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11、液压系统分解,严禁使用火焊切割U型 卡、螺栓等小件,严禁用手锤直接敲打管件 及高压胶管接头,严禁高压胶管带压分解, 严禁使用火焊切割高压胶管,手锤运行方向 严禁站人,分解后管件、高压胶管、阀件分 类存放到货箱或货架上,长胶管要求盘园存 放,报废件及时运出。
12、整个分解作业,一个结构件上只能有一组 人员作业,禁止多组交叉作业。
2)立柱拆除时先用特制吊具(锁链吊具)固定 好立柱,并与吊钩连接好,预紧吊钩,使立柱与 地面垂直,拆下柱底销或压板,拆销时确认安全, 防立柱倾倒伤人。 3)分解立柱、抬底千斤顶、推移千斤顶、推杆时, 要使用Φ12.5mm以上钢丝绳扣,吊环(安全系数 3-5倍)、吊钩或卸扣、吊环完好,禁止使用吊 车全力硬拉硬吊,防止钢丝绳扣拉断伤人,应先 将周围杂物、煤泥清除,确认是否蹩卡,确认安 全后方可作业。 4)分解后的结构件、配件,放到指定地点五五 摆放,留安全通道,保证取用方便。
4、整形时,禁止使用浮垫,要用特制的与压 力缸固定连接的整形头,防止侧滑或偏载时, 垫块飞出伤人。
5、压力机周围要设防护罩,人员在整形作业 时,要在防护罩外进行操作作业。
三、作业区内吊运:
1、吊车是液压支架检修车间作业重要安全 起吊设备,必须保证在完好状态下工作及作 业。
2、认真执行日检、周检制度;即车间指派 专人负责日停产1小时安全检查,并负责日 常维护;每周由车间副主任、设备员、安全 员、维修人员组成联检小组进行周检,并认 真做好安全检查及设备完好记录。
五、整改措施: 1、改变吊装方式,完善支架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封闭吊装液压支架连杆装配和液压缸体装配 方式。 2、吊车工严格执行“十不吊”要求,发现不安全 行为应及时制止。 3、增加跟班干部现场走动巡查频次,加强对车间 重点区域的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监护,以防类似 事故再次发生。 4、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强化职工操作技能培 训,提高职工自主保安能力。
二、部件修复:
1、作业人员要首先确认作业地点安全、通道畅 通、安全距离可靠,做到防范在先。严格按各工 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2、作业中,严格按综机检修标准、公司制定的 有关产品安全、质量文件、质量标准及作业指导 书执行。
3、用压力机对变形的侧护板、护邦板、推 移杆等件整形时,首先通知压力机周围5m范 围内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撤离,防护罩完 好、位置合理。
四、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使用开式挂钩,挂在前连杆两侧销 轴孔内,指挥吊车将前连杆装入掩护梁内槽腔时, 前连杆担在掩护梁侧板左侧边缘,造成吊钩脱钩, 使前连杆向右倾倒,将右脚砸伤,是事故发生的直 接原因。 2、天车工**与司索工**配合不当,在吊前连杆往掩 护梁内槽腔里下落时,钢丝绳下放过多,使前连杆 担在掩护梁侧板边缘,钢丝绳不吃劲,造成前连杆 脱钩伤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车间吊具使用规程不完善,没有明确开式挂钩使 用范围,以及对于连杆类物件的吊挂要求;现场监 管和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 原因。
5、叉车在作业区内行走必须避让作业人员, 禁止快速行驶,禁止无证驾驶、禁止疲劳作业。 6、部件冲洗要使用专用吊具起吊,底端不允许 吊离地面,并指定安全负责人,专人统一指挥 作业。 7、吊车起吊物件,所用钢丝绳扣、圆环链必须 用卸扣固定好,所用吊装工具(吊钩、卸扣) 必须保证在所吊物件重量的安全系数3-5倍以上。 并确认安全,禁止使用开口的运输机圆链环。 8、司索工挂好物件,确认吊具(吊钩、卸扣) 与物件连接牢固可靠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后, 确认自身安全,方能发出起吊手语或口令。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第4节:事故案例分析(二):
车间**砸脚事故 一、事故时间:20**年*月**日 上午9:30分
二、事故地点:***
三、事故经过: **年**月**日9.30分,作业地点五段作业区
(东车间南侧区域),五段班长**与钳工**在作 业现场,将分解后的**放顶煤液压支架推移杆装 入货架作业,**将吊钩挂到前推移杆前位竖销连 接孔内,班长**将吊钩挂到后推移杆后位横销连 接孔内,检查后通知吊车工**起吊,由于推移杆 为前后两件组成,摆放到货架内应为前后颠倒存 放(否则后推移杆后位翘起重心不稳),接下来 **将起吊后推移杆旋转方向,此时已吊起离地面 100mm高的推移杆后位吊钩脱钩,**见状紧急躲闪, 但是已来不及,推移杆脱钩瞬间砸到**右脚。经 ****医院诊治,右脚多处骨折。
3、认真清点液压支架各部件,确保调运 入(出)厂不丢件,调运结束与用户签订 调拨清单。
4、验收合格的支架,调到室外厂区内存 放时,活动件锁紧、固定,存放部件及整 架周围留有通道,同时设标识,提醒行人 注意安全。冬季要将支架各部位千斤顶、 立柱排液,防止各种千斤顶、阀冻坏。
5、使用汽车吊装(卸)车时,严格执行 《汽车吊司机操作规程》。司索工在摘 (挂)钩后,要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确认 安全。方能发出起吊手语或口令。
一、部件冲洗除锈:
1、将分解后的部件摆放好,叉车装件必须专人指 挥,货架及部件装至叉齿根部,叉车司机检查车 前后行人安全后运行,将部件运至冲洗车间。 2、厂内运输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负责运输、摆 放件过程中的各项安全工作。严格按《叉车司机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3、叉车禁止超载,车间内及站台上必须慢速低挡 位行驶,叉起物件后要认真检查物件是否平稳, 确认安全后鸣笛方可启动运行。 4、叉车运送小件、散件必须使用专用料斗或专用 货架。
1、上岗前准备工作:
1、自检确认职工自身是否适应本岗位工作,如 有身体不适必须向班长或车间领导说明请假。班 前会班长确认职工身体和精神状态,禁止带病上 岗作业,禁止思想波动者上岗作业。
2、认真读懂作业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熟悉本工 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持证上岗,作业前进 行本岗位安全确认。
3、劳动保护佩带齐全,并持证上岗,支架车间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防砸鞋,服装整 齐,纽扣扣齐,不允许敞开工作服及穿半袖工作 服。
安全技术培训班
教学目的
夯实安全基础,注重实效, 多管齐下,全面提高。
以适应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需要. 对全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能 培训,达到熟知、应会。
重点
1、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1、本岗位的安全职责、操 作规程和安全确认标准
2、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安全措施(一):上岗前准备 工作及支架进(出)厂
事故原因:
1、**挂吊钩不到位,没有进行安全确认是事故 发生的主要原因。
2、由于推移杆为前后两件组成,随着吊钩逐渐 升高,吊钩所钩角度发生变化,受力方向随之 变化造成脱钩,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到位是事 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第五节
安全措施(三):部件冲洗除 锈、修复及作业区内吊运:
10、顶梁、前梁、伸缩梁、一二级护帮板分解:
1)将待分解的顶、前梁、伸缩梁、一二级护帮板 在作业区内摆放平稳,并与其它结构件保持1.5m以 上的安全作业距离。 2)拆除侧护板与导杆连接销轴,同时用吊车吊钩、 钢丝绳扣与侧护板起吊孔连接好,吊钩、绳扣保持 预紧状态,待侧护板与连杆连接销轴拆除后,用撬 杆将侧护板拨开,垂直吊起侧护板,运至指定地点 待修。拆除连接销轴必须先确认安全,防止挤伤手 脚。
4、连接螺栓及铰接销轴分解禁止动用火电焊 切割,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请示车间领导,经鉴 定后确实不能拆卸的方可动用火电焊。 5、作业区内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安全通道必 须畅通。 6、分解的部件要分类在指定地点或货架内摆放 整齐,或及时运走,坚决不允许工作结束作业 区内有物件、工具。保证作业区内无杂物,确 保作业区内整洁。 7、 分解顶梁、掩护梁(尾梁)、前梁、四 连杆(上连杆及前后连杆)等结构件: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第三课时:安全措施(二) 支架分解
支架分解
1、将停放在作业区内的支架或部件摆放平稳, 支架之间、支架与部件间要留行人或作业的 安全距离,作业安全距离不小于1.5m。
2、使用大锺、手锤拆卸销轴等物件禁止带手套 作业,允许垫黄铜棒垫打,在作业2.5m范围 内不得有与操作无关的人,不允许用脆性材 料(如:铸铁块)垫打。 3、分解由上至下、由外向里,按顺序分解。 交叉重叠、架内拆除必须确认安全后方可进 行作业,并设安全监护人,一人监护一人作 业。
9. 掩护梁分解 1)将待分解的掩护组件在作业区内摆放平稳,并与 其它结构件保持1.5m以上的安全作业距离。 2)拆除侧护板与导杆连接销轴,使用吊车吊钩、钢 丝绳扣与侧护板起吊孔连接好,吊钩钢丝绳保持预 紧状态,待侧护板与导杆连接销轴拆除后,用撬杆 将侧护板拔开,垂直吊起侧护板,运至指定地点存 放。 3)四连杆(单、双、上下或前后连杆)拆除,用具: 吊钩、钢丝绳、Φ50mm圆钢,将圆钢插入连杆一端 销轴孔内,钢丝绳扣套在圆钢两端(圆钢长度要超 出结构件两端各300mm),吊钩、钢丝绳扣、连杆保 持预紧状态。在拆除掩护梁上的销轴时,随时调整 吊钩的张紧情况,拆除销轴一侧的键销,抽出销轴, 垂直吊起连杆,运至指定地点摆放。
6、厂区内摆放液压支架要整齐,按照《液压 支架检修外观质量标准》摆放,确保摆放后 液压支架稳固。并在摆放液压支架周围设行 人警示牌。提示行人注意,确保行人安全。 部件摆放时,要采取防滑到措施。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第2课时:事故案例分析(一):
工伤事故 一、事故时间:201*年*月* 日
二、事故地点:
旋转,如手扶时,手应在工件上方,躲离开吊具 与工件间接触部位,禁止手扶在工件的下方。待 方向摆正后落钩,在进行下一步挂钩或摘钩作业, 挂钩或摘钩作业后司索工撤到安全距离(即按照 工件尺寸距离工件周围2-3.5米以外),进行下 一步作业,作业结束取下吊具,指挥吊车离开。 整个作业过程至少两人,其中一人指挥,指挥人 员要求在安全距离外指挥作业。 8. 底座、立柱、推移装置分解 1)拆除各种阀件时,首先确认立柱是否有倾倒 可能,必须将立柱固定牢固,清除底座上的杂物 后,方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