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详细的petrel操作流程(适合初学者)
详细的petrel操作流程(适合初学者)
2) Major Direction手动调参完毕后,再左击次方向(出现下图),开始手动调参 ,调完后,左击Apply
3) Major Direction调参完毕后,左击Vertical Direction (出现下图)垂向厚度一般小于10米,但有时主力层厚要超过10米。 块金值Nugget 设为0
至此,Vshale的Zone1层的泥质操作完毕。然后是Zone 1层的砂层 是同样操作。
X21-24
测井文件准备
DEPTH
PERM_K
POR_K
SW_K
VSH_K
NTG
2140.125
0.0059
0
1
0
0
2140.25
0.0059
0
1
0
1
2140.375
0.0059
0
1
0
0
2140.5
0.0059
0
0
1
0
二、
1输入Well Header(井位坐标文件)
右键点击输入Well Header:
再选中permzone1的砂体 如下图进行操作(步骤重复以上):
解释1.选择分析对象,是经过离散化的井点,还是未离散化的测井曲线,或整个模型 (默认即可)
2.是否使用滤波功能 ;是否用相约束 (打勾)
3.分别按以下2个标签,进行相应的分析
4.打开每个标签后,按 键,刷新显示
5.在进行transformation分析时,可以能够多种数据的处理,包括输入截断,对数变换,正态分布变换等。
36471040
1379.7
2102.6
2135.6
welltop分层文件
X
Y
hb
wellpoint
surface
jinghao
3973816
36471426
-716.92
Horizon
c811
X21-23
3973816
36471426
-724.92
Horizon
c8121
X21-23
3973816
6.例如要进行输入截断和正态分布转换,处理的对话框如下:
十一、属性建模
在建立油藏模型时,Petrel提供了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两种算法:输入数据为粗化的井模型和趋势数据以及各种设置参数。当建立属性模型时,所有的网格都赋于数值。井数据和趋势数据分布在3D网格中。在建立模型之前,用户必须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定义变差函数。
3974070
36471629
-731.02
Horizon
c8121
X21-24
3974070
36471629
-742.02
Horizon
c8122
X21-24
3974070
36471629
-754.02
Horizon
c813
X21-24
3974070
36471629
-760.02
Horizon
c821
随机属性建模
Petrel可以根据序贯高斯模拟建立随机岩石物理模型。这是用于产生多变量高斯域实现的直接算法。该算法可以产生局部变量。意思是如果基于相同的输入定义100个实现(使用不同的种子点),可以得到100个不同的结果,他们都能和输入相匹配,但既然通过分布来输入,每个网格的数值的值会根据这个分布赋值。如果运行50-100个实现,各模型之间的差别反映了模型的不确定性。
主要
一、
本实例中的数据整理如下:
wellhead井位坐标文件
jinghao
X
Y
kb
topdepth
bottomdepth
X21-23
3973816
36471426
1433.08
2150
2195
X21-24
3974070
36471629
1433.08
2156.1
2193.1
X21-25
3974257
36471849
双击流程图中的
出现下图:
分别对perm,por,sw等连续数据进行如下操作:
用鼠标选中 中的Perm,对Perm进行操作。
操作:分别对此窗口 中的 、 、 左击,然后依次点击 加入到右侧窗口。出现下图:
先用鼠标选中 (反白)进行如下操作:依次左击1、2、3、4、5、6、7
对 不做任何操作(图形如下)
左键双击
定义离散化设置。算法选平均法,以线数据处理测井曲线,使用Neighbor cell方法。
注意:*对Vshale设置成如下方式,然后左击
*对于连续数据Perm离散化时应该选用Harmonic方法 ,其它设置完后左击
*每次设置完一道测线参数并Apply后,都要把 点上,以免被冲掉(那就白做了)。
选择“单元体积”方法;
用总体积作为属性模板,然后点击应用即可生成;
左键双击
出现下图,
左击apply,再左击cancel.
卡泥质含量:
打开input资源管理器(出现下图)对 右击
出现下图:左击
设置如下图:把Vsh测井曲线处理成离散的值0(代表砂岩段)和1(代表泥质段)
七、离散化测井曲线
离散化进程就是给井曲线穿过的网格单元赋值。因为每个网格单元仅能得到一个值,那就要求测井曲线要均匀分布,即离散化。其目的就是要在属性建模时能把井的信息作为输入,即控制井间的属性分布。有一点要明确,离散化之后得到的网格单元将作为属性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出的一项。沿井轨迹的网格单元内分布的值与整个3D离散化之后得到的属性分布是一致的。
、左击 、 、 、、 各一次,并左击、 两次、出现下图:
左击Apply运行,然后依次对zone 2,zone 3,zone 4层做和上述相同步骤。(本例做出的2、3、4层图形如下)
zone 2层相建模如下:
zone 3层相建模如下:
zone 4层相建模如下:
这样相模型就做完了。
十、对连续数据进行分析
再用鼠标选中 (反白)进行如下操作:依次左击1、2、3、4、5、6
再用鼠标左击Variograms ,出现下图:进行perm变差函数的分析:Perm的主方向调变程图如下(前面已经对Vsh进行了分析,perm变差分析与Vsh变差分析的步骤相似),分别调好主方向,次方向,和垂向的变差。(下面选主方向变差图,次方向和垂向省略)
3.是否使用滤波功能 ,很少使用(默认不用)。
4.左击 标签,进行相应的分析:
选中vsh[U]的Zone 1依次左击1 、2 、3 、4
5、Vsh变差函数的分析
对Vshale的4个层(zone1,zone2,zone3,zone4)分别进行变差函数的分析:
以zone1层的泥shale为例,其它2、3、4层的操作相同
点apply,再点cancel
三、
建一个网格边界(工区范围)
边界标定了3D网格的侧向延伸。仅在边界内形成3D网格,因此在边界外不会进行储量计算,也不存在构造层面和属性单元。可用创建边界工具 ,在2D窗口中创建一个边界。同时在这里设置最终模型的横向网格大小。
步骤:
左击 下拉菜单中的
并把资源管理器中的wells打勾
本例中调好的图形如下:
主方向 调试如下:
次方向 调试如下:
垂向 调试如下:
然后调试Vsh[U]的Zone 2 ,zone 3,zone 4,重复前面操作过程,4个层都依次变差分析完成后,对Vsh的数据分析结束。
九、相建模
Petrel中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来生成相模型:在这里常使用序贯指示模拟法的相模型随机计算(随机建模)。用序贯指示模拟法(SIS),建立一个基本的相模型的进程:
36471426
-735.92
Horizon
c8122
X21-23
3973816
36471426
-755.92
Horizon
c813
X21-23
3973816
36471426
-761.92
Horizon
c821
X21-23
3974070
36471629
-723.02
Horizon
c811
X21-24
出现建模的2D图形:
把pillar gridding单击点亮:
左击 在2D里浏览全图,出现下图:
左击 ,然后用
左击apply,出现下图
左击是(Y)。Pillar网格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空间结构生成的过程。在I、J方向上定义网格单元的大小。生成的骨架网格(也叫做Pillar网格)定义出了空间结构。创建出的骨架网格不代表任何表面,而是代表了Pillar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位置。在下一个进程中(创建地层层面)地层层面会被插入(make horizon),并连接到pillar上,Z方向上的网格单元也将被定义。Pillar网格化进程完成后,首先会生成一个3DGRID网格。网格化的目的就是要创建均匀分布的矩形网格单元。
文件类型里选:Wellheads (*.*)
2输入Well Tops(分层文件):
右键点击Well Tops文件夹并选择Import (on Selection);
文件类型里选:Petrel Well Tops (ASCII)
3输入Well Logs
右键点击Wells文件夹,选择Import (on Selection);
对生成的网格结果感觉满意后,点击OK以开始构建顶部和底部的骨架网格。在弹出窗口(询问是否将开始构建顶部和底部骨架网格)中点击"Yes"。
四、
在3D骨架网格中加入层面
左键双击 :
窗口中出现下图:
左击 5次,建立5个层面。
出现下图:
左击1 ,然后依次左击2、3,4把层面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