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德育论文靖边五小郭永丰我认为,为师之道,既要严,更要有爱,有关心,有尊重,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保证,更是一个教师应该认真做到的。
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应该贯穿于教师工作的全过程,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倾向和问题要处处留心,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要虚心听取,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和尊重。
当学生的家庭或周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更要献出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体贴,使他们克服困难,振作精神,重新鼓起前进的风帆。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
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
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
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
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
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
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
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
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
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
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
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
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
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
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
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基础。
班主任德育小学论文靖边五小刘秋艳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必须要有“三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案例一: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就更强了,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
记得我刚接手现在所带的班级时,由于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进教室看到教室的地面上都是纸片乱飞,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每次在教室转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弯腰把它拾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箱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面的纸片,时间长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的卫生也好起来了。
并且他们还把这种习惯带到校园里,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案例二:对待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对待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
2012年春季,因工作需要学校对部分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调换,我也接手当六年级的班主任,及六年级数学课,由于学生对新教师的不适应,班上有一名叫胡盛荣的学生就煽动几名学生和老师做对,不听老师的课,不按时交作业,就连考试也不好好考。
对于这一问题,我找到这名学生,耐心询问,深入班级了解情况,得知是由于这为学生的家庭情况特殊,家里没人管,他才这样做的。
得知这一情况,我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耐心的教育:“有问题,怎么不告诉我呢?班上还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的?你这样做对吗?老师辛苦的备课、讲课,而你却什么也没学到,你的这种做法对得起老师吗?对得起你的父母吗?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你知道吗?”经过长时间的交谈,这名学生深感内疚,主动承认错误,决心好好学习。
案例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爱心是一个班主任管好班级的基础,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记得我原来带过一个学生,他家里很贫穷,并且他的母亲精神有问题,可能因为这些原因,他一直都很自卑,学习也不太积极,并且在班上经常搞恶作剧。
但是我对他的关爱改变了他。
那是一个下大雪的早晨,我在教室上早读,在转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学生竟然光着脚没穿袜子坐在教室里上课,我二话没说,立刻到商店里买了一双棉袜,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里让他穿上,他当时感动得泪流满面,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到教室好好学习吧!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从此,他好像明显变了一个人,不但自信起来了,而且学习也直线上升。
我想,这就是爱心感化的结果吧!案例四: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这样,那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通过宽容之心让他们自觉改正错误。
我们班上有个叫张刚的学生,从小母亲有病,没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学习也落后,前段时间母亲病重去逝了,这学期期中考试后害怕成绩不好在班上爬不起头,就在考完的当天下午,我见到了他,他看见我就想跑,我喊住对他安慰了几句,但是晚上还是跑出去了,我带领学生找到晚上九点多还不见踪影,在与其他学生交谈中了解到他好像向县城西的方向去了,我迅速让家人用摩托追赶,然而跑了三十多里路也没见踪影,每当拦住过往车辆的司机询问时都说跑过去了,在后面,而返回再找,还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一人步行在公路上寻找,黑暗中,我就静静的站在公路上不动,春季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寒颤,5分钟、10分钟、30分钟过去了,突然发现公路旁的排水沟里黑影一动,我打开手电, 终于看见他在公路旁的下水道里钻出来了,面对这一情况,我什么也没说,他跟着我向返回的路走去,走到一个商店门口,我买了几包方便面塞进了他的手中,说:“饿了吧,赶快吃!”看着我冻僵的手,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从此这位学生表现也好,成绩也进步了。
因此,每次学生犯错误时,我对他们都很宽容,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然而,宽容并不意味对他们放纵,改正错误之后还是要对他们从严要求,作到防微杜绝。
从源头上教育他们,制止他们犯错误。
当教师是一种良心活,要想当一位好教师很难,当好一位班主任更难。
班主任德育小学论文靖边五小刘生梅近几年,通过改革,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体现出小学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
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实际,采用大一统、一刀切的德育目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根据教育理论,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有以下几点:第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如,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主要是以情绪、临时动机为基础,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重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要以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实为基础,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概念,使他们理解行为的标准,少年和青年对个人同集体、国家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一定的道德概念,开始具备自我教育的基矗在对他们提出行为标准时,应该深刻说明其社会意义。
第二,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同一年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
第三,要了解、研究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
要针对社会上的敏感热点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道德要求的德育内容,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一句话,学校的德育目标应能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变僵化的教育模式为灵活的教育模式,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
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培养学生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能自觉将各项规范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善于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道德评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学校有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的形势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确定的。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等。