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ABC库存分类管理法
1、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基本思想:库存商品品种繁多、数量巨大,有的商品品种数量不多但市值很大,有的商品品种数量多但市值却不大;由于企业的各方面资源有限,不能对所有库存商品都同样的重视,因此,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用在需要重点管理的库存上;按库存商品重要程度的不同,
进行不同的分类管理和控制。
2、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定义: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找到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2.1ABC分类的依据是库存中各物品每年消耗的金额(该品种的
年消耗量乘以其平均单价)占年消耗的总金额的比例。
对于怎样划分各物品在每年消耗的总金额的比例,ABC分
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是遵循下面的规律:
A类物品,品种比例在百分之5~15之间,平均为10%,品种比重非常小;年消耗的金额比例在百分之60~80之间,平均为70%,占用了大部分的年消耗的金额,是关键的少数,是需要重
点管理的库存。
B类物品,品种比例在百分之15~25之间,平均为20%;年消耗的金额比例在百分之15~25之间,平均为20%,可以发现其品种比例和金额比例大体上相近似,是需要常规管理的库
存。
C类物品,品种比例在百分之60~80之间,平均为70%,品种比重非常大;年消耗的金额比例在百分之5~15之间,平均为10%,虽然表面上只占用了非常小的年消耗的金额,但是由于数量巨大,实际上占用了大量的管理成本,是需要精简的部分,
是需要一般管理的库存。
价值比例
100%
80%
60%
40%
20%
5 10 20 30 100
品种比例%
2.2ABC分类的步骤:
2.2.1调出需要分析的基础信息:所有品种的年销售出库数量、
平均供应单价;
2.2.2将两者相乘,求出其年销售出库的金额;用Excel电子表格
公式自动计算;并求出总销售额;
2.2.3按金额的大小排序:数据排序-扩展选定区域(不选扩展选定区域,会天下大乱,数据之间没有联系)
选定排序关键字递增递减(一般选递减,便于直接观察数
据由大到小的变化情况);
2.2.4用电子表格公式求出各个品种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2.2.5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计算累计比重:把累计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的物品划分为A类物品;把剩余累计20%左右的物品划分为B类物品;余下的10%左右物品划分为C类物品。
2.2.6对应分类结果,安排重点管理、一般管理和盘点。
2.2.7具体参考《华夏药业公司2003年统计表》的案例说明。
3、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应用
在对物品进行ABC库存分类后,应依据各企业的经营策略,进
行重点管理。
3.1A类物品在品种数量上仅占10%左右,管理好A类物品,就能管理好70%左右的年消耗金额,是关键的少数,要进行重点管理。
对生产企业来说,应该千方百计地降低A类物品的消耗量;对商业企业来说,就要想方设法增加A类物品的销售额。
对仓储管理来说,就要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前提下,小批量多批次按需储存,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总量,减少仓储管理成本,减少资金占
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A类物品不科学地降低库存总量,将会出现缺货风险,导致生产与经营中断,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重点管理A类物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不仅要降低库存,还要保证供给,防止缺货,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A类物品的管理方法:
3.1.1按照需求、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入库,最好能做到准时制管理,能够提高资金周转率,能够使库存保持最优的有效期,能够降低仓储管理费用,能够及时获得降价的收益;当然季节储备和涨价前的储备也是不可避免的。
3.1.2按照看板定单、小批量、多批次的发货,最好能做到准时制出库,避免物品长时间储存在生产线或客户手中,造成积压损耗,造成虚假需求和超限额库存,不利于均衡生产和经营。
3.1.3随时监控需求的动态变化,分析预测哪些是日常需求,哪
些是临时集中需求,使库存与各种需求相适应。
3.1.4科学设置最低定额、安全库存和订货点报警点,防止缺货的发生;了解大客户的库存,在需要的时候临时调剂;监控供应商的在途物资品种数量到货时间;与供应商和用户共同研究替代品,尽可能降低单价;制定应急预案,补救措施。
3.1.5每天都要进行盘点和检查。
3.1.6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对MRP系统控制的物料需求并不适用,他面对的是最终产品。
对于连续均衡的生产,每一个相关物品都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即使是一个螺丝也能够让生产中断。
因此,也要注意一些关键物料的管理,不能一味的强调A类物
品的管理。
3.2B类物品进行次重点管理。
每周要进行盘点和检查。
3.3C类物品品种数量巨大,消耗金额比重十分小,不应投入过多的管理力量,如果还像A类物品那样管理,成本效益将十分不合算,还会影响A类物品的管理;可以多储备一些关键物料(由于所消耗金额非常小,即使多储备,也不会增加太多金额),少报警,集中力量管理A类物品。
3.4对于积压物品和不能发生作用的物料,应该每周向公司决策
层通报,及时清理出仓库。
4、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简表
5、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5.1单价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年销售金额相同的两个品种,一个可能单价低数量多,另一个可能单价高数量少;这时要重点关注单价高数量少的品种,不仅因为单价高,数量上的货损货差一点点,就会造成大的损失;而且因为单价高,库存数量增加一点点,占用总金额的比重就急剧上升。
对于单价高的品种,要求每天盘点检查;要求与用户积极沟
通,保证供应,控制库存总量;要与用户研究替代的方法和可能,
尽量减少高单价的商品库存。
因此有必要将单价排序,对贵重物品严格管理和控制。
必要时,就需要单独仓库保管,防止丢失被盗。
5.2关键因素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5.2.1一些关键的商品物料对于生产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缺货
会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甚至会导致停产;
缺货会危及安全生产;
季节或战略物资短缺时,短期内不易补充。
尤其是B类物品和C类物品在管理中可能不被重视,他们中的关键商品,就会产生上面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而重点管理的A类物品,这种问题就不明显,只需要增加关键商品的安全系数、提高管理的可靠性就可以了。
5.2.2因此有必要对ABC库存分类进行更细的分类:
A类物品:重要的、次要的;
B类物品:重要的、次要的、不重要的;
C类物品:重要的、次要的、不重要的;
5.2.3对重要物品,要加强管理:
5.2.3.1提高安全库存量。
在同类物品中,重要物品的安全系数要
比次要的物品的安全系数高一些,一般高1.2~1.5倍。
5.2.3.2加强管理。
即使是C类物品,只要是重要物品,就应该
加强管理,保证供应,避免缺货。
5.3采购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5.3.1采购周期长或前置期长,导致少批次大批量的进货;
5.3.2季节性商品提前大量储备;
5.3.3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不能信用交易,不能凑齐批量,不能
达到库存的最低限额,导致随时有断货中断供应的危险;5.3.4涨价预期或供应商通知下一批涨价,如石油制品,提前大
量储备。
5.4仓库容积不足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仓库容积不足又不能临时增加仓容时,就会对ABC库存分类管理法产生致命的打击,需要管理者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重新安排ABC库存分类,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利用供应商的仓容为我服务,不要抱怨,加强
管理。
5.5有效期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可能有效期只有3~15天,每一个有效期都要视为一个品种,严格监控管
理。
5.6需求预测仓储管理的影响。
“牛鞭效应”会放大需求,供过于求,库存积压;预测量小了就会供不应求,失去占领市场份额,
扩大利润的机会。
6、仓储管理中还可以按照销售量、周转次数、客户重要程度等
指标把库存ABC分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
7、对应ABC库存分类,制定和执行ABC循环盘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