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方法要点
1.考查重点
•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 价能力,着重从小说的情节、高潮、人物 形象、语言、结尾、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 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 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 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
三、我国小说的发展史 1.上古神话(中国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 后羿(yì )射日 精卫填海 (盘古)开天辟地 黄帝战蚩(chī)尤 (西汉刘安:《淮南子》等。 )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 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为代表。《周处》。
二、命题预测
•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 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 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 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 量,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 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到高考试卷字数的限制, 很少在高考中考到,这实在也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辽宁卷的现代 文阅读材料选择了小说,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命 制的2007届几套模拟测试题都选用了小说这种体 裁,这为小说成为高考阅读材料开了一个好头。 2007年高考要以一个课改后崭新的面貌出现,现 代文阅读考查小说的可能性非常大。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小说阅读
一、2007年考纲解读
•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 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 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 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 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1.分析综合 C •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
《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故事始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经过群雄角 逐,演进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三国 归晋,由司马炎统一中国。书中写出了这期 间天下分崩、风起云涌的诸多历史事件。 (外戚宦官之祸,董卓袁术入京,袁绍割据, 孙策崛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丕建魏, 刘备、孙权称帝,彝陵之战……) 主题是拥刘贬曹。“文不甚深,言不甚白” 。 作者罗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生于元 末,卒于明初。
3.题量赋分
• 《考试说明》是2007年高考语文的命题依 据,明确规定: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 用类文本阅读,都为3题15分。 •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可能分值会增加3—5 分,赋分在18—20分左右,在全卷中约为 10-13%。 • 从设题来看,最具挑战性的应该是探究性 试题的命制,强调个性化阅读,分值很可 能达到10分左右,复习过程中应在这方面 加以强化训练。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 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 《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 沦》,都是名家名篇。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 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 路遥、柯云路、张抗抗、王安忆、贾平凹、余华、 苏童、铁凝等。 “80年代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 李傻傻……
6.现代小说(1919——1949)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 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 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 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 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红楼梦》
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 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 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 衰亡。 课文选篇有《宝玉挨打》 作者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 小说家。
• 此外著名小说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二 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 • 吴沃尧(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 曾朴的《孽海花》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2.考题选材
• 重点对象: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 • • • • • 可能: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 情节或某一个场景。 材料的选择: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作为主 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重视《课标》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 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 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 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 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 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 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 说等。
• 2.鉴赏评价 D •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语句的表现力 •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作品的丰富意 蕴 •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 陈鸿的《长恨歌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4.宋人话本(小说的再发展期)
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 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 《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 义》)。
5.明清两代小说(小说发展的高峰)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