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会计制度的演变
1.1978-1992 年的会计制度变迁
自1978 年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修订。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财政部于1985 年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2.1992-1999 年的会计制度变迁——“两则两制”
1993 年财政部颁布第1 号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属于基本准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框架,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
自1994 年起,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 项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
根据企业准则的要求,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行业,分别制定《工业企业
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13 个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
与会计相对应,当时也存在《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财务制度。
因此,这一阶段
又被称为两则两制。
3.1999 年至今的会计制度变迁
1999 年10 月31 日重新修订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要求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2000 年6 月21 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作为贯彻实施新会计法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2000 年12 月29 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改革步入了一个成熟期,随后颁布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 年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颁布),共同形成了统一综合的会计制度
2006 年2 月25 日颁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执
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新准则的实施,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现行会计制度体系
会计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或其授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会计规章制度财政部、证监会等部委1.核算制度
财政部颁布且于2007 年1 月1 日实施的会计
准则体系
2.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
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五部委联合制定发
布)
3.会计机构人员管理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
育暂行规定》
4.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会计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准则由规则向原则的转变
1.含义
规则导向准则:以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或者法规形式存在,偏向于细致的会计规定,对适用范围有较多限制,同时还配套有详尽解释和运用指南的会计准则。
原则导向准则:以不具强制性的,公认惯例形式存在,偏向于对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做出原则规定,注重经济交易的实质,对适用范围很少做出限制的会计准则。
2.规则导向的缺陷
由于存在针对准则的操纵性行为,为了防止这类操纵,准则制定机构只能发布大量的执业指南,这又导致了针对这些执业指南的操纵行为,如此往复,形成了恶性循环,不断
增加了准则应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现实中的例子:增发前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的要求,如59 岁现象。
3.原则导向准则制定模式的形成
自2001 年美国发生了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后,安达信全球总裁提出了导致安然事件的四条理由:第一条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细致,容易让人更重视形式而非实质。
随后,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并要求FASB 研究如何过度到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2002 年FASB 发布了《以原则为基础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方式》的建议稿。
2003 年SEC
向国会提交了《以原则为基础的美国财务报告系统》的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方式。
2003-2005 年间,以FASB 为主要机构对准则制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逐步向建
立目标导向的准则制定体系(属于原则基础导向模式中的一种,但不是纯原则导向)这一方向挺进。
5.纯原则导向的缺陷及应对
由于其提供的指南不够充分,导致准则不具备可操作性,使得报表编制者和审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执业判断,因此会导致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
在纯原则导向下,同样存在收益操纵的行为能力,报表编制者通过与审计人员、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执业判断不一致来为收益操纵寻找借口。
针对上述规则导向和纯原则导向的缺陷,SEC 提出了折中的方案,认为在规则基础和纯原则基础两个极端之间选取一个最佳平衡点。
FASB 倾向于更多的接近原则基础、偏离规则基础来制定准则,因此,美国采取了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体制。
目前,我国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是“以原则导向为基础,以规则导向为补充”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一)会计工作基本条件方面的制度
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和主要内容的会计核算,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展开。
属于这方面设计的制度内容主要有:
1.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
2.会计凭证。
3.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以及各种账簿之间的勾稽关系。
4.会计报表的规定。
(二)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
1.关于账务处理程序的规定(会计核算程序)。
2.关于核算组织形式的的规定(集中核算或者分散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