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B.不能容赦(shè)痀偻(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C.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D.亵渎(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以伦比令人发指漫不经心诚惶诚恐B、前合后偃下不为例查无音信别出心裁C、所向披靡惊慌失错胆站心惊豁然开朗D、中流砥柱深恶痛绝素不相能秋行夏令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C、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D、季节的变化有其自己的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管戈壁滩条件多么恶劣,白杨树总是长得那么挺拔、苍翠。
B、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C、海底尽管景色奇异,并且物产丰富。
D、卓越的画师,因为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所以敢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
5、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我只能报以沉默。
有了职业,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
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A.就即使但如果 B. 也虽然但只是C.也即使却只是 D. 便虽然却如果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轿车的生产,很难打入到国际市场。
B.大量事实证明,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C.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努力。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几天我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对这种势利小人,这次我们就要___难为他一下。
④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___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A、往往逐步故意好像B、常常逐渐存心仿佛C、常常逐步故意仿佛D、往往逐渐存心好像8、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A、打破扩大飘飞B、点破增加飘掠C、打破增加驶掠D、点破扩大飘飞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李老师,我的新作《守望》送给您,请拜读。
B、请问,令尊今年高寿?C、我把自己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惠赠给敬爱的老师。
D、先父虽然年过古稀,但身体仍十分健康。
10、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
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
“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
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第Ⅱ卷(共70分)填空题。
(25分,每空1分)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再别康桥》作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著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轮盘》等。
4、鲁迅,原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运动的主将。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正传》是一部著名的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
5、《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为题材的优秀长篇体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6、《雷雨》的作者,他的代表作还有《》、《》、《》等。
7、《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国家)著名作家。
本文是一篇散文,赞美了罗丹痴迷艺术创作,专注忘我、精益求精的精神,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五、阅读《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25分)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
“这已完工了。
”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接着,他又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
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搀着我的肩头。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
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思维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念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从文中提取信息填空。
“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句中的“症结”是_________,打开这个“症结”的秘诀___________。
2.体味下列句子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①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三处用了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罗丹冷落了“我”,“我”为什么还“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于超向同学孟石借一笔钱急用,以下是他写的借据,请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20分)借据今借到孟石同学500元整,一星期后还清。
3月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