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完整版

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完整版

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的关系成员:力建学院工力13-2 02130853平善力建学院工力13-2 02130852波力建学院工力13-2 02130850孔维鹏力建学院工力13-2 02130851方建宏力建学院工力13-3 02130879庆力建学院工力13-2 02130847摘要:对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就其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从总体上分析有一定相关性,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成正比,但受智力,状态,事态程度种种因素影响会有例外;学习时间的有长短和学习状态是决定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时间的管理同样也是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字:学习成绩;学习时间;相关性;时间管理作者简介:方建宏负责小组各成员之间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负责搜集各方面材料,最后进行整合得出最后报告容。

平善负责对调查问卷的处理分析,并得出相应表格图表。

孔维鹏负责对此次调研活动的总结。

波负责搜集此次活动的各方面建议,以便提高最后结论的准确性。

庆负责发收调查问卷正文研究:(一):问题提出1.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的意义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关学习时间的问题一直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焦点问题之一。

学习时间本身就是学习的一个重要侧面和体现,它就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

直观来看,学习时间只是几个数字,然而通过对学习时间的了解,透过这些数字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分析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也可以折射出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

教师可能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比较了解,而对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情况则知之甚少。

因此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投入的精力,以更好地安排学习任务,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适合学生且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外学习要求。

而对学生来说,关于学习时间的自我认识意味着对于学习状态的自我把握,并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状态与他人作一个比较,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

可以说,小数字里蕴含着大文章,探讨如何才能在更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阐明学生学习时间安排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从而了解那些在学习中花费较多时间的学生是否一定会得到更高的成绩,认识学习时间分配规律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力。

另外,通过研究学习时间的规律有无性别差异,是否享受学习的过程等,了解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了解并研究不同的学习的目的性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

这些问题是目前学生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能够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给予一定的帮助。

2:我们如何看待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所产生影响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究竟成不成正比,很多人对此持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投入大量的时间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因为这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但也有人说投入的时间再多如果对某一问题没有透彻的认识仍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这里面就有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

如何去投入时间,到底投入多少时间值得我们去思考。

究竟投入多少时间去学习,这就要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早晨,中午,甚至晚上。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最佳的学习时间。

讲到效率,有人或许有自己自豪的一面,因为他投入了较少的时间最后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而有的人整天去学习,考试不一定能够考好。

这就是效率。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同,所取得成绩自然不同。

这就告诉我们管理时间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此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希望能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二):研究概述1. 研究对象本调查选择在图书馆和公共教学区随机发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调查表12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8份。

2.数据来源本项调查是在随机的状态下进行。

在测试过程中,被试者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随时询问,所有问卷一次完成。

本调查对于“学习时间”的界定:学习时间的指作息时间和课余学习时间,不包括课程表安排的课时,以保证学习时间均指自主学习时间。

3.研究方法第二,数据统计法。

使用了Exel2007对108个学生所完成的《学习时间的投入与成绩的关系的调查表》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研究结果与分析以上数据是对自习中的学生的调查,当然也存在偶然性。

毕竟此次调查地点是在图书馆和公教区进行的,愿意投入学习时间的人会经常去自习,而不太愿意的人自习时间相对来说也占很大的比重的。

(三):采访调查在大学里,我们面对更繁多的学习任务,就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学习这一问题,我们小组对本学院的一位学霸进行采访,让他就这一问题对我们进行一些说明,给我们一些可供参考的学习方法。

以下就是我们和他之间的访谈。

方:王康,请你说说你对大学学习的看法?王:我们从高中就一直被老师教导这样一种观点:你们高中辛苦这几年,等到了大学,你们就有大把的空余时间,想怎么玩怎么玩。

其实这点观点是不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误导性的。

因为当我们上了大学,我们发现大学里的课程又多又难,而学习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不好好搞好学习,弄好自己的专业,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呢?所以,在大学里,学习还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应该重视它,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学习上面,而不应该过于重视一些其他娱乐方面的。

方:恩,好的,那我接着问你下一个问题。

你学习成绩在年级里第三,你有一些什么学习方法或心得能和我们分享分享吗?王:心得的话也谈不上,主要是有一些小方法。

我的话,我晚上会去一个固定的教室里上自习,巩固老师当天讲的知识和完成当天的作业。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大学和我们高中毕竟是不一样的,大学里课程进度非常快而且知识之间非常连贯,稍微掉一环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以后想要弥补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学习常重要的,毕竟大学里,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让我们学会如何自主思考,如何自主解决问题。

第三点是,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地解决,不管是问老师还是问同学,都要及时弄清楚。

第四点是,我们一定要多练,多做习题,只有做了题目,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在做题的过程中温习知识点。

方:恩,好的。

有些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但取得的成绩却不理想,你对于学习时间和成绩的关系有什么看法,对那些同学有什么建议吗?王:其实学习的话关键是得找着门路,时间的话得有保障,但如果没入着门,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成绩。

所以,学习时间得有一定的保障,但如何高效的学习才是更为重要的。

对于那些花大量时间学习的同学,我认为他们应该多向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请教一下学习方法,而不是一个人闷头自干,这样效果很差的。

多和别人沟通交流,这样学起来更轻松效果也更好,还能有比较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

方:王康,你和我们聊这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心得和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王:不客气,不客气。

能够帮到你们,是我的荣幸,希望这些对你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备注:采访人:方建宏被采访者:王康记录员:(四):建议在伏尔泰的作品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它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它最不受重视但却又最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也无法完成,这样的东西可以使你渺小的消灭,也可以使你伟大的永续不绝。

”你想到这样唯一的东西是什么了吗?没错,它就是时间。

学习是在时间中进行的。

无可置疑,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怎样勒住时间的缰绳,以增强自己利用时间的能力。

掌握一些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如优化事序、最佳安排、排除干扰等方法能使你的有效学习时间比别人多很多倍。

珍惜时间,尽量少做或是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把大好时光好好利用起来。

比如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看电视、网络游戏中,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用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

在学习中,不仅要懂得珍惜时间,更要学会运筹时间,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容却是无限的,所以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精力。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容。

重点确定以后,必要时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系统性,将重点容再细分为几个专题,在兼顾其他各学科学习的同时,集中一个月或几周的课余时间去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以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种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学习方式,无论对于补差或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零星时间看似很小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

如你制作一些小纸条,在排队打饭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记记单词、背背公式定理,这样既好好利用了时间,又充满乐趣地获得了知识。

“事情就怕加起来。

”这一古老的谚语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他们的传记里,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些句子:“利用好每一分钟来做事。

”掌控时间还需要精心计划,在安排好宏观的学习计划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拟定一份具体的时间表,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

安排时间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

由于受“生物钟”影响,许多同学的最佳思维时间段不一样。

有的同学在中午思考数学问题比较容易,而有的同学则在夜深人静时对数学问题比较敏感。

充分把握最佳学习时间段,比那些昏昏然、从早忙到晚的人,效果要好的多。

如果你的兴奋点在白天的话,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白天时间来学习,晚上多安排一点时间来休息;如果是“夜猫子”,就可以晚上多安排一些学习时间,中午安排一些时间来休息。

例如你可以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约十一点半就寝,这段时间除上课、休息等耗时外,还有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供自学。

加以合理安排,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早上起来利用洗漱时间听听英语,晚上睡觉前看一看有意义的课外书。

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保证时间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橡皮筋,老是拉扯它就会失去弹力,只有适当的放松,弹力才不会失效,实际大脑也一样,只有会休动静结合,合理分配时间,才能事半功倍。

学习时间一般可分为两部分,即课堂和课后。

课堂50分钟是掌握好知识的关键。

上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认真听讲。

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动”的状态。

还要忙中偷闲,给大脑放个假。

“文武之道,一一弛”,万物皆然。

学习一味讲究“勤”与“苦”是不行的。

“忙”的时候,精神高度紧,集中精力攻克难点,这是必要的。

但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一状态。

如果人已处于心情烦躁、高度疲劳状态。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的放松休息。

打打球,散散步,读点“闲书”,这样既得到了休息,又扩大了视野,何乐而不为呢?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最后一点就是要把自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这根本不算什么困难的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