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土壤的保护》
教学要求: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
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
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教学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环境教育渗透点:意识到土壤是一切生命体生存的基本保障,没有土壤将没有生命,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了解一些破坏土壤的活动,建立保护土壤的理念。
教具准备:喷壶1个、2只水槽、2块木板、1块带草皮的土、1块不带草皮的土。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富饶美丽的潞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稻田翻金浪,芒果肥又大……”
家乡的富饶美丽是因为有肥沃的土壤。
有了家乡肥沃的土壤,才有可口的水果、鲜嫩的蔬菜、喷香的粮食、肥壮的牛羊,才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是潞江的土壤养育了祖祖辈辈。
土壤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土壤?(板书课题:土壤的保护)
二、说说你知道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三、讨论:人们的哪些行为是破坏土壤。
为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小组汇报)
课件展示:洗涤剂、废旧电池、乱砍乱伐、毁林开荒、滥施农药、无限开采等对土壤的危害。
四、对比实验
把木板分别斜放在两个水槽里(坡度相同),一块木板上铺带草皮的土壤,另一块木板上铺不带草皮的土壤,用喷壶同一高度同一流量向木板喷水。
观察发生的现象。
五、讨论:破坏土壤所造成的后果,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境?
泥石流、山洪爆发、气候变化等。
如果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没有土壤,那我们就没有地种,没有食物可吃,没有一切生命。
六、行动起来,保护土壤母亲
1、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2、把你对保护土壤的建议写下来(图画或文字)。
3、有大家保护土壤,我们的祖国更美好,我们的家乡更富饶。
播放歌曲《娃哈哈》。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