,2-4回羽状深裂,最末裂片为披针形。
生殖叶较大,矩圆形或三角形,长10-40公分,宽10-22公分,2-3回羽状深裂,末端裂片带形,角果状,叶缘薄而透明,反卷至主脉,主脉两侧的小脉联合成网状。
孢子囊沿生殖叶裂片的网脉着生,排成2裂,稀疏,棕色,幼时为反卷的叶缘覆盖着,熟时多张开。
多生于秋至夏天。
植物形态:水蕨一年生水生草本,高30-80厘米,绿色,多汁。
根茎短而直立,以须根固着于淤泥中。
叶2型,无水蕨毛,不育叶的柄长10-40厘米,圆柱形,肉质,叶片直立或漂浮,狭矩圆形,长10-30厘米,宽5-15厘米,2-4回深羽裂,末回裂片披针形,宽约6毫米;能育叶较大,矩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40厘米,宽10-22厘米,2-3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条形,角果状,宽约2毫米。
边缘薄而透明,反卷达于主脉,主脉两侧的小脉联结成网,无内藏小脉。
孢子囊沿能育叶裂片的网脉着生,稀疏,棕色,幼时为反卷的叶缘覆盖,成熟后多少张开。
水龙骨目水蕨科的1种,肉质多汁,水生或淤泥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
叶二型,簇生于短的根状茎上,营养叶的叶柄短圆柱状,绿色,叶片卵状三角形,2-4回羽裂;生殖叶的叶柄长于不育叶柄,叶片2-4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线形,角果状,叶脉网状;孢子囊沿网脉着生,并为裂片两侧边缘向下反卷而成的假囊群盖所覆盖,初时绿色,后变为棕色。
水蕨属约有6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中国有2种,本种较为常见,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生于池塘、水田或水沟淤泥中。
全草入药,能消炎拔毒,可治疮毒,嫩叶作蔬菜,是有名的“蕨菜”品种之一。
另一种称粗梗水蕨,叶柄显著膨大,生殖叶不高过营养叶,产于安徽、湖北和江苏,东南亚和美洲也有。
适宜水深:5-20cm园林用途:水蕨叶形奇特,耐阴,可点缀于水边或片植。
色泽:红龙草茎叶铜红色,冬季开花,花乳白色,小球形,酷似千日红。
圆叶洋苋茎叶呈鲜红色。
光照:中性植物,日照60%-100% 均能生长生育适温:红龙草20 -30 ℃圆叶洋苋15 -26 ℃生长特性:红龙草生性强健,耐寒也耐热、耐旱、耐瘠、耐剪。
圆叶洋苋性喜温暖,耐湿、耐阴,平地夏季栽培宜遮荫。
景观用途:可在花台、庭园丛植、列植及在高楼大厦中庭美化,以强调色彩效果。
圆叶洋苋尤适宜在高、冷地区栽植,其叶色艳红如火。
红龙草修剪后茎叶致密,色彩浑红、美观红龙草冬季开花,形似天然干燥花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叶对生,叶色紫红至紫黑色,极为雅致。
头状花序密聚成粉色小球,无花瓣。
茎为假二歧分枝,中部具有髓,茎杆汁液为紫红色。
原种产南美,本栽种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各地多有栽培。
性喜高温高湿环境。
扦插种植。
生性强健,叶色美丽,适合花坛、花径栽培观赏。
适宜水深:0-5cm园林用途:红龙草生性强健,叶色美丽,是难得的红叶植物。
适合在岸边浅水处片植,也可用于花坛、花境栽培观赏。
荷花荷花形态: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
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熟期9~10月。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习性: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阴,在半阴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适宜水深:80-200cm园林用途:荷花是我国十大传统的名花之一,不仅花叶清香,花香四溢,更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可点缀亭榭、布置湖塘水景和缸植观赏。
在我国常构建荷花专类园集中观赏。
千屈菜形态特征:高30~100厘米,全体具柔毛,有时无毛。
茎直立,多分枝,有四棱。
叶对生或3片轮生,狭披针形,长4~6厘米,宽8~15毫米,先端稍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心形,有时稍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花两性,数朵簇生于叶状苞片腋内;花萼筒状,长6~8毫米,外具12条纵棱,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线形,长于花萼裂片,约1.5~2毫米;花瓣6,紫红色,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长6短;子房无柄,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全包于萼内,成熟时2瓣裂;种子多数,细小。
花期7~8月。
生长习性: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暖温带,因此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
现各地广泛栽培。
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适宜水深:0-40cm园林用途:千屈菜姿态娟秀整齐,花色鲜丽醒目,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浅水处。
如在规则式石岸边种植,可遮挡单调枯燥的岸线。
其花期长,色彩艳丽,片植具有很强的绚染力,盆植效果亦佳,与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配植极具哄托效果,是极好的水景园林造景植物。
也可盆栽摆放庭院中观赏,亦可作切花用。
食用价值:栽培叶可食。
南美天胡荽(香菇草、铜钱草)形态特征: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观赏植物。
植株具有蔓生性,株高5~15cm,节上常生根。
茎顶端呈褐色。
叶互生,具长柄,圆盾形,直径2~4cm,缘波状,草绿色,叶脉15~20条放射状。
花两性;伞形花序;小花白色。
果为分果。
花期6~8月。
生长习性: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如环境荫蔽,植株生长不良。
性喜温暖,怕寒冷,在10~25~C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适宜水深:0-20cm园林用途:生长迅速,成形较快。
常作水体岸边丛植、片植,是庭院水景造景,尤其是景观细部设计的好材料,可用于室内水体绿化或水族箱前景栽培。
繁殖培育:多利用匍匐茎扦插繁殖,多在每年3~5月进行,易成活。
也可以播种繁殖。
对水质要求不严,水体pH值6.5~7.0,水温20~25~C。
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
旺盛生长期注意疏剪株丛,通风透气,以防黄叶。
香蒲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
根状茎乳白色。
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高1.3-2米。
叶片条形,长40-70厘米,宽0.4-0.9厘米,光滑无毛,上部扁平,下部腹面微凹,背面逐渐隆起呈凸形,横切面呈半圆形,细胞间隙大,海绵状;叶鞘抱茎。
雌雄花序紧密连接;雄花序长2.7-9.2厘米,花序轴具白色弯曲柔毛,自基部向上具1-3枚叶状苞片,花后脱落;雌花序长4.5-15.2厘米,基部具1枚叶状苞片,花后脱落;雄花通常由3枚雄蕊组成,有时2枚,或4枚雄蕊合生,花药长约3毫米,2室,条形,花粉粒单体,花丝很短,基部合生成短柄;雌花无小苞片;孕性雌花柱头匙形,外弯,长约0.5-0.8毫米,花柱长1.2-2毫米,子房纺锤形至披针形,子房柄细弱,长约2.5毫米;不孕雌花子房长约1.2毫米,近于圆锥形,先端呈圆形,不发育柱头宿存;白色丝状毛通常单生,有时几枚基部合生,稍长于花柱,短于柱头。
小坚果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花果期5-8月。
生产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环境。
以选择向阳、肥沃的池塘边或浅水处栽培为宜。
适宜水深:0-60cm园林用途:可成片布置于湖边浅水处,或盆栽点缀池塘、溪流或驳岸处。
花叶芦竹芦竹生活习性:阳性,喜温暖,喜水湿,耐寒性不强。
适应性较大。
秆为良好的管乐原料,并可制高级纸,人造丝或编织用具,有的地方用芦竹秆盖屋,颇坚固;整个植株很美丽,可供庭园观赏,花序可用作切花,常大片生长形成芦苇荡。
芦竹抗旱、耐涝、耐盐碱,抗逆性强,一年种植多年生长,产量高,效益好,是当前造纸企业的优质原料,适合我区旱薄地低洼地种植。
种植方法:选1-2年生健壮芦竹根,无病虫、无霉变、无伤害,每墩重0.5-1公斤,有生长芽3-5个,于3月上旬待芦竹根芽萌发前成带状种植;行距 1.5米,墩距0.8米,每隔15米留5米的交通管理带,开沟或挖穴深15-20厘米,栽后覆土5-10厘米,踏实,浇足水,盐碱较重地块,先浇水压碱。
每亩种植555墩。
粘土地以先造墒,后耕翻种植为好,以防地表干裂。
适宜水深:0-80cm园林用途:芦竹植株挺拔,叶似竹。
是园林中良好的水景布置材料,常布置于大型水体潜水处,亦可点缀驳岸、山石处。
生产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透光,耐荫,忌烈日曝晒。
根系纤细,可切根分株繁植,管理很便当。
春夏秋以水养为好,冬季可改为盆栽。
水养于水仙盆、山石盆、玻璃容器、陶盆瓷钵均可。
将植株栽进盆内,以粗河沙、白石子、雨花石、鹅卵石,任选一种填之,然后灌水(河水或雨水最好,沉淀过的自来水也可用),还可以配些小假山等点缀小件来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