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发展战略)视频监控发展

2020年(发展战略)视频监控发展

(发展战略)视频监控发展随着IP视频监控市场的迅速增长,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逐步成为产业格局中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链上下游的大批企业纷纷投入到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的研发中。

市场竞争主体从传统的视讯企业扩大到包括IT企业和运营商于内的多种主体,壹些原来于广播电视业拥有强大实力的企业也投身到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研发领域,且带来了广电行业中先进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以及于网络化、大型系统建设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成为推动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

视频监控平台产品自2000年前后出现后,于发展初期,壹直发展缓慢,当时大部分用户于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时,因系统规模小;往往偏重于考虑前端设备的购置而忽视平台,对需要多少个摄像头,需要多少个DVR,需要多少的存储空间等非常重视,觉得将钱花于摄像机或电视墙上才是“立竿见影”,而购买平台总觉得没必要。

近几年,安防产业迎来了数字化监控的革命时代,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使视频监控平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于发展过程中,平台产品设备化克服了软件项目化的缺点,以其高可靠、高性能、高集成的优势逐渐为客户所认可,成为了平台市场的主流。

壹、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的代价从客户方面来见,视频监控中心管理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于技术或产品不成熟或相对短缺的年代是高端客户的唯壹选择,但这样的选择的代价是非常痛苦的。

首先,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的软件生命周期较短,软件开发时适应的是企业当时的管理环境和管理方法,壹旦日后企业的管理环境和管理方法发生改变,对软件自然就要进行大的改变,甚至推倒重来。

任何项目无论当时的设计和思想有多先进或全面,但总有结束期限。

随着视频监控方式的转移和项目厂商的撤离,项目内再发展的动力立即消失或衰减,项目上线验收结束之日即成为该项目的发育停滞之时。

其次,由于大部分平台软件均是针对用户具体情况定制,日后平台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均需要单独修改、重新开发,这些均意味着较高的维护成本。

于没有大量后备资金的支持下,这类项目的最终归宿将由于缺乏可持续的增值服务和升级,使得绝大多数该类项目于2—3年以内基本停滞或废弃。

最后,平台软件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自然就更谈不上实用性了,无疑是高风险和高成本的。

从厂商的角度来见,首先,平台软件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交付客户需求,因此绝不会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和构架。

随着项目的结束,下壹个目标是下壹个项目快速交付而非对上壹个项目的优化和发展。

其次,即使厂商拥有长期优质服务的理念和实力,但由于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对项目的服务有心无力,兼之项目主导人员变动、文档遗失等因素使得个性化服务基本成为空想。

最后,项目越多,对厂商的资源需求越多,厂商基本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新技术研究跟踪和研发。

长此以往,对产业的最大影响是功利性低水平重复,是对容户和厂商俩败俱伤式的结局。

二、什么是平台设备化试想壹下,如果你的视频监控系统于实施时就像部署防火墙壹样容易,你会作何感想?这正是以设备的方式提供软件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

平台设备化,即软件和硬件壹体化,但且非软件和硬件的简单迭加或壹般的结合,而是有机的融合。

常见的设备优产品有把特制芯片组和配备专用操作系统的硬件,如路由器等,仍有壹些把软件和硬件捆绑于壹起的“封闭”装置,如防火墙、文件服务器、网关设备等。

目前,很多软件产品的开发,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均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解决上壹版本的历史包袱,例如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使用环境等,均需要对移植、安装等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这也是为什么软件产品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原因。

而平台设备化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核心。

它突破了传统的硬件、软件模式,以业务要求为基础,于预定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开发业务应用软件,且将这些作为壹个硬件产品整体销售。

平台设备化使软件开发商将会更专注于核心的软件功能,减少和操作系统关联的麻烦,大大有利于减少开发测试人力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平台设备化使最终客户避免由于软件冲突和错误配置而导致令人头痛的维护和支持,且满足了用户希望见见实物的心理。

平台设备化是“即联即用”的硬件产品,让用户接上线就能够使用,为用户创造便捷的软件服务和最佳的使用效益。

平台设备化包括技术和产品俩个方面:(1)平台设备化技术是将应用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软件、硬件技术合成的产物。

所有这些组件整合成壹个功能系统;(2)平台设备化产品是将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系统通过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产生出来的新壹代产品和系统。

三、平台设备化;品质创造价值作为安防产品,首当其冲的是监控平台系统自身的可靠性。

试想如果监控平台系统均不能稳定可靠工作,又如何能为客户带来安全保障呢?那么怎么来界定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又有哪些级别呢?目前,产品的开发设计按照可靠性的高低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民用级可靠性:低可靠、低成本的设计级别,满足日常消费需求;通常设备按照7X8小时的稳定性设计,甚至于设计时根本无需考虑可靠性,只要能实现出来就能够了。

系统的运行通常能满足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左右的可靠运行,且经常出现宕机、复位、业务中断等现象,产品通常用纯软件实现。

2.商用级可靠性:中等可靠、中等成本的设计级别,设备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连续多天可靠运行,但系统会出现着机、复位等现象,业务偶尔中断,产品通常用硬件结合软件实现。

3.运营级可靠性:系统按7X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设计,可靠性极高,极少出现宕机、复位现象。

同时,业务不应出现中断,出现业务中断则视为产品事故,产品通常用纯硬件实现,硬件于设计上进行冗余备份、负载均衡等可靠性设计措施。

4.航天级可靠性:系统按无差错设计,理论上不应出现任何宕机、复位现象,可靠性极高,产品通常用纯硬件或专用硬件实现,硬件会进行多级冗余备份、高业务冗余度设计。

对于视频监控平台产品来说,当前的不少视频监控软件平台产品实际上仅相当于民用级的可靠性水平,形成这个现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纯软件的视频监控平台产品由于硬件设备的具有不确定性,于开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跨平台技术,使产品开发过于复杂。

且已于产品部署中,可能由于硬件平台造成可靠性降低,也可能由于软件对硬件的不适应降低平台的可靠性;但无论哪种惰况的可靠性问题,对于客户来讲均是不可容忍的安全隐患。

而设备化的视频监控平台产品形态使平台开发商能综合考量硬件。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同时也可按照行业标准来界定产品的可靠性。

另外基干预定硬件平台的开发将避免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可依照可靠性的简化设计准则,于达到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把产品尽可能的设计得简单,不需考虑诸如软件跨平台性等壹些和客户可靠性要求无关的能力。

为客户生产出商用级、运营级可靠性的视频监控平台产品。

四、平台设备化,挑战性能极限承载能力,反映的是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

视频监控平台所处理的是视频图像信息,这些信息具有高数据量、高带宽、高访问量和高服务质量要求的特点。

对于软件产品形态的视频监控平台;难于衡量的就是系统的承载能力指标,特别是平台设备于不同分辨率下的承载能力。

由于软件形态的视频监控平台产品其运行的平台是不确定的,无法给用户提供壹个准确的指标。

当承载能力达不到时,常常认为是硬件平台的计算能力不足,使得客户不得不增加设备数量,或者购买更昂贵的硬件设备来满足系统的承载能力。

提供设备化视频监控平台的开发商能将重心放于承载能力的提高上,针对视频图像的特点甄选硬件,且于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硬件平台上做最优化设计,可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发挥硬件的最大计算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视频监控平台产品,于保证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降低用户于设备上的投入。

五、平台设备化,化繁为简以往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于规划、实施、使用、维护、扩展等方面面临着壹系列复杂的问题。

于处理壹个小规模系统(如几十个监控点)其复杂度用户仍可很好解决,可是当它扩展至几百甚至上千路时,矩阵需要组连、需要大量的线缆、复杂的机房设计等,这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且且传统监控由于缺乏智能化管理手段,于管理维护上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也很复杂。

而IP视频监控的出现,极大简化了这个过程,然而层出不穷的IT 技术、异构平台等,让监控软件架构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又陷入了IT技术的泥泽。

要让用户脱离IT的泥泽,监控平台系统的简化势于必行。

化繁为简是针对用户来说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经过合理规划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将各个功能模块分散到不同的硬件设备中,以结构性优势代替软件的复杂性,从而能够让客户以增加模块化硬件的方式按照需要搭建平台系统,且且实现系统扩容的方便性。

如可搭建小到几十路的简单安防系统,也可方便地扩展到成百、上千的大型综合安防系统。

而具有大型平台级系统建设经验的企业能够从网络视频监控平台需求入手,系统化地分析监控平台需求,且综合协调各种资源,为用户提供模块化、硬件化的系列产品设备来构建视频监控平台系统,给用户带来“即买即用”的全新体验。

六、平台设备化,发展的源泉从国内壹些大型平台技术标准来见,如:平安城市“3111”技术标准规范、电信的“全球眼”、网通的“宽视界”、教育行业的电子考场、交通行业的轨道交通以及多个地方技术标准。

目前,行业对视频监控平台已于逐步规范,这为视频监控平台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基础,而视频监控平台的设备化是实现监控平台规模化发展的途径,它能满足用户对简单性的需求,利于工程的实施有效降低平台建设成本,提高平台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推动视频监控平台的快速普及。

七、展望视频监控平台开发商要实现平台设备化,首先现有产品要经过多方面长期的积累。

壹是监控管理理论的积累。

视频监控平台蕴涵着组织行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没有管理思想的平台只能就事论事,不能称其为视频监控平台二是产品技术的积累。

摄像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整个视频监控平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视频监控平台的管理也于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和时俱进,才能使平台不落伍;三是客户的积累。

视频监控平台的成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是否于数量众多的、优秀的.典型的客户中成功实施,原因于于优秀客户于企业组织行为管理上均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面对先进的监控管理理念和监控管理手段乐于接受和尝试。

未来,拥有核心视频处理技术、具有大型系统建设经验、且能提供设备级产品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占据领先优势,也是安防市场对视频监控产品品质要求的大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